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民眾自衛團臨時成立了一個工兵連,隻有識文斷字的官兵才有資格加入。陶大成念過高小,在士兵中算是個有文化的人,他被連裏推薦,加入了工兵連。工兵連算上連長梁福在內,隻有三十三人。大家跟著裝甲團派過來的臨時教官學習了埋設地雷的方法,然後就跟著教官開始在兩個高地之間埋地雷。


    一百多枚地雷不是很多,集中埋設意義不大,所幸跟在裝甲團和遼寧民眾自衛軍撤退的道路上,羊拉巴巴似的東一顆、西一顆地埋設。埋地雷的位置專門安排人員記錄下來具體位置,戰鬥結束後,鬼子未踏響的地雷需要引爆,以免傷到自己人。這種59式反步兵地雷結構簡單,是濟南兵工廠組織山東各地民間小作坊生產的,產量很大,山東軍區除滿足自己需要外,還能大量供應抗日軍。摩托化步兵旅這次來口北營子執行阻擊日軍的任務,就隻帶了一百枚。原因是他們不看好這個59式反步兵地雷,這個地雷有兩個缺陷,首先該雷金屬件較多,容易被敵方的探雷器發現;其次,該雷布設時雷體必須暴露在地麵上,如不加以偽裝,容易被敵人發現並排除。抗日軍後勤部部長金山當初也不太了解這個地雷,他認為隻要是打鬼子的武器多多益善,聽說山東軍區這個地雷產量很大,就向山東軍區要了十萬枚59式地雷。結果分發到各支部隊試用,部隊普遍反應這個59式地雷埋下去太麻煩,還需要偽裝,容易被鬼子發現,沒有那支部隊願意接收這種地雷。抗日軍是西南國民軍一手打造的,仍執行西南國民軍的規矩。西南國民軍的後勤部與國內的軍閥部隊不同,那些部隊的軍隊後勤部門是肥缺,後勤部門的官員都有深厚的背景,不是長官的小舅子,就是長官的哪門子親戚,部隊長官需要同後勤部門搞好關係,否則領裝備的時候就會受到刁難。而西南國民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總後勤部部長老黃雖然同齊誌宇有著非同一般的私人關係,但老黃若是違反軍紀,想利用職權撈錢或者拉幫結派,齊誌宇絕對不會慣著他,早把他法辦了。至於金山,這個人有一個有點那就是本分、忠誠,沒有齊誌宇,他現在還在上海那家麵粉廠做工,他對齊誌宇感恩戴德,金山對齊誌宇的忠誠到了不問青紅皂白的地步。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有一天齊誌宇做下了被世人唾棄的事情,成為人民的公敵,曆史的罪人,眾叛親離,即便所有的將領都順應民意倒戈,那麽必定有一個人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支持齊誌宇,這個人就是金山。金山自然之道齊誌宇最痛恨的就是腐敗,自從投靠齊誌宇他就從來也沒有在這方麵犯過錯誤,也決不允許手下的人觸犯軍紀。這樣的一個人,你讓他去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


    在西南國民軍中各部隊不看好的武器裝備,完全有權利拒絕接收,這是齊誌宇定下的規矩,當然前提條件是不領取你認為不實用的裝備可以,但是如果因為沒有領取這種裝備打了敗仗或者打了勝仗卻導致大量人員傷亡,軍事主官將受到嚴厲製裁。機關槍、火炮無論怎麽不堪使用,部隊都會盡量多多地領取,因為這兩樣東西隻要能把子彈或者炮彈打出去就是有用的,可是59式地雷就不同了,這個東西埋在土中,容易被鬼子發現。還不如自己多帶一些手榴彈,手榴彈既可以投擲殺傷敵人,而且需要使用地雷的時候,手榴彈就可以製作詭雷,估計也比這個59式地雷好用。正是基於這種想法,作戰部隊寧願多帶手榴彈,也不會帶59式地雷。結果59式地雷成了嫁不出去的老處女,霸占了好幾個軍火倉庫,把金山愁的整天琢磨怎樣將這個東西從倉庫裏弄出去,好把倉庫倒出來安置其他有用的裝備。摩托化步兵旅剛成立那陣,黃顯聲拿著白崇禧的手令去金山那裏領取裝備,金山就趁機向黃顯聲推薦這個59式地雷,黃顯聲當然也知道這個地雷糟糕的名聲,可是黃顯聲打算讓金山開個後門,讓金山多給他幾輛吉普車,不好駁金山的麵子,就答應金山帶一百枚59式地雷去口北營子前線,給鬼子擺一個地雷陣,好好給這個地雷做一個宣傳。要是這個地雷取得了巨大的戰果,抗日軍各部隊就會改變對這個地雷的成見,然後呢,那些部隊就會爭先恐後地過來向他伸手要59式地雷,這樣那些堆滿59式地雷的倉庫就會騰出來,而金山也不用再為那些從後方運過來的武器、彈藥因為軍用倉庫太少,無處存放而發愁了。


