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枚照明彈升上夜空,照明彈投射的耀眼的光芒勾勒出木橋上拖曳火炮的鬼子炮兵和機槍手的身形,光芒稍縱即逝的瞬間,幾名神槍手手裏的用水連珠改裝的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就已經牢牢地套住了鬼子的要害部位,幾幹狙擊步槍幾乎同時射出了致命的子彈,四百米至六百米距離內的鬼子炮兵和機槍手相繼中彈,隨後數十名敢死隊員衝上木橋,前麵是十名機槍兵端著捷克強機槍,一邊飛跑,一邊掃射,後麵的隊員端著刺刀。前麵的機槍兵倒下,後麵的立即補上,密集的機槍火力始終就不曾停止過,木橋上的日軍機槍手被二團四營的神槍手幹掉後,西側橋頭日軍的兩挺重機槍才反應過來,可是此時敢死隊已經衝上了木橋,密集的機槍火力將機槍工事裏的鬼子壓得抬不起頭來,冒著彈雨爬起來,準備操縱機槍射擊的鬼子剛露出腦袋就被機槍子彈打成了爛柿子。敢死隊就這麽一路橫推過來,將木橋上的那門火炮、幾箱炮彈和重機槍拖回了東側橋頭陣地。這門37毫米平射炮一拖回來,二連連長張興源就派了幾名機槍兵過來研究,幾個人湊在一起研究半天,倒是也看出點門道,可是大家都沒有操作火炮的經驗,一時也不敢上手,張興源便讓通信員用步話機與團部取得了聯係,團部位於二棚甸子鎮,離這裏大概七八十裏地,團長劉多荃聽說繳獲了一門平射炮,挺高興,立即坐著吉普車,帶著迫擊炮連的幾名炮兵趕了過來。二團進駐恒仁縣後就組織百姓在損壞嚴重的公路路段進行了修整,一路上道路還算平坦,八十多裏路四十多分鍾就跑到了。這期間日軍又調來一門大正十一年式平射狙擊炮,向東側橋頭陣地轟擊,借著火炮的掩護,兩隊鬼子兵貼著兩側橋欄杆向二連陣地摸過來,火炮打的戰壕裏的戰士無法抬頭,鬼子兵衝進了戰壕,隨後西側橋頭的大批鬼子湧上木橋。危急時刻,張興源將二線陣地的兩個排和民兵隊調上來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此時木橋上的大批日軍還沒有完全上來,衝進戰壕的鬼子僅有兩個小隊,黑暗中無論是鬼子抑或二連戰士都打紅了眼,也不管周圍有沒有自己人,掄起手榴彈就往對麵扔。刺刀、工兵鏟、石頭……抓起什麽就往身上招呼,武器脫了手就摟住敵人用牙齒咬,用腦袋撞……鬼子兵過去在這裏圍剿義勇軍,沒少禍害村民,大家都把鬼子恨到了骨頭裏,再者抗日軍到了恒仁,通過贖買政策,給佃戶分了土地,這些民兵對抗日軍自然是感恩戴德,因此民兵隊殺鬼子也都下了死力氣。近千人圍毆一百多鬼子,也就十幾分鍾的事情,大批日軍在木橋上行進到一多半的時候,二連官兵和民兵隊就消滅了湧進戰壕的鬼子。隨即二連官兵在橋頭架起機槍向木橋上日軍掃射,擊退了日軍的進攻。
這座木橋是清末修建的,距今已數十年,年久失修,誰也不敢保證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那些數十噸重的重炮上去會不會垮塌。因此日軍必須在江上修建牢固的橋梁才能把部隊渡過江。這次夜襲原本隻是試探性的進攻,計劃在這裏牽製住二團的主力部隊,然後在冬佳江下遊選擇幾處江麵狹窄的地方搭建牢固的木橋,供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使用。由於苑九占的失誤,日軍輕鬆奪取了西側橋頭陣地,這使日軍看到了奪取木橋的希望。如果能夠一舉奪下這座木橋,日軍便可以將大量兵力和一部分工兵部隊送到東岸,這樣日軍選擇的餘地可就大了,一,可以攻占恒仁縣城。二,可以東西對進,快速修通橋梁,或者加固這座木橋,將重炮運過去。日軍原本隻投入一個大隊,現在又投入了一個大隊,妄圖在天亮之前奪取這座木橋。
