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高平各個鄉鎮鎮公所院牆上都貼上了這樣一張告示:高平父老鄉親,高平山多、耕地少,導致大家世代貧困,為使百姓脫貧,交趾軍製定了一項向諒山移民計劃,但凡移居諒山省的百姓,每戶可分到耕牛一頭,上好稻田十畝,學齡兒童亦可上學讀書。(.$>>>棉、花‘糖’小‘說’)望高平百姓周知。
告示貼出來的第三天,大批軍隊開進高平省,也不管越南老百姓願不願意,用槍逼著他們放棄了世代居住的房屋、田產,遷往扣馬山。如果從高空俯視高平省,你將看到在諒山至高平的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兩股長長的見不到尾的隊伍緩慢滴行進著,一股隊伍是中國移民大軍,在向高平開進,另一股是越南百姓在向扣馬山轉移。
3號山洞那邊的時空管理局,正在緊張忙碌地接受穿越過來的越南百姓。越南人同法國人、美國人一刻不停滴打了數十年戰爭,男人奇缺,百姓中大多是女人、老人和孩子,越南人民軍計劃入侵柬埔寨、老撾,國防部長武元甲正為兵員犯愁,忽然那邊就送過來大批的百姓,其中青壯年占得比例很大,這可解了武元甲的燃眉之急。越南百姓一過來,越南人民軍立即將這些越南百姓集中看管起來,十五歲至五十歲男人被送進軍隊接受軍事訓練,老人、女人、孩子被送到老撾和柬埔寨,他們將在那裏定居下來。
越南海防港大批法國軍艦、商船在港口引導船的引領下依次進入港口,將人員、貨物、軍事物資卸到碼頭上。越南苦力人背肩扛,將一箱箱物資裝上停在碼頭上的卡車,滿載軍事物資和人員的卡車排著長長的隊伍駛向火車站,這些軍事物資將被貨車運往河內,為法國殖民軍第三師提供發動諒山戰役提供充足的物質保證。這次法國國內除了給艾恩斯運來一個炮兵團的裝備和人員,以及第三師所需的大量的彈藥,還運來了兩架“瓦讚”式轟炸機紐波特20,一架雙座炮兵校射機。
1924年7月16日,天氣晴朗,諒山城裏刮著熱烘烘的風。下午兩三點鍾,人們在家裏睡過午覺,開始出來活動,大街上因此人很多。人力車夫滿頭大汗地在街上奔跑,對麵的妓院門前,幾個打扮妖冶的越南妓女在向過往的男人狠拋媚眼,賣弄風騷……這一天人們還在重複往日的生活旋律,沒有人意識到幾分鍾後將會有悲劇發生。(.無彈窗廣告)
兩架瓦讚小型轟炸機出現在諒山城上空,法國飛行員駕駛飛機圍繞著城市盤旋數圈,將高度降低到一百多米,接著進行水平投彈。無論越南人還是中國人都是第一次遭遇飛機轟炸,當看到頭頂的天空出現兩架飛機的時候,沒有人想到躲避,相反他們帶著孩童般的好奇聚集在一起手搭涼蓬仰頭觀瞧那兩隻神奇的由人類製造的可以翱翔藍天的機器。俗話說好奇害死貓,正當人們指著天上的飛機七嘴八舌興奮滴議論的時候,隻見飛機上掉下許多黑乎乎的東西,那是小炸彈,每一個重10公斤,下餃子似的劈裏啪啦往下落,第一枚炸彈砸在一戶民宅上,炸彈穿透了屋瓦,掉在一張竹床上,將一個在竹床上睡覺的八十多歲老太太和一隻貓炸死在屋子裏。瓦賽這種單發動機小轟炸機即使是這種10公斤的小炸彈也裝不了幾枚,那天之所以死了許多越南人,主要是那些聚集到街上圍觀飛機的人看到那天上飛的東西,原來不是天使,而是死神,他們驚慌失措,開始到處亂跑,結果互相踐踏致死的人比炸彈炸死的人多了十幾倍。
