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洞天酒館開張那天的熱鬧情景還沒從煙筒山鎮百姓記憶中淡化、褪色,他們驚奇地發現飲馬河畔水月洞天酒館旁邊聚集了許多木匠、瓦匠、力工,他們忙得熱火朝天,那裏顯然已變成了一個工地,瓦匠在力工的協助下正在給一座計劃中的占地三百多平方米的磚瓦房打地基。磚是從鎮子西麵羅圈崴子屯磚窯燒製的,那個磚窯此前一直處於停工狀態,原因是鎮子裏以及周圍的村屯這幾年都沒人再蓋磚房,尋常百姓倒是很想把自己家的土坯房扒掉,蓋間結實漂亮的磚房,無奈用紅磚蓋房子的成本是他們無力承擔的,所以隻好望磚興歎。這樣一來這座數年前因煙筒山鎮擴建而建起來的磚窯就荒廢了。現在這個磚窯被齊誌宇買下了,磚窯連同磚窯周圍一大片有大半個足球場大小的取土用地隻用了九百塊大洋就到手了。
齊誌宇將磚廠交給了老金,老金很快就雇了幾個燒磚師傅,一些佃戶,磚窯經過修繕很快投入了生產。這個磚窯是個小窯,一次隻能出兩千塊紅磚,而且使用的還是土法燒磚技術,沒有製磚設備,全靠人力燒製,效率極其低下。那個時代交通不太方便,到遠處的磚窯去買磚,費時又費力,又燒錢。所以他隻好將這個磚窯買下來。為提高磚窯燒磚師傅、窯工的工作效率,齊誌宇讓老黃把這些人分成六組,每一組由一名燒磚師傅任組長,負責一個窯口。在原有的薪酬基礎上每燒出一千塊磚,給燒磚師傅、窯工百分之十的提成作為獎金,而且獎金的分配權由燒磚師傅分配下去。這樣的做法可比傳統的按天計籌不知高明了多少,大大的提高了燒磚師傅和窯工的勞動積極性。這樣一來燒磚師傅就成了後世的包工頭,為了多賺錢,燒磚師傅又去招收了一批窯工,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燒製紅磚。這樣每天磚窯的產量提高了三倍還多,達到將近七千塊磚。齊誌宇計劃建造的那座磚房占地300多平方米,牆高三米,厚半米,內部無需牆體分隔出房間,隻以木樁作支撐即可。按照一立方米用磚五百一十二塊來計算,估計有三十二萬塊紅磚就足夠用了,這還包括建造房屋時百分之五磚的損耗在內。
在磚窯開工一個月後,齊誌宇才開始建造這座大磚房,這個時候磚窯生產的紅磚已經積攢下兩萬多塊,足夠初期使用的了,而且造屋期間磚窯仍然在加足馬力生產。這邊的工地上建築工人在緊張忙碌,而工地附近的飲馬河中,齊誌宇此時卻帶著金山、廚師老範坐在距離河邊數十米的一條小木船上釣魚。木船係在一塊露出水麵的岩石上,隨著江水的流動不住搖晃。他們每人麵前架著一根釣竿,長長的釣竿懸在水麵,身旁放著裝魚的木盆,頭上都戴著一頂黃橙橙草帽,坐在船艙裏,均是一副很悠閑的樣子。釣竿是從奉天一家俄國人經營的漁具店購買的,釣竿是黃銅做的,能伸縮,共5節,每節長50公分,總長約250公分,將近四斤的份量。齊誌宇一共從奉天帶回來五十根這樣的釣竿。齊誌宇並不懂如何釣魚,所以才去雞爪頂子山洞去尋釣魚技巧的書,把那本《圖解釣魚手冊》帶回來後,經過一番鑽研,掌握了一些釣魚必備的理論知識,按照上麵的說明按圖索驥地做了一些餌料,便帶著顯得骨頭縫裏都快長出黴菌的老範等人幫助他把書上獲得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
