克爾曼戰役後,趁著同盟國遠征軍在伊朗、美索不達米亞兵力空虛的時機,南華三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先後占據了伊朗、美索不達米亞全境。就在與這兩個國家的鄰居土耳其、巴勒斯坦、敘利亞三國人心惶惶,唯恐南華順勢將他們吞並的時候,南華卻向外界發表通電,聲稱南華承認土耳其、敘利亞、巴勒斯坦三國主權,不會染指三國一寸領土。這個聲明令三國終於放下心來。
阿富汗境內的三十多萬遠征軍被裝在阿富汗這個口袋裏,每天都會遭受南華空軍以及阿富汗遊擊隊、紅軍的摧殘。遠征軍彈藥無法得到補給,就連糧食也成了問題。不得不向控製區內的阿富汗政府征糧,可是這樣一來卻把阿富汗政府也推到了南華一邊,阿富汗政府此時暗中已派出代表同南華政府接觸,可是南華遲早要將阿富汗並入中華版圖,根本就沒心思理會他。同盟國試圖說服斯大林,給遠征軍提供一些援助或者借道蘇聯,讓遠征軍踏上回家的路途。可是斯大林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巴不得中國紅軍能在阿富汗站穩腳跟,將阿富汗建立紅色政權,再者他也不想得罪南華政府。所以同盟國從蘇聯得到幫助的打算最終落空了。同盟國自打出兵伊朗、阿富汗就不斷遭遇敗績,本來同盟國各個國家經濟就不景氣,花費了巨量錢財、人力物力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英國、法國、荷蘭等政府紛紛倒台,屋漏偏逢連綿雨,這個時候意大利侵入阿比西尼亞的軍隊陷入了當地遊擊戰的泥潭中,部隊損失嚴重,意大利此時宣布退出同盟國,以便將有限的兵力和資源投入阿比西尼亞,以扭轉那裏的戰局。意大利開了個頭,本就對同盟國遠征行動大失所望的波蘭、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相繼退出了同盟國。這些國家隨後紛紛派出代表與南華進行談判,試圖將圍困在阿富汗的本國部隊全須全影地接回來。把你們國家的部隊接回去可以,但是必須向阿富汗紅軍交出武器,然後在南華軍隊的押送下離開中國軍隊的控製區,這就是南華提出來的條件。這些國家從阿富汗接回自己的部隊後,阿富汗境內的遠征軍數量一下子下降到不到十萬人,均是英法兩國的軍隊。英法兩國看見這些部隊數量銳減、士氣低迷、糧食、彈藥匱乏,隨時可能被中國軍隊圍殲,再也顧不上臉麵,也派出代表同南華談判,命令自己國家的軍隊向阿富汗紅軍交出武器,相繼回到了國內。
遠征軍離開阿富汗,阿富汗達官顯貴、政府官員也跟隨英國人離開了自己的國家。方誌敏率領紅軍很快就控製了阿富汗全境。阿富汗資源有限、土地貧瘠,卻與蘇聯接壤,將來白崇禧收複外蒙和西伯利亞,西亞這邊阿富汗就會成為對抗蘇聯的前沿,因此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最近在喀布爾成立的阿富汗紅色政權必須要重點扶持。如何扶持阿富汗呢?齊誌宇的想法是在阿富汗重點發展軍工產業。蠢蠢欲動的德國,勢必會在這兩年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屆時武器、彈藥的消耗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阿富汗如能大批量生產武器彈藥,那麽就能賺取到豐厚的利潤,而這個軍工產業就可以為國家持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在距離興建中的電廠三十多裏的地方一座年產一百萬支56式半自動步槍、一千門迫擊炮的兵工廠正在建設之中……
1936年三月希特勒派軍隊占領了萊茵非軍事區,五月份意大利與德國結盟。歐洲風雲變幻,可是在阿富汗小城坎大哈卻是一番忙碌的景象。齊誌宇從後世購入的大批生產武器、彈藥的設備正在源源不斷運進坎大哈。坎大哈市郊辟出六百畝的土地,正在建設發電廠,華人駕駛推土機在平整土地,阿富汗工人則在附近前不久竣工的磚廠燒製建造電廠需要的紅磚……