日軍在西岸架起數門山炮,向橋頭陣地兩側不斷轟擊,日軍在兩架大車上堆起沙袋,在後麵架上機槍,鬼子兵推著兩架大車衝上木橋,後麵跟著大批鬼子。不過此時劉多荃帶著炮兵趕到了,那幾個炮兵將正對著木橋的戰壕進行了擴展,前麵挖出一個斜坡,下麵堆上沙袋,將火炮架在沙袋上,隻有炮膛露出地麵,十分隱蔽。打出幾發照明彈,看見鬼子推著大車在木橋上快速向前推進,機槍子彈打得戰壕沙土飛揚。照明彈落下的瞬間,炮兵瞄準一架大車,炮彈飛出炮膛,準確滴擊中了數百米外的目標,一架大車當場被擊成碎片,橫飛的彈片又將另一架大車擊毀,連同兩旁的橋欄杆也攔腰截斷,而大車附近的橋麵也炸出一個大洞。噠噠噠,平射炮兩旁的機槍怒吼起來,尾隨在大車後麵轉身逃竄的鬼子兵紛紛中彈倒斃。
馬圈子村位於恒仁與集安交界處,是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村子裏住的都是朝鮮人,這個朝鮮村子人數太少,二團沒有在這裏建立民兵隊。夜裏九點多鍾,村子裏忽然闖進一隊日本兵,日本兵抓了幾個朝鮮獵戶,用刺刀逼迫他們,要他們帶路去恒仁縣城。這幾個朝鮮獵戶經常去縣城賣獵物,擔心日本兵傷害他們的家人,就答應帶日本兵去縣城。朝鮮獵戶帶著鬼子向西走出十多裏路,就看見一隊隊鬼子兵從馬圈子村南北那些村子裏趕過來,每一隊鬼子兵都押著抓來的向導,也不知道從集安過來多少日本兵,向西又走出數十裏,漸漸地從各個方向趕過來的鬼子部隊匯聚起來,形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向西行進。後半夜一點多鍾鬼子先頭部隊走到了距離二棚甸子鎮三十多裏的棒槌砬子村附近。棒槌砬子村是二團一營營部所在地,一營將營地設在村東的山穀裏,周圍的幾座小山上都修建了哨樓。日軍先頭部隊大概一個中隊,日軍打算繞過一營駐守的那幾座小山,卻被沿著大路巡邏的民兵隊發現,民兵隊鳴槍示警,隨後一邊還擊一邊向棒槌砬子村撤退。日軍擔心遭到抗日軍大股部隊圍攻,在後麵追了數裏地就撤退了。不久日軍大部隊趕過來,開始攻打一營占據的那幾座小山包。日軍先頭部隊等待大部隊到來的這段時間裏,一營已經在山上、村子裏布置好了兵力,並且民兵隊也協助一營官兵將村子裏的百姓送去了二棚甸子鎮。
這些從集安借著夜色掩護悄悄摸過來的鬼子是日軍駐集安的第13旅團第25聯隊,接受的作戰目的是深入恒仁,尋找二團主力予以殲滅,如不能殲滅,則盡量將二團主力吸引在遠離冬佳江的地方,配合森本支隊、第12師團第24旅團、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第2高射炮隊等部隊渡過冬佳江。
此時再過兩個多小時就天光放亮了,為不使抗日軍發現日軍藏身之地,在白晝遭到抗日軍空軍的打擊,冬佳江西岸的日軍已經放棄了進攻,趁著天色還是一片漆黑,收攏部隊,撤回了駐地。第13旅團第25聯隊則在炮火掩護下,向那幾座小山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均被一營和民兵打退了。淩晨日軍第25聯隊繞開棒槌砬子,向東南轉進,一頭鑽進北大砬子山林裏躲藏起來。
白天鬼子躲進了山林裏,抗日軍卻在加緊調兵遣將,應對日軍發動的恒仁戰役。從淩晨到黃昏,運5水上飛機從柳河至恒仁往返三次,將韓國光複軍一師二團的兩個營運送到了恒仁。運5水上飛機不但運來了韓國光複軍的兩個營,還送過來大批航空炸彈和航空油料,與此同時韓國光複軍的其餘部隊正在從清原沿著通往恒仁的公路向這裏趕過來。黃昏時分,三十架別---6飛機從禿魯江飛到恒仁,在普樂堡鎮附近的大雅河上降落,準備對日軍實施夜間轟炸。
