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5水上飛機一共運送過來三批油料、彈藥,第四批運5水上飛機飛過來,在這裏加滿燃油後向拉合爾飛過去。半個多小時後,那些運5水上飛機返回蘇庫爾,補充燃油、航弾再次起飛。如此往複五次,拉合爾的英印軍第二重炮旅的重炮便不複存在了。飛行員們將飛機停靠在碼頭上,鑽出飛機在馬家軍的營地裏休息了一個多小時,便又駕駛飛機向卡奇灣飛去,那裏還有大批馬家軍等待乘船前往拉合爾。馬家軍的船隊一次隻能向拉合爾運送一個旅的人員和輜重,絕大部分部隊需要依靠水上飛機運送到卡其沼澤地北側的海德拉巴,從海德拉巴步行前往拉合爾。若想攻下拉合爾,馬家軍必須向拉合爾輸送至少三個師的兵力,運送這麽多士兵,光靠船隊和普傑機場的水上飛機是不夠的,賈爾岡、馬累島、錫蘭島的水上飛機都被調了過來,甚至達卡直升機機場的一百架直5多用途運輸機都被調了過來,向拉合爾運送兵力、物資。張學良知道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道理,對馬家軍的軍事行動沒有坐視不理,也派出了僅有的五十架運5水上飛機和幾艘商船前來助陣。


    下午三點多鍾最先到達拉合爾的是馬仲英所部的五師的第九旅,九旅占據了拉合爾城南麵一百多裏地的幾個印度村子,同趕到這裏的英印軍展開激戰。第九旅的陣地靠近河流,這條河流是印度河的支流,馬家軍的炮艇能夠開過來給予炮火支援。第九旅人數雖然隻有六千多人,也沒有攜帶多少火炮,可是依靠炮艇提供的火力支援,擊退了英印軍的數次進攻。一直堅持到黃昏時分,五十架直5多用途直升機飛到戰場,五十架直升機上的重機槍居高臨下向英印軍掃射,衝鋒中的印度士兵就像狂風中的麥子一片片倒下去。第九旅官兵趁勢躍出戰壕,端著刺刀向英印軍衝過去,英印軍崩潰了,許多印度士兵麵對直升機這種新式武器,嚇得麵如土灰,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跪在地上,向衝過來的馬家軍戰士舉起了雙手。直升機雖然隻運來一個營,可是卻由於直升機的突然出現,導致了一個旅的英印軍崩潰了。第二天上午水上飛機送過來一個炮兵團,黃昏時分又有一個團被水上飛機送到了拉合爾,第九旅將一個團又一個營編入自己的部隊,夜裏八點多鍾在炮兵團和炮艇的火力支援下,向拉合爾火車站發動猛攻。經過兩個小時激戰,擊潰防守火車站的英印軍,占領火車站。


    駐守拉合爾的部隊仍然是英印軍第五集團軍的19師、38師以及遭受重創的第二重炮旅,兵力並沒有增加。早在拉合爾遭到南華共和國的飛機空襲的時候,新德裏的英印軍意識到中國人可能會進攻拉合爾,擔心後路被截斷,就抽調了兩個師前去增援。可是新德裏至拉合爾的鐵路被共產黨遊擊隊破壞了,鐵路沿線的小站也被遊擊隊攻占,新德裏至拉合爾的鐵路運輸全部癱瘓,兩個增援拉合爾的英印師隻能步行去拉合爾了。沿途不斷遭到遊擊隊冷槍冷跑的襲擊,有時候還會踏響遊擊隊埋設的地雷。那些地雷威力不是很大,頂多炸斷一條腿,如果是印度士兵被炸傷,為了盡快趕到拉合爾,英國軍官就會命令將傷兵拋棄,任其自生自滅,至於英國軍官受了傷,則一定會要求印度士兵用擔架抬著。幾次拋棄印度傷兵的做法,激怒了那些沒有受傷的印度士兵,那些印度士兵沒有膽量發動叛亂發泄自己的憤怒,可是一到晚上宿營的時候,印度士兵就會一個連一個連地逃跑。很快英國人就發現這些逃跑的印度士兵很多都加入了共產黨遊擊隊,這些士兵的加入,使得遊擊隊的規模增大了,因為遊擊隊對英印軍增援部隊的襲擊次數和火力都明顯增加了。沿途所有河流上的橋梁都被遊擊隊炸斷了,英印軍援軍不得不停下來搭建橋梁,沿途共有七條河流,索性都是小河,士兵可以趟過去,可是運載輜重的卡車卻過不去,每修一座橋就要花費一個上午的時間,光修這些橋梁就得將近兩天的時間。所有的不利因素都算在內,走到拉舍爾至少需要八天的時間。上帝呀,中國人肯定早就把拉舍爾攻下來了。