兩架飛機飛走了,幾間房屋被炸彈燒著了,街道上炸出幾個大坑,豬肉攤的案板上不再是豬肉,還有人的殘肢、碎肉,一隻饑餓的貓叼著一隻人的手掌趴在一戶人家屋頂上享用美餐,一個越南女人孩子被炸死了,精神錯亂了,脫光了衣服站在一個小賣鋪前淒慘地呼喚她的孩子……狹窄的街道上到處是屍體,受了傷的人們躺在那裏不住呻吟……活著的人,腿腳還能動彈的人開始救火,搶救傷員,搬運死屍。這一天成為諒山城中百姓們永遠的傷痛。
越南人的苦痛剛剛開始,飛機轟炸隻是一場大災難到來之前的前奏。兩個小時後,法軍第三師派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氣勢洶洶地殺奔諒山城。法軍尚未離開河內,八屬軍機要科安插在河內的情報點就給交趾軍指揮部發來了密電。河內情報點通過賄賂一名法軍參謀,將法軍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參戰的軍種、數量全部弄到手,通過密電將情報提前一天反饋給交趾軍指揮部,使齊誌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作戰部署。
越南北江省與諒山省交界處的鐵路路基上,牛小山正帶著打扮成越南巡道工模樣的特戰隊員忙乎著,鐵軌下挖了一個大洞,洞裏塞上十幾個手榴彈捆炸成的集束手榴彈,用石片擠住,一根細繩一端係在一枚手榴彈的拉環上,另一端係在一根洗鐵筋的鐵環裏,細鐵筋另一端彎成一個鉤子套在枕木上,放進土坑裏,然後將攙著碎石子的泥土填進洞裏,當火車從遠處駛來,接近爆炸點時,枕木受到壓力向下運動,擠壓鐵筋,鐵筋牽動手榴彈保險環,可將手榴彈引爆炸毀鐵軌,使火車脫軌。這種炸鐵軌的方式曾經在諒山反複做過實驗,還是很保險的。不過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又在距離這個爆炸點五百米的地方弄了一個拉線方式爆破的爆炸點。
黃昏時分,哢嚓哢嚓火車輪碾壓鐵軌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一列候車滿載著法國士兵和武器彈藥噴雲吐霧從北江市方向駛過來。蒸汽機車接近第一個爆炸點兩三百米的時候,被下沉的枕木壓下去的鐵筋引爆了集束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很長一段鐵軌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地麵掀起來,火車嗖的一下就駛過來了,蒸汽機車帶著車廂嘰裏咕嚕滾下路基。這火車運載的是從國內補充給法軍第三師的炮兵團的所有火炮和彈藥以及炮兵團的炮兵,那些火炮、彈藥都隨著車廂翻到路基下麵去了,大部分炮兵也死的死傷的傷。
當僥幸活下來的法國炮兵從車廂裏爬出來的時候,他們或許不知道,火車脫軌事發地西北方向的東生鎮,剛剛進入諒山省境內的法軍第三師的兩個步兵團迎麵遇到了交趾軍裝甲團。
齊誌宇這回下了血本,裝甲團的七十三輛坦克、十輛裝甲車全部出動了,匯成一片鋼鐵洪流,後麵尾隨著張靈普第三師第五團三千多人,從火車脫軌事發地西北方向的東生鎮殺過來。張靈普的第三師早於十天前抵達諒山城,八屬軍第三師被編入交趾軍序列,成為交趾軍第三師。
交趾軍的裝甲部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陸上雄師,配上閃電戰這一先進戰術,相信當今世界沒有那一支部隊能夠迎其鋒芒。