中央紅軍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四月份林彪的第一裝甲師的軍官已經完成了速成培訓,初步掌握了裝甲作戰戰術,而士兵則能夠熟練駕駛坦克、卡車,坦克、卡車的一些小故障也能夠進行維修,這支部隊正在由小米加步槍向現代化軍隊轉變。隨著江西根據地不斷有大批百姓來到阿曼,中央紅軍四月份進行了擴軍,兵力達到五萬人。五月初,林彪率領第一裝甲師和兩個裝備大量吉普車的摩托化步兵旅殺入沙特阿拉伯,五月中旬攻占利雅得,七月末第一裝甲師攻占巴格達,這標誌著沙特阿拉伯和美索不達米亞劃入了大中華版圖。南華振華石油公司隨即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境內,按照齊誌宇提供的礦產分布圖,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也就是後世的科威特境內勘測出了大型油田。這個時期的世界各國對石油的消費還不是很大,所以齊誌宇不準備現在就開發波斯灣周邊的石油,隻是考慮到中央紅軍數萬大軍的生存問題以及政府部門的財政收入,這才大力開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油田,從後世購入的鑽井設備、油田生產設備、煉化設備相繼運送到位。這個油田被毛澤東命名為勝利油田,按照南華與紅軍簽訂的開發勝利油田的協議,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的設備、資金以及管理、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人由南華提供,每年南華振華石油公司將向紅軍無償提供百分之五十的成品油。南華對勝利油田的開采、管理權期限為三十年,三十年後南華將把勝利油田轉讓給紅軍。南華準備在未來數年內幫助中央紅軍將勝利油田建設為石油開采、煉化為一體的大型企業。有了這個大型企業,依靠中央紅軍新開辟的這個根據地優越的地理環境,再發展漁業、海上運輸業,養活未來幾年陸續到來的數十萬江西紅區百姓和數萬紅軍官兵不成問題。
昔日的雲南王龍雲現在的處境不太好,他被李宗仁趕到了緬甸,所幸李宗仁留了情麵,並沒有收編他的部隊,讓他變成光杆司令,好歹給他留下三萬大軍。如何安置這個昔日的雲南王呢?考慮再三,齊誌宇將伊朗一分為二,以伊斯法罕為界,北部歸屬龍雲,南部劃入西華的版圖。好歹人家馬步芳在抗擊同盟國的侵略戰爭中出了不少力,總得給人家一點好處,要不是擔心馬步芳這個粗人太過信奉武力,無法擺平信奉伊斯蘭教派的伊朗人,齊誌宇會考慮把整個伊朗送給他。龍雲這個人還是很有政治頭腦的,將靠近土耳其、蘇聯的那部分伊朗土地劃分給他,想必他會比馬步芳更適合管理、教化那裏的民眾,同時也能在土耳其、蘇聯之間左右逢源。
歐洲各國除了英、法兩國,其他國家都與南華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些國家中與南華關係最緊密的當屬德國。希特勒正在為吞並整個歐洲做準備,他需要為即將開始的戰爭儲備物資。南華的青黴素、橡膠、石油、銅礦、鎢礦……他都需要,基本上有多少就要多少,而這些資源日本也需要。每天往返南華各港口的船隻帆影如林,為南華送來大量的資金。南華與德國除了經貿往來,還暗中開展了軍工合作項目。德國向南華提供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和88毫米防空炮的圖紙和全套技術,並且幫助南華在曼穀建立一家年產五百台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的工廠,作為交換條件,德國向南華索要青黴素和火箭炮技術。但是南華卻拒絕了德國的這兩個要求,而南華提供給德國的是虎式坦克的全套圖紙與技術。另外作為補償,南華無償贈送給德國五架b-10轟炸機和烏克蘭礦產分布圖以及蘇聯軍工生產的詳細資料,並承諾勝利油田投產後,每年向德國按國際價格提供五十萬噸成品油。南華並不想把那些先進武器都送給德國,讓德國研究、仿製,以德國的科研、工業能力,一旦得到那些武器就會威脅到南華的安全。如果不是急需提高飛機發動機製造技術,齊誌宇就連虎式坦克也不願意送給德國。