    工兵連將59式地雷埋下去,通常還會在旁邊放兩個九七式手雷,這樣會增加地雷爆炸力,製造出更多的碎片殺傷更多的日軍。日本鬼子的九七式手雷爆炸力弱,引信不精確,使用中十分危險,遼寧民眾自衛團的一些新兵在這次防禦戰中,有很多人繳獲了這種日製手雷,就因為引信太操蛋,拉出保險環,在石頭上敲擊後,剛要扔出去手雷就爆炸了,無謂地死傷了不少弟兄,當時大家都以為鬼子狡猾、陰險,故意製造這種自殺武器扔在戰場上,讓敵軍繳獲了自殘。也有人猜測這種手雷是專門為日軍敢死隊員設計製造的,以方便他們向抗日軍發動自殺式攻擊。當中日戰爭結束後大家才明白,當時這些無端的猜測實在太高看日軍了,日本鬼子把金錢、專家都集中在了軍艦、飛機這些高端武器的研製上了,導致槍械、手雷這種輕武器設計、製造上投入不足,才會出現如此粗製濫造的九七式手雷。戰士們在付出了慘痛的教訓後,在戰場上繳獲了九七式手雷,不再敢單獨使用,通常與濟南、山西兵工廠生產的木柄手榴彈捆綁在一起,投出去,用木柄手榴彈引爆手雷,這樣也是廢物利用,產生的戰果自然成倍的提高。現在日軍的九七式手雷,這種自殺式武器又有了新的用途,同抗日軍的被視為垃圾武器59式地雷埋在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惺惺相惜了。每埋一顆地雷,戰士們都會在地雷周圍撒上積雪,遮住地雷。陶大成腦子活,他別出心裁,把一些木棍埋在地裏,還把一些大大小小的碎石頭、土塊扔在周圍,最後再撒上一層厚厚的雪,撒了積血的地方,白皚皚一片,無論腳印、石頭、土塊抑或地雷,根本就無從分辨。而有一些地方他會讓木棍故意露出一小段黑乎乎的部分,挨過地雷炸的鬼子就會草木皆兵,一旦踩上木棍,就會驚呼一聲,然後呼啦啦臥倒一片……那種受騙上當的滑稽景象陶大成一想起來就樂,他一邊埋木棍,撒石頭一邊嘿嘿地傻笑,引得周圍的戰士都抬起頭瞅他,還以為他埋地雷的時候,祖墳冒青煙挖出金元寶來了呢。


    “大成你小子傻笑什麽,做夢娶媳婦了咋的,抓緊時間埋地雷。”連長梁福走過來,皺著眉頭嗬斥道。


    “連長,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後,曹操兵敗,北撤南郡,途徑華容道,遠遠望見“小路山邊有數處煙起,大路並無動靜”,曹操判斷說:“諸葛亮見識,故使數個小卒於山僻燒煙,令我軍不敢從這條山路走,卻伏兵於大路等著。吾料已定,因此教走華容。卻不料諸葛亮采用虛虛實實、真假難辨的疑兵計偏偏在華容小路上布設伏兵,使精明妙算的曹操鑽入圈套,狼狽不堪……我把木棍埋入土中,把石頭扔在周圍,再蓋上雪,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突起,誰也分不出哪是地雷,哪裏是石頭、木棍,就是想借鑒諸葛亮的疑兵之計,讓鬼子真假難辨,不知道哪裏埋的是真地雷,哪裏埋的是假地雷,別看咱們隻有一百枚地雷,要是這樣做,那可就能當兩百枚使了。”陶大成有些炫耀地道。


    梁福讚賞地拍拍陶大成的肩膀,“行,有腦子,就這麽幹,咱們地雷少,木棍、石頭要多少有多少,反正木棍也不花銀子,多埋一些,鬼子坐不上土飛機,也要絆他的嘴啃泥。”


    梁福轉過頭對那些工兵道:“瞧見大成咋弄的沒有?那邊就是樹林子,木棍、石頭有的是,都給俺撅木棍、撿石頭去,木棍粗細要跟著地雷差不多……”


    陶大成的疑兵之計很快就在連內推廣開了,結果那一天,工兵連雖然僅有一百枚地雷,卻用木棍、石頭、積雪,將很大一片區域變成了雷區。出於掩護裝甲團撤退以及工兵連布設地雷的目的,北票機場的飛機分多批次頻繁光顧日軍聚集的地方,持續不斷地對日軍進行空襲。抗日軍航空大隊突然加大了空襲力度,並且使用了燃燒彈,這令日軍十分恐懼,為躲避空襲,日軍不得不將準備再次對兩個高地發動進攻的部隊撤下來,分散成小股部隊,就地隱蔽起來。夜晚來臨,航空大隊的飛行員們忙活了一天,已經筋疲力盡,就連能夠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的波—2飛機也沒有再次光顧。黃昏時分,日軍派出的偵察部隊悄悄爬上兩個高地,發現高地上的抗日軍蹤影全無,山下也不見敵軍蹤影,這才知道人家早就撤退了。於是分散隱蔽在各處的日軍很快就集結起來,占領了4號、5號高地,在高地上構築了火炮陣地,掩護大軍從兩個高地間通過,開赴口北營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另類天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另類天體並收藏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