這個時代的東北環境還未遭到多少多壞,加之人口稀少,江河裏的魚數量還是很多的。八月下旬的飲馬河畔陽光雖然有些刺眼,但發散的熱量已是強弩之末了。鹹澀涼爽的江風吹在身上感覺十分愜意。半個多小時後,老範麵前水麵上的魚漂動了一下,經驗豐富的老範根據魚漂的動作情況,立即判斷是鯉魚在咬鉤,猛地提起魚竿,一條兩斤多沉的鯉魚有力地甩動著尾巴,拚命掙紮著,弄了身旁的齊誌宇滿臉水花,約莫一袋煙的光景,金山也釣上一條,卻是小鯽魚,而齊誌宇卻一無所獲。齊誌宇的心思沒有在釣魚上,他正在考慮近期在這裏舉辦釣魚大賽活動的相關事宜,目的是讓磐石縣城居民對釣魚這項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順便也可以借助這次活動提升水月洞天的知名度。縣城沒有自己的報紙,無法通過報紙做廣告,使更多的人知道舉辦釣魚大賽的活動內容,而單純通過散發傳單的方式進行釣魚大賽的宣傳,也不符合國情,這個時代識字的人畢竟占少數,許多喜歡且懂得如何釣魚的人很可能是文盲,傳單發到他們手上沒準就當手紙用了,看來有必要拉上常家班去縣城搞一次演出,為釣魚大賽做一下宣傳活動。
“老範,把船劃回去,我回去辦點事。”齊誌宇對老範道。
老範剛釣上一條鯉子,正在癮頭上,但老板說回去辦事,雖有老大的不樂意,也隻能乖乖滴服從,於是將船劃到岸邊,係在岸邊的柳樹上。釣魚大賽在煙筒山鎮舉辦,是一定要跟鎮長打招呼的,因為這裏是鎮長的地盤,不跟鎮長打招呼,鎮長會覺得你不把他當回事,想得到他在資金、人力、物力上的支持,齊誌宇不敢想。不過跟他打一聲招呼是必要的。齊誌宇來到鎮公所,從一位辦事員口裏得知鎮長去了鎮子裏的煙館。
鎮長躺在煙館的土炕上,在一個穿著花裏胡哨臉上塗抹的跟吊死鬼似的娘們的殷勤服侍下很享受地吸著大煙。煙館老板陪著齊誌宇進了屋,鎮長大人坐起身,笑著道:“齊老板今天真是有雅興啊,莫非也是來享用*的?”
齊誌宇笑著道:“這*確實是好東西,隻是我這人福淺享受不了,今天過來是為了一件要緊事。”
鎮長把煙館老板和那個娘們打發出去,讓齊誌宇坐在炕桌旁要身旁。鎮長隔著桌子把腦袋湊過去問道:“說吧,是啥要緊事?”
於是齊振宇就把自己準備近期在鎮子附近的飲馬河畔舉辦釣魚大賽的事情跟鎮長說了一遍。齊誌宇來到鎮子裏開酒館、辦磚廠、蓋房子,在鎮長的心目中已經跟鎮子裏那些最有實力的商人畫上了等號。鎮長自打去參加了水月洞天的開張盛典後就開始琢磨怎樣利用自己的職權從齊誌宇那裏撈到些好處,現在見齊誌宇跑到煙館找他,以為齊誌宇有私事求他,是來給自己送銀子的。聽說是舉辦什麽釣魚大賽,不免大失所望,麵現不悅之色。
“你把那些個人招到鎮子裏,萬一裏麵藏著胡子,鬧出點啥事情來,上麵怪罪下來,俺這個鎮長都得跟著倒黴,俺看你還別瞎鬧騰了,還是管好自己那個酒館要緊,俺聽說最近你那裏沒多少人肯去,你說你非把酒館建在那種偏僻的地方幹啥?是不是擔心俺們這些人過去白癡不肯給錢啊!”