蘇聯向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派出了大批被洗腦的中國麵孔的黨員,斯大林試圖通過這些人向阿富汗紅軍和中央紅軍施加影響,可是齊誌宇早就給他們揭開了蘇聯獨裁統治的本質,無論毛澤東還是方誌敏首先是民族主義者,然後才是黨員,如今的中國共產黨並不像後世那樣嚴重依賴蘇聯,南華能夠給他們的,蘇聯卻無法提供給他們,即便蘇聯能夠提供某些援助也是有附加條件的,而南華的援助完全是無私的,沒有任何條件。斯大林派過來的人無一例外受到了冷遇,做了冷板凳。僅僅西亞紅色政權無視共產國際的存在,斯大林考慮到西亞紅色政權背後有南華撐腰,他還能容忍。可是當他得知西亞紅色政權在境內放映南華拍攝的詆毀蘇聯的紀錄片,在這些紀錄片中南華不僅向民眾灌輸斯大林的獨裁、罪惡,更加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南華對被沙俄吞並的廣袤的西伯利亞也充滿了野心,南華這樣做究竟想幹什麽?難道想推翻蘇維埃紅色政權,收複故土嗎?斯大林對此再不能坐視不理了。斯大林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畢竟南華剛剛打敗了歐洲列強聯盟,明著跟南華對抗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口氣一定要出,那就在暗中使點手段好了。
英國軍隊撤出阿富汗後,原阿富汗政府軍絕大部分都向紅軍投誠,連同當初同紅軍聯手抗擊英軍的阿富汗遊擊隊一起被紅軍收編,可還是有一些政府軍和阿富汗遊擊隊對中國人主導的政權持極端仇視態度,紅軍離開興都庫什山區,遷入城市、鄉村後,那些武裝便進入興都庫什山區,在那裏建立基地,時常鑽出巢穴襲擊紅軍以及對紅色政權抱有好感的阿富汗百姓。起初這些匪徒缺少糧彈,又各自為戰,很快就被紅軍剿滅了幾股反動武裝。現在得到了蘇聯人的暗中援助,實力都增強了,活動也愈加頻繁了,給紅色政權造成的損失也愈加嚴重了。
方誌敏此時正在城市裏建設工廠,發展工業,在鄉村實施土改,爭取把政權滲透進阿富汗的每一個鄉村。可是由於蘇聯暗中資助興都庫什山區的反動武裝,給各項工作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方誌敏不得不將精力投入到剿匪工作上。方誌敏抽調精幹部隊進山剿匪,發現那些土匪普遍都鳥槍換炮,使上了蘇聯人的步槍、機槍和迫擊炮。方誌敏將這個情況通知了南華政府。齊誌宇立即與白崇禧取得了聯係,白崇禧手裏掌握著一支白俄武裝。抗日軍將日軍逐出東北後,通過人口普查,白崇禧發現東北生活著數十萬俄國移民,這些俄國人都是列寧推翻沙皇統治,在俄國建立紅色政權的時候,對紅色政權不滿逃到中國東北的俄國人。白崇禧打算將來時機成熟從蘇聯人手裏奪回西伯利亞,便想利用這些俄國移民對蘇聯政府的不滿情緒,在俄國移民中扶植一個代表俄國資產階級的政權,為將來顛覆蘇聯紅色政權做準備,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物色到適合做傀儡的俄國人,可是白崇禧在數年前就在白俄移民中招募官兵組建了白俄旅。白崇禧正缺步兵電台,於是齊誌宇用1000個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從白崇禧手裏,將白崇禧苦心訓練多年的白俄旅弄到了手裏。五千白俄官兵被送到阿富汗用於剿匪,除了這支白俄旅,齊誌宇還將一個直升機中隊調到了喀布爾,配合紅軍、白俄旅剿匪。剿匪行動中先派小股部隊進山搜剿土匪的巢穴,找到土匪巢穴後,即刻派直升機運載白俄旅官兵前去圍剿。齊誌宇借鑒了後世日軍在東北對付義勇軍的做法,建議方誌敏搞合屯並戶,將匪患區的幾個小村子的村民遷移到一處,建立大村子,在村子四周修建圍牆、炮樓,訓練民兵。每個合並後村子,炮樓裏駐紮一個排的俄國兵。南華專門為這些俄國兵配備了安裝了12.7毫米航空機槍的吉普車,每個村子配發兩輛吉普車,一個村子遭遇土匪攻擊,這個村子周邊的幾個村子的白俄兵就會駕駛吉普車快速趕過來,與炮樓裏的俄國兵內外配合打擊土匪。
