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餘程萬挑選新兵的時候就特地選那些腿長、體壯有耐力、沒有扁平足,能奔跑的年輕人,入了一師,軍事訓練中背負十塊紅磚,在半個小時內跑十裏地是一師每天體能訓練必保的科目,上了戰場,對於一時戰士們來說就是堅決執行三猛戰術,端著突擊步槍在炮火掩護下向鬼子一路猛衝,直到把最後一個鬼子送進天照大神那裏為止。
日軍第11聯隊遇到一師算是倒了八輩子黴,兩個營在前麵追殺,裝甲師三團一營的十輛雷諾坦克在兩翼側擊,還有緊緊跟在兩個營後麵的炮兵營,炮兵營乘坐吉普車,遇到大股鬼子停下來抵抗,立即停下來架上迫擊炮就是一通猛砸。日軍第11聯隊的炮兵被鄭紹俞的雷諾坦克壓扁了,哪裏還有火炮進行炮火支援,遇到猛打猛衝、火力強勁的一師就隻有撒丫子狂跑的份,不信邪的鬼子,隻要停下來就會被突擊步槍打成篩子,不停下來也會遭到兩側雷諾坦克側射火力的打擊。日軍第11聯隊跑到石山鎮一路上整整被幹掉將近一個大隊的鬼子,這些死傷的鬼子怎麽死的都有,有的是被突擊步槍打死的,有的是坦克機槍、履帶弄死的,還有的是被自己人的腳丫子踩死的……
此時日軍第九旅團第41聯隊已經殲滅了獨立旅那兩營殘部,正在向獨立旅陣地進行強攻,日軍逼迫偽軍在雷區中趟出一條通道,沿著這條寬不到五米的通道,日偽軍發起一波又一波衝鋒。張海天沒繳獲日軍火炮,還損失了近千人,把火氣全撒在這些鬼子身上了,碉堡裏的機關槍不要錢似的掃射,那麽一條狹窄的通道一挺重機槍就封鎖住了,可是張海天居然動用了五座碉堡裏的重機槍,不一會功夫通道裏就躺了好幾層日偽軍。日軍第九旅團旅團長安藤利吉下了狠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拔除錦州通往溝幫子鐵道線上的這個據點。明知道石山鎮抗日軍防禦陣地是一塊硬骨頭,卻不得不啃,沒辦法,如果不攻下石山鎮,即使占領了溝幫子,日軍卻如同一頭撞進北鎮、盤山、石山鎮構成的大網中,可謂孤軍深入、四麵受敵,倘若第五師團被困在溝幫子,一直試圖收複東三省失地的張學良便可從山海關調大軍隻取兵力極度空虛的錦州。錦州一失,義縣日軍也就成了甕中之鱉,屆時東三省的日本關東軍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輕輕一推就會相繼倒下去。所以,石山鎮那是日軍必攻之地,同樣對於抗日軍石山鎮作為溝幫子西南門戶也是必守之地,正是因為看到石山鎮的重要的戰略價值,白崇禧才會不惜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裏弄出這麽大一個防禦陣地,為修建這個防禦陣地光地雷就埋下了六萬枚,水泥、木頭拉了整整一火車。也正因為對石山鎮碉堡群、地雷區存在著強烈的自信,才會將獨立旅這樣一支雜牌部隊派過來抗擊日軍第五師團。
日軍第九旅團萬萬沒有料到自己正集中精力強攻獨立旅的時候,一師的兩個營和炮兵營以及裝甲師三團一營尾隨著日軍第11聯隊就殺過來了。第九旅團的火炮還沒來得及調轉過來,一師炮兵營的120毫米迫擊炮的炮彈發射的雨點般的炮彈就砸過來了。嗨,要不是當時這些日軍的野炮正在向石山鎮防禦陣地進行炮擊,一師炮兵營也無法這麽快就鎖定目標。一師迫擊炮營使用的120毫米迫擊炮是後世解放軍的裝備55式120毫米迫擊炮,一枚炮彈的殺傷麵積為56x28平方米,尼瑪,一個足球場麵積的五分之一呀,太恐怖了,小鬼子一個旅團才多少火炮,更何況第九旅團還失去了一半火炮,隻需幾枚炮彈砸在日軍炮兵陣地上,小鬼子就連人帶炮上天了。然而迫擊炮營卻用12門55式120毫米迫擊炮向日軍炮兵陣地連續進行了一次試射,兩次齊射,結果日軍那幾門火炮無一例外地在炮彈殉爆中飛上了高空,有一門野炮嚴重扭曲變形的炮筒子甚至飛到了獨立旅官兵呆的戰壕前的雷區裏,引爆了幾枚地雷,這也算是發揮了一把餘熱。張海天在碉堡裏看到小鬼子那些炮都被炸成了零部件,差點沒哭出來,尼瑪,今天是什麽日子呀,老天爺怎麽就跟自己過不去呀,繳獲小鬼子的火炮怎麽這麽難?