話說到這裏已經沒辦法再談下去,但齊誌宇還是盡量壓住怒火,笑著道:“鎮長說笑了,我在河邊建酒館隻是第一步,等酒館旁邊的大房子建好了,借助煙筒山鎮便利的鐵路運輸條件,我要弄個大型商品批發市場,把咱們這裏的土特產通過這個批發市場賣到周圍縣城甚至長春、哈爾濱、奉天這些大城市!這個市場搞好了,營業稅是不會少交給鎮子的。屆時,我這個酒館的生意也會隨之紅火起來。”
鎮長對齊誌宇開批發市場賺銀子的計劃不大懂,但聽說將來鎮子可以收到營業稅,心裏的不快也就消失了。
“嘔,這倒是個好主意,你這個批發市場既然這麽重要就該把心思放在這上麵才是。”鎮長道。
“我舉辦釣魚大賽也是為了擴大煙筒山鎮的知名度。如果釣魚大賽能夠成功舉辦,然後把這件事寫出來刊載在奉天、哈爾濱、長春的報紙上,那樣就會有許多人知道咱們這個地方。有錢人都喜歡遊山玩水,鎮子周邊有許多旅遊資源,比如官馬溶洞、雞爪頂子……隻要咱們不懈餘力地大肆宣傳,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客人過來遊玩,那些有錢人的到來,吃喝拉撒睡都要大把地撒銀子,這樣就把咱們這裏的經濟搞火了,而作為一種宣傳方式,我所要舉辦的釣魚大賽隻不過是一種嶄新的嚐試……”齊誌宇侃侃而談,鎮長卻聽得懵懵懂懂,“你說的那個什麽溶洞是個啥地方?俺一小就在這嘎達長大的,咋沒聽說過鎮子跟前有那麽個地方?”
“鎮長,官馬溶洞就是官馬跟前的那個山洞,內部景觀奇麗、變化多姿,共有4種類型和20多種形態的鍾乳石。巨大的石花壁和露滴石國內罕見,堪稱東北之最……”
鎮長打斷了齊誌宇的話,“嘔,你說是官馬跟前那個洞啊!俺去過,去過,裏麵確實挺漂亮。不過,再漂亮人家也不會大老遠為了看這個破洞過來吧。”鎮長大搖其頭。
齊誌宇暗自歎了口氣,心道自己向這個愚蠢的家夥灌輸後世的觀念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嘴皮子磨破了也是白費氣力。看來釣魚帶賽的事情隻有靠自己了。
齊誌宇將磚廠交給了老金,老金很快就雇了幾個燒磚師傅,一些佃戶,磚窯經過修繕很快投入了生產。這個磚窯是個小窯,一次隻能出兩千塊紅磚,而且使用的還是土法燒磚技術,沒有製磚設備,全靠人力燒製,效率極其低下。那個時代交通不太方便,到遠處的磚窯去買磚,費時又費力,又燒錢。所以他隻好將這個磚窯買下來。為提高磚窯燒磚師傅、窯工的工作效率,齊誌宇讓老黃把這些人分成六組,每一組由一名燒磚師傅任組長,負責一個窯口。在原有的薪酬基礎上每燒出一千塊磚,給燒磚師傅、窯工百分之十的提成作為獎金,而且獎金的分配權由燒磚師傅分配下去。這樣的做法可比傳統的按天計籌不知高明了多少,大大的提高了燒磚師傅和窯工的勞動積極性。這樣一來燒磚師傅就成了後世的包工頭,為了多賺錢,燒磚師傅又去招收了一批窯工,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燒製紅磚。這樣每天磚窯的產量提高了三倍還多,達到將近七千塊磚。齊誌宇計劃建造的那座磚房占地300多平方米,牆高三米,厚半米,內部無需牆體分隔出房間,隻以木樁作支撐即可。按照一立方米用磚五百一十二塊來計算,估計有三十二萬塊紅磚就足夠用了,這還包括建造房屋時百分之五磚的損耗在內。