阿富汗境內的三十多萬遠征軍被裝在阿富汗這個口袋裏,每天都會遭受南華空軍以及阿富汗遊擊隊、紅軍的摧殘。遠征軍彈藥無法得到補給,就連糧食也成了問題。不得不向控製區內的阿富汗政府征糧,可是這樣一來卻把阿富汗政府也推到了南華一邊,阿富汗政府此時暗中已派出代表同南華政府接觸,可是南華遲早要將阿富汗並入中華版圖,根本就沒心思理會他。同盟國試圖說服斯大林,給遠征軍提供一些援助或者借道蘇聯,讓遠征軍踏上回家的路途。可是斯大林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巴不得中國紅軍能在阿富汗站穩腳跟,將阿富汗建立紅色政權,再者他也不想得罪南華政府。所以同盟國從蘇聯得到幫助的打算最終落空了。同盟國自打出兵伊朗、阿富汗就不斷遭遇敗績,本來同盟國各個國家經濟就不景氣,花費了巨量錢財、人力物力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英國、法國、荷蘭等政府紛紛倒台,屋漏偏逢連綿雨,這個時候意大利侵入阿比西尼亞的軍隊陷入了當地遊擊戰的泥潭中,部隊損失嚴重,意大利此時宣布退出同盟國,以便將有限的兵力和資源投入阿比西尼亞,以扭轉那裏的戰局。意大利開了個頭,本就對同盟國遠征行動大失所望的波蘭、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相繼退出了同盟國。這些國家隨後紛紛派出代表與南華進行談判,試圖將圍困在阿富汗的本國部隊全須全影地接回來。把你們國家的部隊接回去可以,但是必須向阿富汗紅軍交出武器,然後在南華軍隊的押送下離開中國軍隊的控製區,這就是南華提出來的條件。這些國家從阿富汗接回自己的部隊後,阿富汗境內的遠征軍數量一下子下降到不到十萬人,均是英法兩國的軍隊。英法兩國看見這些部隊數量銳減、士氣低迷、糧食、彈藥匱乏,隨時可能被中國軍隊圍殲,再也顧不上臉麵,也派出代表同南華談判,命令自己國家的軍隊向阿富汗紅軍交出武器,相繼回到了國內。
遠征軍離開阿富汗,阿富汗達官顯貴、政府官員也跟隨英國人離開了自己的國家。方誌敏率領紅軍很快就控製了阿富汗全境。阿富汗資源有限、土地貧瘠,卻與蘇聯接壤,將來白崇禧收複外蒙和西伯利亞,西亞這邊阿富汗就會成為對抗蘇聯的前沿,因此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最近在喀布爾成立的阿富汗紅色政權必須要重點扶持。如何扶持阿富汗呢?齊誌宇的想法是在阿富汗重點發展軍工產業。蠢蠢欲動的德國,勢必會在這兩年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屆時武器、彈藥的消耗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阿富汗如能大批量生產武器彈藥,那麽就能賺取到豐厚的利潤,而這個軍工產業就可以為國家持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在距離興建中的電廠三十多裏的地方一座年產一百萬支56式半自動步槍、一千門迫擊炮的兵工廠正在建設之中……
1936年三月希特勒派軍隊占領了萊茵非軍事區,五月份意大利與德國結盟。歐洲風雲變幻,可是在阿富汗小城坎大哈卻是一番忙碌的景象。齊誌宇從後世購入的大批生產武器、彈藥的設備正在源源不斷運進坎大哈。坎大哈市郊辟出六百畝的土地,正在建設發電廠,華人駕駛推土機在平整土地,阿富汗工人則在附近前不久竣工的磚廠燒製建造電廠需要的紅磚……