迫擊炮營炸掉了日軍炮兵,立即調轉炮口對日軍第九旅團鬼子們進行了無情的炮火摧殘,一師兩個營的步兵則隨著迫擊炮營打出的徐進彈幕的不斷向外推進,戰士們端著突擊步槍踩著炮彈炸點,在迫擊炮不斷發射的照明彈的映照下,他們躍進的身影透過濃重的硝煙,顯得十分模糊,由於前方不斷出現迫擊炮彈炸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彈坑,他們經常會一頭栽進彈坑裏,可是很快他們就會從彈坑裏爬出來,加入向前推進的隊伍。十輛雷諾坦克在日軍側後不斷射殺、碾壓、推進,日軍幾個大隊都集中在這一塊區域,也沒來得及挖掘戰壕,就這麽暴露在抗日軍官兵的炮火、突擊步槍、機槍火力之下,當時那情景跟排槍黨蹂躪土著差不了多少,鬼子就跟被洪水淹了的耗子似的,一窩窩地死,一堆堆地亡,這仗打的可真叫過癮。在六十六門大小口徑迫擊炮不間斷發射的密集炮彈掩護下,一師那兩個營雖然隻有一千多人,但這兩個營卻是由一師中跟著齊誌宇打下瓊崖、安南曆經百戰的一部分老兵組成的,那是一師的尖刀部隊,這兩個營平時不但像其他部隊一樣訓練三猛戰術,還陪著炮兵營玩步炮協同戰術,可以說這兩個營同炮兵營其實就是一個整體,互相間就像親兄弟,誰也少不了誰,每當有急難險重的任務需要去完成,餘程萬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兩個老兵營和迫擊炮營。換句話說,他們就是整個一師的中流砥柱,缺了他們,一師就跟其他部隊沒啥區別了。
獨立旅官兵在戰壕裏看見鬼子被一師和裝甲師揍得屁滾尿流、狼狽不堪,禁不住躍躍欲試,紛紛向張海天請戰,請求張海天帶他們到前方殺鬼子。張海天一琢磨,戰壕前有埋著數不清的地雷,隻需在碉堡裏留下幾挺機槍就可確保萬無一失,於是就帶著部隊順著雷區間的通道走出戰壕,殺向四處節節敗退的鬼子。張海天帶出了兩個團,四千多人,這是一支生力軍,張海天帶領這兩個團從十五條通道湧出來,如同十五把尖刀向危機重重的日軍第九旅團捅過去。獨立旅這支烏合之眾,若與日軍第九旅團單打獨鬥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可是現在日軍第九旅團在一師兩個老兵營、炮兵營、裝甲師三團一營的聯合打擊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就像接近承受極限的木杆,隻要伸出一根手指在上麵稍稍按一下,木杆就會折斷。而獨立旅恰恰就是這根手指。張海天在最關鍵的時刻帶著獨立旅殺出戰壕,衝進鬼子堆裏,日軍第九旅團在一瞬間就崩潰了。
或許用崩潰這個詞來形容日軍此時的狀態並不準確,因為鬼子並沒有一潰千裏,日軍第九旅團隻是被分割成了許多個部分,其實日軍在每一個局部都在進行著頑強的抵抗,拚刺刀、敢死衝鋒……鬼子被逼到絕境的時候反而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同日軍作戰,往往越是到這個時刻中**隊承受的傷亡就越是巨大。就像黎明即將來到的那一時刻,天空總是特別黑暗,隻要能夠挺過這個階段,就會迎來巨大的勝利。被武士道洗了腦子的鬼子兵即使刺刀折斷,子彈打光,也要在臨死的時候狠狠滴咬你一口,沒有一個鬼子投降,即使那些倒地不起的鬼子傷兵,明明腸子都冒出來了,卻在中國士兵經過他身旁的時候拉響了手雷,與中國士兵同歸於盡。隨著獨立旅殺進鬼子堆裏,與鬼子展開激烈的白刃戰,一師炮兵營就停止了炮擊,向戰場上空不斷發射照明彈,幫助官兵看清目標。