在磚窯開工一個月後,齊誌宇才開始建造這座大磚房,這個時候磚窯生產的紅磚已經積攢下兩萬多塊,足夠初期使用的了,而且造屋期間磚窯仍然在加足馬力生產。這邊的工地上建築工人在緊張忙碌,而工地附近的飲馬河中,齊誌宇此時卻帶著金山、廚師老範坐在距離河邊數十米的一條小木船上釣魚。木船係在一塊露出水麵的岩石上,隨著江水的流動不住搖晃。他們每人麵前架著一根釣竿,長長的釣竿懸在水麵,身旁放著裝魚的木盆,頭上都戴著一頂黃橙橙草帽,坐在船艙裏,均是一副很悠閑的樣子。釣竿是從奉天一家俄國人經營的漁具店購買的,釣竿是黃銅做的,能伸縮,共5節,每節長50公分,總長約250公分,將近四斤的份量。齊誌宇一共從奉天帶回來五十根這樣的釣竿。齊誌宇並不懂如何釣魚,所以才去雞爪頂子山洞去尋釣魚技巧的書,把那本《圖解釣魚手冊》帶回來後,經過一番鑽研,掌握了一些釣魚必備的理論知識,按照上麵的說明按圖索驥地做了一些餌料,便帶著顯得骨頭縫裏都快長出黴菌的老範等人幫助他把書上獲得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
這個時代的東北環境還未遭到多少多壞,加之人口稀少,江河裏的魚數量還是很多的。八月下旬的飲馬河畔陽光雖然有些刺眼,但發散的熱量已是強弩之末了。鹹澀涼爽的江風吹在身上感覺十分愜意。半個多小時後,老範麵前水麵上的魚漂動了一下,經驗豐富的老範根據魚漂的動作情況,立即判斷是鯉魚在咬鉤,猛地提起魚竿,一條兩斤多沉的鯉魚有力地甩動著尾巴,拚命掙紮著,弄了身旁的齊誌宇滿臉水花,約莫一袋煙的光景,金山也釣上一條,卻是小鯽魚,而齊誌宇卻一無所獲。齊誌宇的心思沒有在釣魚上,他正在考慮近期在這裏舉辦釣魚大賽活動的相關事宜,目的是讓磐石縣城居民對釣魚這項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順便也可以借助這次活動提升水月洞天的知名度。縣城沒有自己的報紙,無法通過報紙做廣告,使更多的人知道舉辦釣魚大賽的活動內容,而單純通過散發傳單的方式進行釣魚大賽的宣傳,也不符合國情,這個時代識字的人畢竟占少數,許多喜歡且懂得如何釣魚的人很可能是文盲,傳單發到他們手上沒準就當手紙用了,看來有必要拉上常家班去縣城搞一次演出,為釣魚大賽做一下宣傳活動。
“老範,把船劃回去,我回去辦點事。”齊誌宇對老範道。
老範剛釣上一條鯉子,正在癮頭上,但老板說回去辦事,雖有老大的不樂意,也隻能乖乖滴服從,於是將船劃到岸邊,係在岸邊的柳樹上。釣魚大賽在煙筒山鎮舉辦,是一定要跟鎮長打招呼的,因為這裏是鎮長的地盤,不跟鎮長打招呼,鎮長會覺得你不把他當回事,想得到他在資金、人力、物力上的支持,齊誌宇不敢想。不過跟他打一聲招呼是必要的。齊誌宇來到鎮公所,從一位辦事員口裏得知鎮長去了鎮子裏的煙館。
鎮長躺在煙館的土炕上,在一個穿著花裏胡哨臉上塗抹的跟吊死鬼似的娘們的殷勤服侍下很享受地吸著大煙。煙館老板陪著齊誌宇進了屋,鎮長大人坐起身,笑著道:“齊老板今天真是有雅興啊,莫非也是來享用*的?”