夜幕降臨,平靜了一個白天的恒仁又沸騰起來,隆隆的炮聲,聒噪的槍聲響徹大地。恒仁境內的日軍都行動起來,森本支隊向下甸子鎮附近的木橋發動了攻勢,第25聯隊開始強攻二棚甸子鎮,第12師團第24旅團、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的一個炮兵大隊急行軍趕到大白牛溝對麵,架設木橋。鬼子兵押送過來大批百姓,強迫百姓在附近山林裏砍伐、運送原木,製作木筏。一批鬼子工兵乘坐木筏渡過渾江,在北岸打下兩排粗大的木樁,然後留下一隊人建立灘頭陣地,其餘的人將兩根粗長的麻繩係在兩排木樁上,帶著繩子乘坐木筏返回南岸,將繩子係在南岸的木樁上。隨後鬼子工兵將一個個木筏固定在這兩根橫貫江麵的繩子上,鬼子工兵站在那些木筏上一根根向河底打木樁……鬼子一麵建造木橋,一麵利用木筏向北岸運送步兵。當韓國光複軍的兩個營以及抗日軍三師二團二營從薑家街趕到大白牛溝的時候,日軍已經將一個大隊的兵力送到了江北岸,並且搶占了大白牛溝。韓國光複軍的這兩個營共有兩千多人,都裝備了日式武器。二團二營並不急於進攻大白牛溝,他們在大白牛溝北麵五六裏地的地方構築防禦陣地,在防禦陣地前麵布設了大量地雷。與此同時又在陣地周圍點燃數百堆篝火,準備為即將飛赴戰場的抗日軍飛機指引攻擊目標。
這座木橋是清末修建的,距今已數十年,年久失修,誰也不敢保證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那些數十噸重的重炮上去會不會垮塌。因此日軍必須在江上修建牢固的橋梁才能把部隊渡過江。這次夜襲原本隻是試探性的進攻,計劃在這裏牽製住二團的主力部隊,然後在冬佳江下遊選擇幾處江麵狹窄的地方搭建牢固的木橋,供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使用。由於苑九占的失誤,日軍輕鬆奪取了西側橋頭陣地,這使日軍看到了奪取木橋的希望。如果能夠一舉奪下這座木橋,日軍便可以將大量兵力和一部分工兵部隊送到東岸,這樣日軍選擇的餘地可就大了,一,可以攻占恒仁縣城。二,可以東西對進,快速修通橋梁,或者加固這座木橋,將重炮運過去。日軍原本隻投入一個大隊,現在又投入了一個大隊,妄圖在天亮之前奪取這座木橋。
日軍在西岸架起數門山炮,向橋頭陣地兩側不斷轟擊,日軍在兩架大車上堆起沙袋,在後麵架上機槍,鬼子兵推著兩架大車衝上木橋,後麵跟著大批鬼子。不過此時劉多荃帶著炮兵趕到了,那幾個炮兵將正對著木橋的戰壕進行了擴展,前麵挖出一個斜坡,下麵堆上沙袋,將火炮架在沙袋上,隻有炮膛露出地麵,十分隱蔽。打出幾發照明彈,看見鬼子推著大車在木橋上快速向前推進,機槍子彈打得戰壕沙土飛揚。照明彈落下的瞬間,炮兵瞄準一架大車,炮彈飛出炮膛,準確滴擊中了數百米外的目標,一架大車當場被擊成碎片,橫飛的彈片又將另一架大車擊毀,連同兩旁的橋欄杆也攔腰截斷,而大車附近的橋麵也炸出一個大洞。噠噠噠,平射炮兩旁的機槍怒吼起來,尾隨在大車後麵轉身逃竄的鬼子兵紛紛中彈倒斃。
馬圈子村位於恒仁與集安交界處,是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村子裏住的都是朝鮮人,這個朝鮮村子人數太少,二團沒有在這裏建立民兵隊。夜裏九點多鍾,村子裏忽然闖進一隊日本兵,日本兵抓了幾個朝鮮獵戶,用刺刀逼迫他們,要他們帶路去恒仁縣城。這幾個朝鮮獵戶經常去縣城賣獵物,擔心日本兵傷害他們的家人,就答應帶日本兵去縣城。