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艦隊抵達海口時,齊誌宇就在龍州召集西南國民政府軍政大員召開了緊急會議,研究東北局勢、抗日大計,在確認了張學良賴龍州的目的後,商討是否應該收編東北軍……這次秘密會議連續開了四天,最後形成了一個聯合東北軍一致抗日,收複東北國土的決議。會上梅金虎、老黃、黃紹竑等人提出接受張學良的善意,收編東北軍,揮軍北上祛除蔣介石、汪精衛,定鼎南京,待整合國內軍閥勢力後與日軍決戰。而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收編東北軍會引發蔣介石的不安,蔣介石勢必會切斷西南國民軍陸上與山東的聯係,那麽西南國民軍要麽與蔣介石翻臉,進行全麵內戰,而此時日軍正在侵占東北,與蔣介石進行內戰,倘若日軍西南國民政府與南京政府內戰之際,趁機全麵侵華,將引發全民族的災難。既然內戰不可打,那就隻能依靠海路支援山東,可是西南國民軍海軍的實力與日本海軍相比還很弱小,無法保障海陸的安全,日本海軍隨時可以切斷海路通道。按照這個邏輯推斷,西南國民軍接收東北軍後,後果十分嚴重。李宗仁在政治上的確眼光獨到,這件事分析得頭頭是道,讓梅金虎這些隻知道一味喊打喊殺的家夥頓時蔫吧了。
“可以讓張學良去南京與老蔣談判,以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抽調精銳之師聯合組建抗日軍為交換條件,在北京舉行易幟典禮,將京津東北軍控製的地區政權交給南京政府。我們給老將麵子,我們要裏子。至於收編東北軍,可以慢慢來,在聯合抗戰其間,慢慢將東北軍將士拉攏過來。這就叫溫水煮青蛙。”齊誌宇最後定了調子。
張學良在龍州與齊誌宇秘密協商,最後簽訂一個聯合組建抗日軍的協議,西南國民軍先期將派遣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團,一個航空大隊進駐熱河,與東北軍聯手從熱河向東三省日軍發動反攻。
齊誌宇沒有趁人之危收編東北軍,而且給了他同蔣介石接觸的機會,無論是張學良還是東北軍的將領對此都十分滿意,嗬嗬,蔣介石、齊誌宇當今中國兩大勢力,他們可以左右逢源,兩麵下注,時局不明朗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最是穩妥。
張學良在龍州僅僅呆了三天,就帶著衛隊離開了龍州,前往南京。如何讓張學良安全滴抵達南京,齊誌宇頗費了一番心思。張學良來龍州是帶著艦隊來的,當時日本人不知道張學良此行的目的,加之也不太把這位公子哥放在心上,也沒有派艦隊攔截。現在獲悉張學良到了龍州,日本人自然擔心張學良投靠西南國民軍,為了阻止兩軍聯合抗日,勢必會密切注意張學良的行蹤,如果張學良再帶著艦隊公然在海上露麵,估計日本人一定會派遣艦隊在台灣與福建之間的海麵上進行伏擊。考慮到這點,張學良就把艦隊留在了海防港。艦隊留在海防,這對沈鴻烈等東北海軍高級軍官來說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這幾天他們親眼見識了西南國民軍海軍的強大,如今張作霖身死,他們對張學良這個公子哥缺少信心,日本人很快就會吞並整個東北,與東北咫尺之隔的天津是呆不得了,他們都有一種巨大的無助感,內心都向往著能夠投靠西南國民軍,缺乏進取心的,想借助西南國民軍保住自己的衣食俸祿,而那些真正的軍人,則想在西南國民軍海軍中繼續自己的夢想。無論怎樣的心思,無論怎樣的人此時都抱著一個念頭,那就是被西南國民軍收編,成為西南國民軍的一員。
張學良自然明白即使能把艦隊帶回去,也會成為日本人的一頓每餐,而留在海防,用不了多久就會被齊誌宇收入囊中,既然如此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用那些艦船從齊誌宇手裏換到一些好處。張學良打算用艦隊換取一批獵鷹強擊機,強擊機沒那麽多可以用別的飛機代替,齊誌宇沒有答應,齊誌宇對張學良說,你父帥突遭日本人刺殺,以你的威望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收攏津京地區東北軍官兵人心,目前你最要緊、最緊迫的事情是收攏部隊離散的人心,收攏人心一要靠職位,而要靠金錢。職位,易幟後,南京政府可以提供。金錢,就由我資助你好了。齊誌宇循循善誘的一番話,果然說動了張學良接受了他的建議,最終答應用艦隊換取價值一千萬大洋的青黴素離開了龍州。這些青黴素去南京也不能帶著,蔣介石看見了還不得扒一層皮下去。齊誌宇考慮得很周全,當即給胡璉發了一封電報,指示胡璉從九師儲備的藥品中,提出一部分青黴素,張學良返京途中經過濟南的時候,胡璉派遣部隊將張學良護送到北京,順便就把青黴素捎過去了。