日軍第九旅團旅團長安藤利吉這個時候還在盼望第五師團的第21旅團能及時趕過來把他撈出去,可是現實很殘酷,第21旅團根本就來不了,第21旅團剛走到大淩河鎮,錦西就發來急電,錦西遭到東北軍騎兵第四師的攻擊,興城也遭到東北軍裝甲列車的炮擊。第五師團師團長原口初太郎腦子轟的一下就亂了,尼瑪,東北軍的騎兵第四師不是一直呆在河北嗎?什麽時候跑到熱河去了?原口初太郎哪裏知道,東北軍王奇峰的騎兵第四師是在孤軍深入熱河的第二師團被抗日軍圍殲後被張學良調入熱河的。當時抗日軍都向遼西集結,熱河境內兵力空虛,特別是運輸線承擔著向前線輸送戰爭物資、人員重任,而熱河境內還存在潰逃的偽軍結成的小股土匪,經常襲擾運輸線。依靠民兵武裝守衛運輸線太吃力,於是就讓張學良將一部分東北軍調入熱河,守衛運輸線,其中就包括騎兵第四師。騎兵四師負責淩源至朝陽的鐵路運輸安全。數日前,騎兵第四師忽然接到張作相發來的密電,命其悄悄運動到淩南縣城,做好隨時攻擊錦西的準備。進入熱河的東北軍並沒有編入抗日軍,仍使用東北軍番號,接受張作相的直接領導,表麵上的原因是白崇禧沒有多餘的裝備給他們,實際上白崇禧不打算一下接收這麽多東北軍的部隊,東北軍的部隊倘若在抗日軍中占得比重過大,他倒是不必擔心會被架空,但是因此產生的派係矛盾會影響他的協調指揮,這不利於抗日軍的健康發展,所以這些東北軍部隊隻能慢慢消化吸收。
騎兵第四師收到密電後,乘坐火車從駐地到達淩源,隨後分批利用夜色掩護在數天內開赴淩南縣城在靠近熱遼邊境的一片樹林裏隱蔽待命,騎兵第四師連縣城都沒進,日軍自然無法探查到這支部隊的行蹤。
日軍第11聯隊遇到一師算是倒了八輩子黴,兩個營在前麵追殺,裝甲師三團一營的十輛雷諾坦克在兩翼側擊,還有緊緊跟在兩個營後麵的炮兵營,炮兵營乘坐吉普車,遇到大股鬼子停下來抵抗,立即停下來架上迫擊炮就是一通猛砸。日軍第11聯隊的炮兵被鄭紹俞的雷諾坦克壓扁了,哪裏還有火炮進行炮火支援,遇到猛打猛衝、火力強勁的一師就隻有撒丫子狂跑的份,不信邪的鬼子,隻要停下來就會被突擊步槍打成篩子,不停下來也會遭到兩側雷諾坦克側射火力的打擊。日軍第11聯隊跑到石山鎮一路上整整被幹掉將近一個大隊的鬼子,這些死傷的鬼子怎麽死的都有,有的是被突擊步槍打死的,有的是坦克機槍、履帶弄死的,還有的是被自己人的腳丫子踩死的……
此時日軍第九旅團第41聯隊已經殲滅了獨立旅那兩營殘部,正在向獨立旅陣地進行強攻,日軍逼迫偽軍在雷區中趟出一條通道,沿著這條寬不到五米的通道,日偽軍發起一波又一波衝鋒。張海天沒繳獲日軍火炮,還損失了近千人,把火氣全撒在這些鬼子身上了,碉堡裏的機關槍不要錢似的掃射,那麽一條狹窄的通道一挺重機槍就封鎖住了,可是張海天居然動用了五座碉堡裏的重機槍,不一會功夫通道裏就躺了好幾層日偽軍。日軍第九旅團旅團長安藤利吉下了狠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拔除錦州通往溝幫子鐵道線上的這個據點。明知道石山鎮抗日軍防禦陣地是一塊硬骨頭,卻不得不啃,沒辦法,如果不攻下石山鎮,即使占領了溝幫子,日軍卻如同一頭撞進北鎮、盤山、石山鎮構成的大網中,可謂孤軍深入、四麵受敵,倘若第五師團被困在溝幫子,一直試圖收複東三省失地的張學良便可從山海關調大軍隻取兵力極度空虛的錦州。錦州一失,義縣日軍也就成了甕中之鱉,屆時東三省的日本關東軍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輕輕一推就會相繼倒下去。