    德裏的英印軍二十萬抽走了三萬多人,剩下的十七萬英印軍本來就軍無鬥誌,現在聽說後路有被切斷的可能,更加惶惶不可終日。紅軍對德裏發動猛攻的頭兩天,因為紅軍缺少重炮,英印軍雖然兩個重炮旅被南華共和國的飛機打殘了,可是依然有數量眾多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山炮、野炮,頂住了紅軍波浪式的猛攻。可是第三天南華共和國第三裝甲師趕到了戰場,英印軍的火力優勢在兩百多輛坦克、自行火炮麵前脆弱的就像一層窗戶紙,輕易就被第三裝甲師連續突破了三道防線。紅軍進入德裏城區與英印軍進行巷戰,德裏的英印軍覆滅已成定居,第三裝甲師沒有必要留在這裏,需要盡快趕到拉合爾殲滅拉合爾的守軍,並且攔住去往拉合爾的英印軍援軍。德裏至拉合爾的所有河流上的橋梁被遊擊隊破壞,第三裝甲師決定穿越齋普爾北部的大沙漠進入後世的巴基斯坦。在大沙漠中利用直升機補充了燃料,穿過沙漠,第三裝甲師進入蘇庫爾。南華共和國昨天調來了數十艘駁船,正等在那裏,將坦克、自行火炮運送到印度河西岸,第三裝甲師一路向北直達白沙瓦,此時德裏的英印軍以及拉合爾的守軍早在數天前就舉起了白旗,這標誌著在印度這塊陸地上英國人的時代結束了。


    南華共和國的腳步到達伊朗和阿富汗邊境就該止步了,再向前一步就會將蘇聯拉入同盟國,英法美很願意看到紅色政權在印度流出更多的血液,可是齊誌宇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即使曆史已經改變了,可是作為一名穿越者,沒有誰比他更清楚德國那位剛剛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元首的野心不會變。希特勒在等待時機,而齊誌宇也在等待時機。


    同盟國的成立使印度西部邊境線上戰雲密布,在齊誌宇的要求下,馬步芳在後世的巴基斯坦成立了西華共和國。為了得到南華共和國的全力支持,應對同盟國即將展開的軍事進攻,馬步芳忍痛將古吉拉特邦割讓給了紅軍,這是齊誌宇提出的建議。在印度眾多的民族中錫克族和廓爾喀族是極為獨特的兩個民族,錫克族和廓爾喀族戰士以悍勇善戰著稱於世,這兩個民族的戰士打仗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金錢,隻要給他們足夠的金錢,他們就肯將命賣給你。馬步芳既然將古吉拉特邦讓給了紅軍,作為回報,南華共和國將半年前在印度招募的已經完成訓練的兩個錫克師,五個廓爾克師連同武器無償送給了馬步芳。齊誌宇還向馬步芳承諾,南華共和國將為西華共和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必須將同盟國的軍隊限製在邊境線上。而閻錫山、張學良、楊靖宇也相繼表示會對西華共和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南華共和國在拉合爾市郊幫助西華建立了一家兵工廠,兵工廠由近萬個小作坊組成,雇傭的都是印度的貧民,從淺海區打撈出來的戰艦上的炮彈以及從後世蘇聯購買的過期彈藥都被運送到這裏,存放在若幹個彼此分開的地下倉庫裏,這些彈藥由那些隻需要一天管三頓飽飯的曾經為英國殖民者服務的印度人、東南亞土著進行拆解,生產地雷和手榴彈、炸藥包、爆破筒。兵工廠實行三班倒,一天二十四小時為馬家軍生產武器。這個活比較危險,經常發生爆炸,每天都有印度工人為此喪命或致殘,可是為了吃飽肚子,這些人隻能屈從於命運的安排。


    南華共和國不缺少建立大型兵工廠的設備,這些設備完全可以從後世采購,可是熟練的工人卻十分匱乏。南華共和國建國後在龍州的那些工人大部分都留給了李宗仁,所幸河內、海防已經有了一些工業的底子,隻是沒有龍州那樣的規模,鋼鐵廠、兵工廠、船廠、飛機製造廠、電廠……有的需要籌建,有的需要擴大規模,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熟練工人,奪取東南亞後,工業人才匱乏的局麵很大程度上有了緩解,從東南亞諸島聘請了大量各種人才和工人來到河內的工廠,可是人才匱乏的局麵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哪裏有多餘的人才在印度建造大型兵工廠呢?


    同盟國可能幾個月後就要過來興師問罪,前線需要海量的彈藥,而南華共和國還要投入大量運力從國內輸入人口,隻有向印度輸入大量華人,才能將這片土地變成華人的天下,無論發生什麽事情,輸入人口的計劃都不能停下來。所以能夠向前線輸送彈藥等戰爭物資的運力就十分有限,這就要求一部分武器、彈藥能夠在當地生產,以緩解後勤壓力。手榴彈、炸藥包、地雷……這些武器沒有多少技術含量,隻要提供足夠的原料,一個農民稍加培訓就可以弄出來,也不要求外觀多美觀,隻要能用就可以。基於這種考慮,南華共和國送給西華許多小設備,在拉合爾建立了眾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海底撈出來的沉船中有海量的炮彈,另外齊誌宇從後世也購入了大量的過期彈藥,正可以在這裏拆解,炮彈殼子在自建的小高爐裏融化,鑄造地雷、手榴彈殼子,廢炮彈裏麵的炸藥填充進去,隻是音信不能生產,需要河內大量供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另類天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另類天體並收藏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