張學良去南京要同蔣介石商談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聯合組建抗日軍的事宜,涉及到西南國民軍的利益,需要西南國民軍派兩位大員隨張學良前往南京,這兩位大員非李宗仁和白崇禧莫屬,一位精通政治,一位精通軍事,相信兩位到南京後,一定會說服蔣介石。走陸路去南京顯然不能走鐵路或者公路,耗費時間不說,途中也可能遭到日本特務的算計,當次敏感時期,張學良的身家性命關係到西南國民軍與東北軍聯合抗戰的前途,齊誌宇又怎麽會草率從事呢?齊誌宇為了張學良能夠安全抵達南京,特贈送三架運5甲客機,三架飛機都安裝了12.7毫米機槍,即可當做客機乘坐,也可以進行空中搏殺。該機航程為845公裏,從龍州出發中途在桂林機場補充油料,可飛到南昌,在南昌剛竣工投入使用的老營房機場補充油料即可到達南京。
送走張學良的當天晚上,老黃來到齊誌宇的官邸,作為一起穿越到這個時空的難兄難弟,老黃與齊誌宇保持著非同尋常的私人感情,老黃有什麽不痛快都會跑到齊誌宇家裏倒倒苦水。老黃對齊誌宇沒有收編東北軍有滿肚子牢騷,盡管在張學良未到迖龍州之前召開的那次會議上,齊誌宇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可是老黃認為那樣的理由說服不了他。
“齊主席,張學良過來給咱們送了這麽大一份禮,你為什麽不直接接受呢?你擔心蔣介石會翻臉,咱們正愁找不到機會揮兵南京呢,他一切斷咱們通往山東的陸上通道,咱索性就把他滅掉……趁著小鬼子還沒有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我們完全有時間統一國家,結束內戰,整合這個國家的力量……”老黃激動地道。
“老黃,同蔣介石打內戰,需要抽調西南國民軍的大部分兵力,安南、老撾、柬埔寨這三地咱們還沒有完全在這裏站穩腳跟,如果我們將這裏的兵力抽調一空,法國會不會派遣大軍殺回來?緬甸的英軍一直虎視眈眈,他們會不會落井下石?當地的政治勢力會不會趁機挑起事端?假設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借助武力統一這個國家,可是這樣就需要對國內各個政治勢力大開殺戒,都是中國人,我下不去手呀!退一萬步講,就算依靠武力統一了國家,難道我會扔下龍州去南京赴任嗎?龍州太重要了,隻有我在龍州,才能看住諒山的時空隧道。在我的心目中,時空隧道遠比國家領袖的權利更重要。”
老黃張張嘴想說,“我可以替你看住時空隧道。”話到了喉嚨就咽回去了,這種話犯忌諱,說出口就會讓齊誌宇認為他有野心,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信任,再者自己對工業、軍事知之甚少,從後世引進什麽設備、武器這都是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即使齊誌宇肯將龍州交給自己,自己顯然不會勝任。
“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看來還是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確實形勢不允許我們打內戰。”老黃道。
“為什麽總想著國內那些土地呢?印度、緬甸、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有多少土地等著我們去開拓,等到希特勒把水攪渾了,嗬嗬……嗨,估計咱們不會有那麽好的胃口,這些地方能夠奪取一部分已經很不錯了。”齊誌宇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目光從南亞一直掃視到大洋洲。這個時候老黃從他的目光裏看到了從未有過的貪婪。