坦克團官兵由於訓練時間短,隻有少數人能夠操縱這種對他們來講十分複雜的坦克,為了在這次戰役中能夠運用上裝甲力量快速擊潰法軍第三師,占領河內。齊誌宇大膽決定,從蘇聯俘虜中挑選出八十多名坦克駕駛員,負責每輛坦克、裝甲車的駕駛,為了能讓這些蘇聯俘虜心無旁騖,老老實實地賣氣力,戰前,交趾軍給了這些蘇聯俘虜許多物質誘惑,當其他俘虜在山洞裏戴著手銬腳鐐艱難地吞咽木薯粥的時候,這些被挑選出來的蘇聯俘虜無疑是幸運的,他們可以摟著年輕漂亮的越南女人,吃麵包和牛肉土豆,還可以適當飲用越南當地產的燒酒,雖然那味道並不如伏特加,但他們已經很滿意了。同法國人作戰,並不用擔心這些蘇聯俘虜在坦克上搗鬼,更何況每輛坦克裏還有三名坦克團戰士監督,所以這個啟用蘇聯戰俘參戰的計劃並沒有多大風險。唯一的障礙就是交趾軍中找不到懂俄語的人才,即便在越南也很難找得到,不過當初俘獲這些蘇聯人的時候,齊誌宇就已經考慮到了要用他們教授坦克團戰士學習操縱、使用坦克的技戰術,所以第一時間就讓在哈爾濱生活多年的八屬軍機要科科長劉瀚,去了一趟哈爾濱,從哈爾濱高薪聘請了一百多名精通俄語的人帶到同登,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俄國人,有一些還是受到蘇維埃迫害的白軍的家屬。這些俄國人在中國生活多年,漢語已經成為他們的另一種語言。這樣一來,每輛坦克裏就必須塞進去一名俄語翻譯,俄國人體型很大,兩個俄國人,三個配備武器的中國人坐在裏麵卻不覺得有多麽擁擠,原因是這坦克原本就是為蘇聯人設計的,一輛坦克可以乘坐四個俄國人,三個中國人的體型還趕不上兩個俄國人,所以雖然人數增加了,裏麵卻還是很寬鬆的。
坦克團的坦克、裝甲車排列成巨大的v型陣列,前麵是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t62坦克,兩旁是擔任掩護任務的裝甲車和t34坦克,最後麵跟著大隊的三師士兵。這一帶正是大平原,平平坦坦,無遮無攔,正是發揮裝甲突擊力量的絕好戰場。
告示貼出來的第三天,大批軍隊開進高平省,也不管越南老百姓願不願意,用槍逼著他們放棄了世代居住的房屋、田產,遷往扣馬山。如果從高空俯視高平省,你將看到在諒山至高平的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兩股長長的見不到尾的隊伍緩慢滴行進著,一股隊伍是中國移民大軍,在向高平開進,另一股是越南百姓在向扣馬山轉移。
3號山洞那邊的時空管理局,正在緊張忙碌地接受穿越過來的越南百姓。越南人同法國人、美國人一刻不停滴打了數十年戰爭,男人奇缺,百姓中大多是女人、老人和孩子,越南人民軍計劃入侵柬埔寨、老撾,國防部長武元甲正為兵員犯愁,忽然那邊就送過來大批的百姓,其中青壯年占得比例很大,這可解了武元甲的燃眉之急。越南百姓一過來,越南人民軍立即將這些越南百姓集中看管起來,十五歲至五十歲男人被送進軍隊接受軍事訓練,老人、女人、孩子被送到老撾和柬埔寨,他們將在那裏定居下來。
越南海防港大批法國軍艦、商船在港口引導船的引領下依次進入港口,將人員、貨物、軍事物資卸到碼頭上。越南苦力人背肩扛,將一箱箱物資裝上停在碼頭上的卡車,滿載軍事物資和人員的卡車排著長長的隊伍駛向火車站,這些軍事物資將被貨車運往河內,為法國殖民軍第三師提供發動諒山戰役提供充足的物質保證。這次法國國內除了給艾恩斯運來一個炮兵團的裝備和人員,以及第三師所需的大量的彈藥,還運來了兩架“瓦讚”式轟炸機紐波特20,一架雙座炮兵校射機。