齊誌宇笑著道:“這*確實是好東西,隻是我這人福淺享受不了,今天過來是為了一件要緊事。”
鎮長把煙館老板和那個娘們打發出去,讓齊誌宇坐在炕桌旁要身旁。鎮長隔著桌子把腦袋湊過去問道:“說吧,是啥要緊事?”
於是齊振宇就把自己準備近期在鎮子附近的飲馬河畔舉辦釣魚大賽的事情跟鎮長說了一遍。齊誌宇來到鎮子裏開酒館、辦磚廠、蓋房子,在鎮長的心目中已經跟鎮子裏那些最有實力的商人畫上了等號。鎮長自打去參加了水月洞天的開張盛典後就開始琢磨怎樣利用自己的職權從齊誌宇那裏撈到些好處,現在見齊誌宇跑到煙館找他,以為齊誌宇有私事求他,是來給自己送銀子的。聽說是舉辦什麽釣魚大賽,不免大失所望,麵現不悅之色。
“你把那些個人招到鎮子裏,萬一裏麵藏著胡子,鬧出點啥事情來,上麵怪罪下來,俺這個鎮長都得跟著倒黴,俺看你還別瞎鬧騰了,還是管好自己那個酒館要緊,俺聽說最近你那裏沒多少人肯去,你說你非把酒館建在那種偏僻的地方幹啥?是不是擔心俺們這些人過去白癡不肯給錢啊!”
話說到這裏已經沒辦法再談下去,但齊誌宇還是盡量壓住怒火,笑著道:“鎮長說笑了,我在河邊建酒館隻是第一步,等酒館旁邊的大房子建好了,借助煙筒山鎮便利的鐵路運輸條件,我要弄個大型商品批發市場,把咱們這裏的土特產通過這個批發市場賣到周圍縣城甚至長春、哈爾濱、奉天這些大城市!這個市場搞好了,營業稅是不會少交給鎮子的。屆時,我這個酒館的生意也會隨之紅火起來。”
鎮長對齊誌宇開批發市場賺銀子的計劃不大懂,但聽說將來鎮子可以收到營業稅,心裏的不快也就消失了。
“嘔,這倒是個好主意,你這個批發市場既然這麽重要就該把心思放在這上麵才是。”鎮長道。
“我舉辦釣魚大賽也是為了擴大煙筒山鎮的知名度。如果釣魚大賽能夠成功舉辦,然後把這件事寫出來刊載在奉天、哈爾濱、長春的報紙上,那樣就會有許多人知道咱們這個地方。有錢人都喜歡遊山玩水,鎮子周邊有許多旅遊資源,比如官馬溶洞、雞爪頂子……隻要咱們不懈餘力地大肆宣傳,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客人過來遊玩,那些有錢人的到來,吃喝拉撒睡都要大把地撒銀子,這樣就把咱們這裏的經濟搞火了,而作為一種宣傳方式,我所要舉辦的釣魚大賽隻不過是一種嶄新的嚐試……”齊誌宇侃侃而談,鎮長卻聽得懵懵懂懂,“你說的那個什麽溶洞是個啥地方?俺一小就在這嘎達長大的,咋沒聽說過鎮子跟前有那麽個地方?”
“鎮長,官馬溶洞就是官馬跟前的那個山洞,內部景觀奇麗、變化多姿,共有4種類型和20多種形態的鍾乳石。巨大的石花壁和露滴石國內罕見,堪稱東北之最……”
鎮長打斷了齊誌宇的話,“嘔,你說是官馬跟前那個洞啊!俺去過,去過,裏麵確實挺漂亮。不過,再漂亮人家也不會大老遠為了看這個破洞過來吧。”鎮長大搖其頭。
齊誌宇暗自歎了口氣,心道自己向這個愚蠢的家夥灌輸後世的觀念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嘴皮子磨破了也是白費氣力。看來釣魚帶賽的事情隻有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