中央紅軍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四月份林彪的第一裝甲師的軍官已經完成了速成培訓,初步掌握了裝甲作戰戰術,而士兵則能夠熟練駕駛坦克、卡車,坦克、卡車的一些小故障也能夠進行維修,這支部隊正在由小米加步槍向現代化軍隊轉變。隨著江西根據地不斷有大批百姓來到阿曼,中央紅軍四月份進行了擴軍,兵力達到五萬人。五月初,林彪率領第一裝甲師和兩個裝備大量吉普車的摩托化步兵旅殺入沙特阿拉伯,五月中旬攻占利雅得,七月末第一裝甲師攻占巴格達,這標誌著沙特阿拉伯和美索不達米亞劃入了大中華版圖。南華振華石油公司隨即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境內,按照齊誌宇提供的礦產分布圖,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也就是後世的科威特境內勘測出了大型油田。這個時期的世界各國對石油的消費還不是很大,所以齊誌宇不準備現在就開發波斯灣周邊的石油,隻是考慮到中央紅軍數萬大軍的生存問題以及政府部門的財政收入,這才大力開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油田,從後世購入的鑽井設備、油田生產設備、煉化設備相繼運送到位。這個油田被毛澤東命名為勝利油田,按照南華與紅軍簽訂的開發勝利油田的協議,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的設備、資金以及管理、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人由南華提供,每年南華振華石油公司將向紅軍無償提供百分之五十的成品油。南華對勝利油田的開采、管理權期限為三十年,三十年後南華將把勝利油田轉讓給紅軍。南華準備在未來數年內幫助中央紅軍將勝利油田建設為石油開采、煉化為一體的大型企業。有了這個大型企業,依靠中央紅軍新開辟的這個根據地優越的地理環境,再發展漁業、海上運輸業,養活未來幾年陸續到來的數十萬江西紅區百姓和數萬紅軍官兵不成問題。
昔日的雲南王龍雲現在的處境不太好,他被李宗仁趕到了緬甸,所幸李宗仁留了情麵,並沒有收編他的部隊,讓他變成光杆司令,好歹給他留下三萬大軍。如何安置這個昔日的雲南王呢?考慮再三,齊誌宇將伊朗一分為二,以伊斯法罕為界,北部歸屬龍雲,南部劃入西華的版圖。好歹人家馬步芳在抗擊同盟國的侵略戰爭中出了不少力,總得給人家一點好處,要不是擔心馬步芳這個粗人太過信奉武力,無法擺平信奉伊斯蘭教派的伊朗人,齊誌宇會考慮把整個伊朗送給他。龍雲這個人還是很有政治頭腦的,將靠近土耳其、蘇聯的那部分伊朗土地劃分給他,想必他會比馬步芳更適合管理、教化那裏的民眾,同時也能在土耳其、蘇聯之間左右逢源。
歐洲各國除了英、法兩國,其他國家都與南華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些國家中與南華關係最緊密的當屬德國。希特勒正在為吞並整個歐洲做準備,他需要為即將開始的戰爭儲備物資。南華的青黴素、橡膠、石油、銅礦、鎢礦……他都需要,基本上有多少就要多少,而這些資源日本也需要。每天往返南華各港口的船隻帆影如林,為南華送來大量的資金。南華與德國除了經貿往來,還暗中開展了軍工合作項目。德國向南華提供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和88毫米防空炮的圖紙和全套技術,並且幫助南華在曼穀建立一家年產五百台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的工廠,作為交換條件,德國向南華索要青黴素和火箭炮技術。但是南華卻拒絕了德國的這兩個要求,而南華提供給德國的是虎式坦克的全套圖紙與技術。另外作為補償,南華無償贈送給德國五架b-10轟炸機和烏克蘭礦產分布圖以及蘇聯軍工生產的詳細資料,並承諾勝利油田投產後,每年向德國按國際價格提供五十萬噸成品油。南華並不想把那些先進武器都送給德國,讓德國研究、仿製,以德國的科研、工業能力,一旦得到那些武器就會威脅到南華的安全。如果不是急需提高飛機發動機製造技術,齊誌宇就連虎式坦克也不願意送給德國。