朝鮮獵戶帶著鬼子向西走出十多裏路,就看見一隊隊鬼子兵從馬圈子村南北那些村子裏趕過來,每一隊鬼子兵都押著抓來的向導,也不知道從集安過來多少日本兵,向西又走出數十裏,漸漸地從各個方向趕過來的鬼子部隊匯聚起來,形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向西行進。後半夜一點多鍾鬼子先頭部隊走到了距離二棚甸子鎮三十多裏的棒槌砬子村附近。棒槌砬子村是二團一營營部所在地,一營將營地設在村東的山穀裏,周圍的幾座小山上都修建了哨樓。日軍先頭部隊大概一個中隊,日軍打算繞過一營駐守的那幾座小山,卻被沿著大路巡邏的民兵隊發現,民兵隊鳴槍示警,隨後一邊還擊一邊向棒槌砬子村撤退。日軍擔心遭到抗日軍大股部隊圍攻,在後麵追了數裏地就撤退了。不久日軍大部隊趕過來,開始攻打一營占據的那幾座小山包。日軍先頭部隊等待大部隊到來的這段時間裏,一營已經在山上、村子裏布置好了兵力,並且民兵隊也協助一營官兵將村子裏的百姓送去了二棚甸子鎮。
這些從集安借著夜色掩護悄悄摸過來的鬼子是日軍駐集安的第13旅團第25聯隊,接受的作戰目的是深入恒仁,尋找二團主力予以殲滅,如不能殲滅,則盡量將二團主力吸引在遠離冬佳江的地方,配合森本支隊、第12師團第24旅團、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第2高射炮隊等部隊渡過冬佳江。
此時再過兩個多小時就天光放亮了,為不使抗日軍發現日軍藏身之地,在白晝遭到抗日軍空軍的打擊,冬佳江西岸的日軍已經放棄了進攻,趁著天色還是一片漆黑,收攏部隊,撤回了駐地。第13旅團第25聯隊則在炮火掩護下,向那幾座小山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均被一營和民兵打退了。淩晨日軍第25聯隊繞開棒槌砬子,向東南轉進,一頭鑽進北大砬子山林裏躲藏起來。
白天鬼子躲進了山林裏,抗日軍卻在加緊調兵遣將,應對日軍發動的恒仁戰役。從淩晨到黃昏,運5水上飛機從柳河至恒仁往返三次,將韓國光複軍一師二團的兩個營運送到了恒仁。運5水上飛機不但運來了韓國光複軍的兩個營,還送過來大批航空炸彈和航空油料,與此同時韓國光複軍的其餘部隊正在從清原沿著通往恒仁的公路向這裏趕過來。黃昏時分,三十架別---6飛機從禿魯江飛到恒仁,在普樂堡鎮附近的大雅河上降落,準備對日軍實施夜間轟炸。
夜幕降臨,平靜了一個白天的恒仁又沸騰起來,隆隆的炮聲,聒噪的槍聲響徹大地。恒仁境內的日軍都行動起來,森本支隊向下甸子鎮附近的木橋發動了攻勢,第25聯隊開始強攻二棚甸子鎮,第12師團第24旅團、野戰重炮兵第20聯隊的一個炮兵大隊急行軍趕到大白牛溝對麵,架設木橋。鬼子兵押送過來大批百姓,強迫百姓在附近山林裏砍伐、運送原木,製作木筏。一批鬼子工兵乘坐木筏渡過渾江,在北岸打下兩排粗大的木樁,然後留下一隊人建立灘頭陣地,其餘的人將兩根粗長的麻繩係在兩排木樁上,帶著繩子乘坐木筏返回南岸,將繩子係在南岸的木樁上。隨後鬼子工兵將一個個木筏固定在這兩根橫貫江麵的繩子上,鬼子工兵站在那些木筏上一根根向河底打木樁……鬼子一麵建造木橋,一麵利用木筏向北岸運送步兵。當韓國光複軍的兩個營以及抗日軍三師二團二營從薑家街趕到大白牛溝的時候,日軍已經將一個大隊的兵力送到了江北岸,並且搶占了大白牛溝。韓國光複軍的這兩個營共有兩千多人,都裝備了日式武器。二團二營並不急於進攻大白牛溝,他們在大白牛溝北麵五六裏地的地方構築防禦陣地,在防禦陣地前麵布設了大量地雷。與此同時又在陣地周圍點燃數百堆篝火,準備為即將飛赴戰場的抗日軍飛機指引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