1924年7月16日,天氣晴朗,諒山城裏刮著熱烘烘的風。下午兩三點鍾,人們在家裏睡過午覺,開始出來活動,大街上因此人很多。人力車夫滿頭大汗地在街上奔跑,對麵的妓院門前,幾個打扮妖冶的越南妓女在向過往的男人狠拋媚眼,賣弄風騷……這一天人們還在重複往日的生活旋律,沒有人意識到幾分鍾後將會有悲劇發生。(.無彈窗廣告)
兩架瓦讚小型轟炸機出現在諒山城上空,法國飛行員駕駛飛機圍繞著城市盤旋數圈,將高度降低到一百多米,接著進行水平投彈。無論越南人還是中國人都是第一次遭遇飛機轟炸,當看到頭頂的天空出現兩架飛機的時候,沒有人想到躲避,相反他們帶著孩童般的好奇聚集在一起手搭涼蓬仰頭觀瞧那兩隻神奇的由人類製造的可以翱翔藍天的機器。俗話說好奇害死貓,正當人們指著天上的飛機七嘴八舌興奮滴議論的時候,隻見飛機上掉下許多黑乎乎的東西,那是小炸彈,每一個重10公斤,下餃子似的劈裏啪啦往下落,第一枚炸彈砸在一戶民宅上,炸彈穿透了屋瓦,掉在一張竹床上,將一個在竹床上睡覺的八十多歲老太太和一隻貓炸死在屋子裏。瓦賽這種單發動機小轟炸機即使是這種10公斤的小炸彈也裝不了幾枚,那天之所以死了許多越南人,主要是那些聚集到街上圍觀飛機的人看到那天上飛的東西,原來不是天使,而是死神,他們驚慌失措,開始到處亂跑,結果互相踐踏致死的人比炸彈炸死的人多了十幾倍。
兩架飛機飛走了,幾間房屋被炸彈燒著了,街道上炸出幾個大坑,豬肉攤的案板上不再是豬肉,還有人的殘肢、碎肉,一隻饑餓的貓叼著一隻人的手掌趴在一戶人家屋頂上享用美餐,一個越南女人孩子被炸死了,精神錯亂了,脫光了衣服站在一個小賣鋪前淒慘地呼喚她的孩子……狹窄的街道上到處是屍體,受了傷的人們躺在那裏不住呻吟……活著的人,腿腳還能動彈的人開始救火,搶救傷員,搬運死屍。這一天成為諒山城中百姓們永遠的傷痛。
越南人的苦痛剛剛開始,飛機轟炸隻是一場大災難到來之前的前奏。兩個小時後,法軍第三師派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氣勢洶洶地殺奔諒山城。法軍尚未離開河內,八屬軍機要科安插在河內的情報點就給交趾軍指揮部發來了密電。河內情報點通過賄賂一名法軍參謀,將法軍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參戰的軍種、數量全部弄到手,通過密電將情報提前一天反饋給交趾軍指揮部,使齊誌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作戰部署。
越南北江省與諒山省交界處的鐵路路基上,牛小山正帶著打扮成越南巡道工模樣的特戰隊員忙乎著,鐵軌下挖了一個大洞,洞裏塞上十幾個手榴彈捆炸成的集束手榴彈,用石片擠住,一根細繩一端係在一枚手榴彈的拉環上,另一端係在一根洗鐵筋的鐵環裏,細鐵筋另一端彎成一個鉤子套在枕木上,放進土坑裏,然後將攙著碎石子的泥土填進洞裏,當火車從遠處駛來,接近爆炸點時,枕木受到壓力向下運動,擠壓鐵筋,鐵筋牽動手榴彈保險環,可將手榴彈引爆炸毀鐵軌,使火車脫軌。這種炸鐵軌的方式曾經在諒山反複做過實驗,還是很保險的。不過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又在距離這個爆炸點五百米的地方弄了一個拉線方式爆破的爆炸點。