蘇聯向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派出了大批被洗腦的中國麵孔的黨員,斯大林試圖通過這些人向阿富汗紅軍和中央紅軍施加影響,可是齊誌宇早就給他們揭開了蘇聯獨裁統治的本質,無論毛澤東還是方誌敏首先是民族主義者,然後才是黨員,如今的中國共產黨並不像後世那樣嚴重依賴蘇聯,南華能夠給他們的,蘇聯卻無法提供給他們,即便蘇聯能夠提供某些援助也是有附加條件的,而南華的援助完全是無私的,沒有任何條件。斯大林派過來的人無一例外受到了冷遇,做了冷板凳。僅僅西亞紅色政權無視共產國際的存在,斯大林考慮到西亞紅色政權背後有南華撐腰,他還能容忍。可是當他得知西亞紅色政權在境內放映南華拍攝的詆毀蘇聯的紀錄片,在這些紀錄片中南華不僅向民眾灌輸斯大林的獨裁、罪惡,更加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南華對被沙俄吞並的廣袤的西伯利亞也充滿了野心,南華這樣做究竟想幹什麽?難道想推翻蘇維埃紅色政權,收複故土嗎?斯大林對此再不能坐視不理了。斯大林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畢竟南華剛剛打敗了歐洲列強聯盟,明著跟南華對抗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口氣一定要出,那就在暗中使點手段好了。
英國軍隊撤出阿富汗後,原阿富汗政府軍絕大部分都向紅軍投誠,連同當初同紅軍聯手抗擊英軍的阿富汗遊擊隊一起被紅軍收編,可還是有一些政府軍和阿富汗遊擊隊對中國人主導的政權持極端仇視態度,紅軍離開興都庫什山區,遷入城市、鄉村後,那些武裝便進入興都庫什山區,在那裏建立基地,時常鑽出巢穴襲擊紅軍以及對紅色政權抱有好感的阿富汗百姓。起初這些匪徒缺少糧彈,又各自為戰,很快就被紅軍剿滅了幾股反動武裝。現在得到了蘇聯人的暗中援助,實力都增強了,活動也愈加頻繁了,給紅色政權造成的損失也愈加嚴重了。
方誌敏此時正在城市裏建設工廠,發展工業,在鄉村實施土改,爭取把政權滲透進阿富汗的每一個鄉村。可是由於蘇聯暗中資助興都庫什山區的反動武裝,給各項工作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方誌敏不得不將精力投入到剿匪工作上。方誌敏抽調精幹部隊進山剿匪,發現那些土匪普遍都鳥槍換炮,使上了蘇聯人的步槍、機槍和迫擊炮。方誌敏將這個情況通知了南華政府。齊誌宇立即與白崇禧取得了聯係,白崇禧手裏掌握著一支白俄武裝。抗日軍將日軍逐出東北後,通過人口普查,白崇禧發現東北生活著數十萬俄國移民,這些俄國人都是列寧推翻沙皇統治,在俄國建立紅色政權的時候,對紅色政權不滿逃到中國東北的俄國人。白崇禧打算將來時機成熟從蘇聯人手裏奪回西伯利亞,便想利用這些俄國移民對蘇聯政府的不滿情緒,在俄國移民中扶植一個代表俄國資產階級的政權,為將來顛覆蘇聯紅色政權做準備,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物色到適合做傀儡的俄國人,可是白崇禧在數年前就在白俄移民中招募官兵組建了白俄旅。白崇禧正缺步兵電台,於是齊誌宇用1000個晶體管884步兵調頻電台從白崇禧手裏,將白崇禧苦心訓練多年的白俄旅弄到了手裏。五千白俄官兵被送到阿富汗用於剿匪,除了這支白俄旅,齊誌宇還將一個直升機中隊調到了喀布爾,配合紅軍、白俄旅剿匪。剿匪行動中先派小股部隊進山搜剿土匪的巢穴,找到土匪巢穴後,即刻派直升機運載白俄旅官兵前去圍剿。齊誌宇借鑒了後世日軍在東北對付義勇軍的做法,建議方誌敏搞合屯並戶,將匪患區的幾個小村子的村民遷移到一處,建立大村子,在村子四周修建圍牆、炮樓,訓練民兵。每個合並後村子,炮樓裏駐紮一個排的俄國兵。南華專門為這些俄國兵配備了安裝了12.7毫米航空機槍的吉普車,每個村子配發兩輛吉普車,一個村子遭遇土匪攻擊,這個村子周邊的幾個村子的白俄兵就會駕駛吉普車快速趕過來,與炮樓裏的俄國兵內外配合打擊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