所以,石山鎮那是日軍必攻之地,同樣對於抗日軍石山鎮作為溝幫子西南門戶也是必守之地,正是因為看到石山鎮的重要的戰略價值,白崇禧才會不惜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裏弄出這麽大一個防禦陣地,為修建這個防禦陣地光地雷就埋下了六萬枚,水泥、木頭拉了整整一火車。也正因為對石山鎮碉堡群、地雷區存在著強烈的自信,才會將獨立旅這樣一支雜牌部隊派過來抗擊日軍第五師團。
日軍第九旅團萬萬沒有料到自己正集中精力強攻獨立旅的時候,一師的兩個營和炮兵營以及裝甲師三團一營尾隨著日軍第11聯隊就殺過來了。第九旅團的火炮還沒來得及調轉過來,一師炮兵營的120毫米迫擊炮的炮彈發射的雨點般的炮彈就砸過來了。嗨,要不是當時這些日軍的野炮正在向石山鎮防禦陣地進行炮擊,一師炮兵營也無法這麽快就鎖定目標。一師迫擊炮營使用的120毫米迫擊炮是後世解放軍的裝備55式120毫米迫擊炮,一枚炮彈的殺傷麵積為56x28平方米,尼瑪,一個足球場麵積的五分之一呀,太恐怖了,小鬼子一個旅團才多少火炮,更何況第九旅團還失去了一半火炮,隻需幾枚炮彈砸在日軍炮兵陣地上,小鬼子就連人帶炮上天了。然而迫擊炮營卻用12門55式120毫米迫擊炮向日軍炮兵陣地連續進行了一次試射,兩次齊射,結果日軍那幾門火炮無一例外地在炮彈殉爆中飛上了高空,有一門野炮嚴重扭曲變形的炮筒子甚至飛到了獨立旅官兵呆的戰壕前的雷區裏,引爆了幾枚地雷,這也算是發揮了一把餘熱。張海天在碉堡裏看到小鬼子那些炮都被炸成了零部件,差點沒哭出來,尼瑪,今天是什麽日子呀,老天爺怎麽就跟自己過不去呀,繳獲小鬼子的火炮怎麽這麽難?
迫擊炮營炸掉了日軍炮兵,立即調轉炮口對日軍第九旅團鬼子們進行了無情的炮火摧殘,一師兩個營的步兵則隨著迫擊炮營打出的徐進彈幕的不斷向外推進,戰士們端著突擊步槍踩著炮彈炸點,在迫擊炮不斷發射的照明彈的映照下,他們躍進的身影透過濃重的硝煙,顯得十分模糊,由於前方不斷出現迫擊炮彈炸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彈坑,他們經常會一頭栽進彈坑裏,可是很快他們就會從彈坑裏爬出來,加入向前推進的隊伍。十輛雷諾坦克在日軍側後不斷射殺、碾壓、推進,日軍幾個大隊都集中在這一塊區域,也沒來得及挖掘戰壕,就這麽暴露在抗日軍官兵的炮火、突擊步槍、機槍火力之下,當時那情景跟排槍黨蹂躪土著差不了多少,鬼子就跟被洪水淹了的耗子似的,一窩窩地死,一堆堆地亡,這仗打的可真叫過癮。在六十六門大小口徑迫擊炮不間斷發射的密集炮彈掩護下,一師那兩個營雖然隻有一千多人,但這兩個營卻是由一師中跟著齊誌宇打下瓊崖、安南曆經百戰的一部分老兵組成的,那是一師的尖刀部隊,這兩個營平時不但像其他部隊一樣訓練三猛戰術,還陪著炮兵營玩步炮協同戰術,可以說這兩個營同炮兵營其實就是一個整體,互相間就像親兄弟,誰也少不了誰,每當有急難險重的任務需要去完成,餘程萬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兩個老兵營和迫擊炮營。換句話說,他們就是整個一師的中流砥柱,缺了他們,一師就跟其他部隊沒啥區別了。