“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老黃很和適宜地湊了一句,剛穿越過來那陣,為了過上好日子,老黃超過幾本書,其中有幾本是成吉思汗的傳記,老黃別的沒記住,到把這句話記住了。
“成吉思汗確實是個偉大人物,他的豐功偉績值得世人萬事傳頌。”齊誌宇道。
幾天後,南京情報站發來密電,蔣介石同意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組建抗日軍。收到密電的當天,齊誌宇把重要將領召集到一起,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討組建抗日軍遠赴東北抗戰事宜。
“可以讓張學良去南京與老蔣談判,以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抽調精銳之師聯合組建抗日軍為交換條件,在北京舉行易幟典禮,將京津東北軍控製的地區政權交給南京政府。我們給老將麵子,我們要裏子。至於收編東北軍,可以慢慢來,在聯合抗戰其間,慢慢將東北軍將士拉攏過來。這就叫溫水煮青蛙。”齊誌宇最後定了調子。
張學良在龍州與齊誌宇秘密協商,最後簽訂一個聯合組建抗日軍的協議,西南國民軍先期將派遣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團,一個航空大隊進駐熱河,與東北軍聯手從熱河向東三省日軍發動反攻。
齊誌宇沒有趁人之危收編東北軍,而且給了他同蔣介石接觸的機會,無論是張學良還是東北軍的將領對此都十分滿意,嗬嗬,蔣介石、齊誌宇當今中國兩大勢力,他們可以左右逢源,兩麵下注,時局不明朗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最是穩妥。
張學良在龍州僅僅呆了三天,就帶著衛隊離開了龍州,前往南京。如何讓張學良安全滴抵達南京,齊誌宇頗費了一番心思。張學良來龍州是帶著艦隊來的,當時日本人不知道張學良此行的目的,加之也不太把這位公子哥放在心上,也沒有派艦隊攔截。現在獲悉張學良到了龍州,日本人自然擔心張學良投靠西南國民軍,為了阻止兩軍聯合抗日,勢必會密切注意張學良的行蹤,如果張學良再帶著艦隊公然在海上露麵,估計日本人一定會派遣艦隊在台灣與福建之間的海麵上進行伏擊。考慮到這點,張學良就把艦隊留在了海防港。艦隊留在海防,這對沈鴻烈等東北海軍高級軍官來說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這幾天他們親眼見識了西南國民軍海軍的強大,如今張作霖身死,他們對張學良這個公子哥缺少信心,日本人很快就會吞並整個東北,與東北咫尺之隔的天津是呆不得了,他們都有一種巨大的無助感,內心都向往著能夠投靠西南國民軍,缺乏進取心的,想借助西南國民軍保住自己的衣食俸祿,而那些真正的軍人,則想在西南國民軍海軍中繼續自己的夢想。無論怎樣的心思,無論怎樣的人此時都抱著一個念頭,那就是被西南國民軍收編,成為西南國民軍的一員。
張學良自然明白即使能把艦隊帶回去,也會成為日本人的一頓每餐,而留在海防,用不了多久就會被齊誌宇收入囊中,既然如此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用那些艦船從齊誌宇手裏換到一些好處。張學良打算用艦隊換取一批獵鷹強擊機,強擊機沒那麽多可以用別的飛機代替,齊誌宇沒有答應,齊誌宇對張學良說,你父帥突遭日本人刺殺,以你的威望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收攏津京地區東北軍官兵人心,目前你最要緊、最緊迫的事情是收攏部隊離散的人心,收攏人心一要靠職位,而要靠金錢。職位,易幟後,南京政府可以提供。金錢,就由我資助你好了。齊誌宇循循善誘的一番話,果然說動了張學良接受了他的建議,最終答應用艦隊換取價值一千萬大洋的青黴素離開了龍州。這些青黴素去南京也不能帶著,蔣介石看見了還不得扒一層皮下去。齊誌宇考慮得很周全,當即給胡璉發了一封電報,指示胡璉從九師儲備的藥品中,提出一部分青黴素,張學良返京途中經過濟南的時候,胡璉派遣部隊將張學良護送到北京,順便就把青黴素捎過去了。