黃昏時分,哢嚓哢嚓火車輪碾壓鐵軌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一列候車滿載著法國士兵和武器彈藥噴雲吐霧從北江市方向駛過來。蒸汽機車接近第一個爆炸點兩三百米的時候,被下沉的枕木壓下去的鐵筋引爆了集束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很長一段鐵軌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地麵掀起來,火車嗖的一下就駛過來了,蒸汽機車帶著車廂嘰裏咕嚕滾下路基。這火車運載的是從國內補充給法軍第三師的炮兵團的所有火炮和彈藥以及炮兵團的炮兵,那些火炮、彈藥都隨著車廂翻到路基下麵去了,大部分炮兵也死的死傷的傷。
當僥幸活下來的法國炮兵從車廂裏爬出來的時候,他們或許不知道,火車脫軌事發地西北方向的東生鎮,剛剛進入諒山省境內的法軍第三師的兩個步兵團迎麵遇到了交趾軍裝甲團。
齊誌宇這回下了血本,裝甲團的七十三輛坦克、十輛裝甲車全部出動了,匯成一片鋼鐵洪流,後麵尾隨著張靈普第三師第五團三千多人,從火車脫軌事發地西北方向的東生鎮殺過來。張靈普的第三師早於十天前抵達諒山城,八屬軍第三師被編入交趾軍序列,成為交趾軍第三師。
交趾軍的裝甲部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陸上雄師,配上閃電戰這一先進戰術,相信當今世界沒有那一支部隊能夠迎其鋒芒。
坦克團官兵由於訓練時間短,隻有少數人能夠操縱這種對他們來講十分複雜的坦克,為了在這次戰役中能夠運用上裝甲力量快速擊潰法軍第三師,占領河內。齊誌宇大膽決定,從蘇聯俘虜中挑選出八十多名坦克駕駛員,負責每輛坦克、裝甲車的駕駛,為了能讓這些蘇聯俘虜心無旁騖,老老實實地賣氣力,戰前,交趾軍給了這些蘇聯俘虜許多物質誘惑,當其他俘虜在山洞裏戴著手銬腳鐐艱難地吞咽木薯粥的時候,這些被挑選出來的蘇聯俘虜無疑是幸運的,他們可以摟著年輕漂亮的越南女人,吃麵包和牛肉土豆,還可以適當飲用越南當地產的燒酒,雖然那味道並不如伏特加,但他們已經很滿意了。同法國人作戰,並不用擔心這些蘇聯俘虜在坦克上搗鬼,更何況每輛坦克裏還有三名坦克團戰士監督,所以這個啟用蘇聯戰俘參戰的計劃並沒有多大風險。唯一的障礙就是交趾軍中找不到懂俄語的人才,即便在越南也很難找得到,不過當初俘獲這些蘇聯人的時候,齊誌宇就已經考慮到了要用他們教授坦克團戰士學習操縱、使用坦克的技戰術,所以第一時間就讓在哈爾濱生活多年的八屬軍機要科科長劉瀚,去了一趟哈爾濱,從哈爾濱高薪聘請了一百多名精通俄語的人帶到同登,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俄國人,有一些還是受到蘇維埃迫害的白軍的家屬。這些俄國人在中國生活多年,漢語已經成為他們的另一種語言。這樣一來,每輛坦克裏就必須塞進去一名俄語翻譯,俄國人體型很大,兩個俄國人,三個配備武器的中國人坐在裏麵卻不覺得有多麽擁擠,原因是這坦克原本就是為蘇聯人設計的,一輛坦克可以乘坐四個俄國人,三個中國人的體型還趕不上兩個俄國人,所以雖然人數增加了,裏麵卻還是很寬鬆的。
坦克團的坦克、裝甲車排列成巨大的v型陣列,前麵是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t62坦克,兩旁是擔任掩護任務的裝甲車和t34坦克,最後麵跟著大隊的三師士兵。這一帶正是大平原,平平坦坦,無遮無攔,正是發揮裝甲突擊力量的絕好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