獨立旅官兵在戰壕裏看見鬼子被一師和裝甲師揍得屁滾尿流、狼狽不堪,禁不住躍躍欲試,紛紛向張海天請戰,請求張海天帶他們到前方殺鬼子。張海天一琢磨,戰壕前有埋著數不清的地雷,隻需在碉堡裏留下幾挺機槍就可確保萬無一失,於是就帶著部隊順著雷區間的通道走出戰壕,殺向四處節節敗退的鬼子。張海天帶出了兩個團,四千多人,這是一支生力軍,張海天帶領這兩個團從十五條通道湧出來,如同十五把尖刀向危機重重的日軍第九旅團捅過去。獨立旅這支烏合之眾,若與日軍第九旅團單打獨鬥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可是現在日軍第九旅團在一師兩個老兵營、炮兵營、裝甲師三團一營的聯合打擊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就像接近承受極限的木杆,隻要伸出一根手指在上麵稍稍按一下,木杆就會折斷。而獨立旅恰恰就是這根手指。張海天在最關鍵的時刻帶著獨立旅殺出戰壕,衝進鬼子堆裏,日軍第九旅團在一瞬間就崩潰了。
或許用崩潰這個詞來形容日軍此時的狀態並不準確,因為鬼子並沒有一潰千裏,日軍第九旅團隻是被分割成了許多個部分,其實日軍在每一個局部都在進行著頑強的抵抗,拚刺刀、敢死衝鋒……鬼子被逼到絕境的時候反而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同日軍作戰,往往越是到這個時刻中**隊承受的傷亡就越是巨大。就像黎明即將來到的那一時刻,天空總是特別黑暗,隻要能夠挺過這個階段,就會迎來巨大的勝利。被武士道洗了腦子的鬼子兵即使刺刀折斷,子彈打光,也要在臨死的時候狠狠滴咬你一口,沒有一個鬼子投降,即使那些倒地不起的鬼子傷兵,明明腸子都冒出來了,卻在中國士兵經過他身旁的時候拉響了手雷,與中國士兵同歸於盡。隨著獨立旅殺進鬼子堆裏,與鬼子展開激烈的白刃戰,一師炮兵營就停止了炮擊,向戰場上空不斷發射照明彈,幫助官兵看清目標。
日軍第九旅團旅團長安藤利吉這個時候還在盼望第五師團的第21旅團能及時趕過來把他撈出去,可是現實很殘酷,第21旅團根本就來不了,第21旅團剛走到大淩河鎮,錦西就發來急電,錦西遭到東北軍騎兵第四師的攻擊,興城也遭到東北軍裝甲列車的炮擊。第五師團師團長原口初太郎腦子轟的一下就亂了,尼瑪,東北軍的騎兵第四師不是一直呆在河北嗎?什麽時候跑到熱河去了?原口初太郎哪裏知道,東北軍王奇峰的騎兵第四師是在孤軍深入熱河的第二師團被抗日軍圍殲後被張學良調入熱河的。當時抗日軍都向遼西集結,熱河境內兵力空虛,特別是運輸線承擔著向前線輸送戰爭物資、人員重任,而熱河境內還存在潰逃的偽軍結成的小股土匪,經常襲擾運輸線。依靠民兵武裝守衛運輸線太吃力,於是就讓張學良將一部分東北軍調入熱河,守衛運輸線,其中就包括騎兵第四師。騎兵四師負責淩源至朝陽的鐵路運輸安全。數日前,騎兵第四師忽然接到張作相發來的密電,命其悄悄運動到淩南縣城,做好隨時攻擊錦西的準備。進入熱河的東北軍並沒有編入抗日軍,仍使用東北軍番號,接受張作相的直接領導,表麵上的原因是白崇禧沒有多餘的裝備給他們,實際上白崇禧不打算一下接收這麽多東北軍的部隊,東北軍的部隊倘若在抗日軍中占得比重過大,他倒是不必擔心會被架空,但是因此產生的派係矛盾會影響他的協調指揮,這不利於抗日軍的健康發展,所以這些東北軍部隊隻能慢慢消化吸收。
騎兵第四師收到密電後,乘坐火車從駐地到達淩源,隨後分批利用夜色掩護在數天內開赴淩南縣城在靠近熱遼邊境的一片樹林裏隱蔽待命,騎兵第四師連縣城都沒進,日軍自然無法探查到這支部隊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