張學良去南京要同蔣介石商談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聯合組建抗日軍的事宜,涉及到西南國民軍的利益,需要西南國民軍派兩位大員隨張學良前往南京,這兩位大員非李宗仁和白崇禧莫屬,一位精通政治,一位精通軍事,相信兩位到南京後,一定會說服蔣介石。走陸路去南京顯然不能走鐵路或者公路,耗費時間不說,途中也可能遭到日本特務的算計,當次敏感時期,張學良的身家性命關係到西南國民軍與東北軍聯合抗戰的前途,齊誌宇又怎麽會草率從事呢?齊誌宇為了張學良能夠安全抵達南京,特贈送三架運5甲客機,三架飛機都安裝了12.7毫米機槍,即可當做客機乘坐,也可以進行空中搏殺。該機航程為845公裏,從龍州出發中途在桂林機場補充油料,可飛到南昌,在南昌剛竣工投入使用的老營房機場補充油料即可到達南京。
送走張學良的當天晚上,老黃來到齊誌宇的官邸,作為一起穿越到這個時空的難兄難弟,老黃與齊誌宇保持著非同尋常的私人感情,老黃有什麽不痛快都會跑到齊誌宇家裏倒倒苦水。老黃對齊誌宇沒有收編東北軍有滿肚子牢騷,盡管在張學良未到迖龍州之前召開的那次會議上,齊誌宇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可是老黃認為那樣的理由說服不了他。
“齊主席,張學良過來給咱們送了這麽大一份禮,你為什麽不直接接受呢?你擔心蔣介石會翻臉,咱們正愁找不到機會揮兵南京呢,他一切斷咱們通往山東的陸上通道,咱索性就把他滅掉……趁著小鬼子還沒有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我們完全有時間統一國家,結束內戰,整合這個國家的力量……”老黃激動地道。
“老黃,同蔣介石打內戰,需要抽調西南國民軍的大部分兵力,安南、老撾、柬埔寨這三地咱們還沒有完全在這裏站穩腳跟,如果我們將這裏的兵力抽調一空,法國會不會派遣大軍殺回來?緬甸的英軍一直虎視眈眈,他們會不會落井下石?當地的政治勢力會不會趁機挑起事端?假設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借助武力統一這個國家,可是這樣就需要對國內各個政治勢力大開殺戒,都是中國人,我下不去手呀!退一萬步講,就算依靠武力統一了國家,難道我會扔下龍州去南京赴任嗎?龍州太重要了,隻有我在龍州,才能看住諒山的時空隧道。在我的心目中,時空隧道遠比國家領袖的權利更重要。”
老黃張張嘴想說,“我可以替你看住時空隧道。”話到了喉嚨就咽回去了,這種話犯忌諱,說出口就會讓齊誌宇認為他有野心,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信任,再者自己對工業、軍事知之甚少,從後世引進什麽設備、武器這都是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即使齊誌宇肯將龍州交給自己,自己顯然不會勝任。
“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看來還是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確實形勢不允許我們打內戰。”老黃道。
“為什麽總想著國內那些土地呢?印度、緬甸、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有多少土地等著我們去開拓,等到希特勒把水攪渾了,嗬嗬……嗨,估計咱們不會有那麽好的胃口,這些地方能夠奪取一部分已經很不錯了。”齊誌宇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目光從南亞一直掃視到大洋洲。這個時候老黃從他的目光裏看到了從未有過的貪婪。
“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老黃很和適宜地湊了一句,剛穿越過來那陣,為了過上好日子,老黃超過幾本書,其中有幾本是成吉思汗的傳記,老黃別的沒記住,到把這句話記住了。
“成吉思汗確實是個偉大人物,他的豐功偉績值得世人萬事傳頌。”齊誌宇道。
幾天後,南京情報站發來密電,蔣介石同意東北軍與西南國民軍組建抗日軍。收到密電的當天,齊誌宇把重要將領召集到一起,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討組建抗日軍遠赴東北抗戰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