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官,這位就是我們的林帥了。”</p>
《周禮》分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秋官以大司寇為長官,掌刑獄;到了唐代,武則天當政期間,以《周禮》為依據,曾改刑部為秋官,刑部尚書為秋官尚書,也正是從此以後,秋官就成了刑部尚書的代稱,而高鴻中現在擔任的滿清刑部承政,實際就等於刑部尚書,故而,姚醒才會這麽稱呼他,當然這並非是尊敬,而是商人的市儈。</p>
高鴻中坐在那裏看著大步流星而來的寧虎,屁股也不動一下,寧虎倒是樂了:“這家夥要見我,見了我又惺惺作態,什麽玩意!”</p>
說吧,寧虎轉身就走,姚金海也不勸,隻是站在那看戲,裝逼失敗的高鴻中隻好出聲道:“林大虎,你一介海賊,披了朝鮮濟州牧的官衣,還真以為自己是官了,就算是官又怎麽樣,朝鮮都是我大清屬國,乃是我大清皇帝的臣下之臣,有什麽好桀驁的!”</p>
寧虎回頭仔細的看了高鴻中一樣,冷笑道:“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何況,你那建州主子拿本帥是一點辦法,否則你怎麽會來濟州的,想清楚了再跟本帥說話,不然,你且回去吧。”</p>
說罷,寧虎丟下一句“騙廷杖騙到老子頭上,不知道是找死嗎”,轉身就真的走出去了!</p>
高鴻中瞠目結舌之餘在下意識的促使之下,一下子從椅子站了起來:“林大虎,你敢羞辱本官,你······”</p>
還沒等高鴻中再走上兩步,兩名福王府水兵一左一右的包夾過來,將高鴻中的去路堵得嚴嚴實實的,此時就聽姚醒輕咳一聲後慢吞吞的說道:“高秋官,按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你不過是個漢奸,對你主子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我們殺了也就殺了,所以,別再激怒林帥了,都說我們是海賊了,不心狠手辣一點怎麽對得起這個名頭呢?”</p>
高鴻中醒悟過來,一屁股坐回了椅子,好半天後才回應道:“剛才卻是林帥嗎?貴號不會隨便派人應付本官吧?”</p>
姚金海大笑起來:“明告訴你,就是應付,秋官能奈我等如何?”</p>
高鴻中嚴肅的說道:“下官此來是有誠意的!”</p>
“誠意嗎?”姚金海再次大笑道。“貴方在混同江,可是派了一位滿洲鑲黃旗的牛錄章京出馬,與之相比,秋官的地位雖然高,但卻非貴國皇帝的親信,這是什麽誠意啊!”</p>
高鴻中一愣:“你們接到黑龍江的報告了?不對啊,出使混同江的應該是內弘文院大學士齊良臣才對,怎麽,怎麽會是滿洲鑲黃旗的牛錄章京呢?你們的消息會不會是錯的?”</p>
姚醒給了一個假的解釋:“消息是不錯的,至於使者的人選怎麽會變的,那是你們內部的事情,本號管不住,本號也隻看結果。”</p>
</p>
高鴻中眯起眼睛,自我推斷道:“莫不是齊良臣北上後生病了,所以才由身邊的副使出麵了?不對啊,本官沒有副使,齊良臣也沒副使,莫非是碩貝子見齊良臣病倒了,另外安排的,一定是這樣的。”</p>
推斷到這裏,高鴻中忽然清醒過來:“姚管事,不管使者是誰,都代表著本朝的誠意,請不要胡攪蠻纏了。”</p>
“秋官說本號胡攪蠻纏,那就胡攪蠻纏吧。”姚醒麵色陰冷的問道。“一件事,兩個使者,這不是有意製造嫌隙嗎?這難道就是貴國的誠意了!”</p>
高鴻中狡辯道:“不是擔心,這邊議定了,那邊遲遲收不到,豈不是耽誤事情!”</p>
姚醒搖頭道:“高秋官,你們這種小伎倆就不要施展了,本號與大虎軍乃是一體的,是誰也不能離間的,要是再耍什麽小動作,大不了一拍兩散,別忘了,是你們自己找過來的,不是本號和大虎軍上杆子求你的主子赦免的。”</p>
高鴻中眼波一閃,深吸了兩口氣,按耐住滿腔的不滿,麵無表情的說道:“那好,我想林帥說正事。”</p>
姚醒走了出去,幾分鍾,姚醒回來告知道:“林帥不想聽你胡扯,有什麽你跟我說,真要能敲定下來,林帥會見你的。”</p>
高鴻中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咬牙切齒道:“貴方曾跟朝鮮方麵表示,隻要我朝每年提供三千人口,就可以不騷擾我朝海疆,此話當真與否?”</p>
姚醒坐在椅子上,好整以暇的回應道:“當真,隻要貴方向大虎軍提供三千人口,兩邊就相安無事,否則,就別怪我方以海為疆,以舟船為馬,打貴方的草穀了。”</p>
高鴻中心中頓覺荒謬,但自己眼巴巴的跑來牛島豈不是更荒謬嗎?</p>
所以,高鴻中心中mmp了幾句後,再次開口道:“一年三千人,那也太多了,我國朝廷的意思,最多隻能給五百人!”</p>
姚金海平靜的說道:“五百人,打發叫花子呢?還是實誠點吧,據本號所知,貴國去年從大明掠了幾十萬人口,其中不是所有人都順服的,把其中不順服交給本號,不也減輕了貴國的麻煩吧!”</p>
高鴻中言道:“既然是討價還價,為什麽隻允許貴號漫天要價,不允許我朝就地還錢呢?”</p>
姚醒提醒道:“眼下是本號和大虎軍占有優勢,自然是我們說了算的!”</p>
“那貴號和大虎軍真要逼得我朝爭氣不爭財嗎?”</p>
姚醒考慮了一下,稍稍做了點讓步:“二千八百人,其中老弱不超過五百,婦女不超過八百。”</p>
高鴻中也加了一點:“八百人,其中壯丁二百,其餘為老弱婦孺。”</p>
姚醒告誡道:“高秋官,沒有必要這麽一點一點磨,有意思嗎?一口價,二千五百人,其中老男不超過三百、老婦不超過二百、幼童不超過四百、健婦五百,餘為健男;若是不同意的話,就不要再談了。”</p>
“真的一點不能談嗎?”高鴻中卻是不信。“數量不能談,男女老弱的比例不能談嗎?交接的地方不能談嗎?我看,還是有很多談的地方的!”</p>
姚醒隻是說道:“但不管後麵怎麽談,二千五百人的數字不能少了······”</p>
《周禮》分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秋官以大司寇為長官,掌刑獄;到了唐代,武則天當政期間,以《周禮》為依據,曾改刑部為秋官,刑部尚書為秋官尚書,也正是從此以後,秋官就成了刑部尚書的代稱,而高鴻中現在擔任的滿清刑部承政,實際就等於刑部尚書,故而,姚醒才會這麽稱呼他,當然這並非是尊敬,而是商人的市儈。</p>
高鴻中坐在那裏看著大步流星而來的寧虎,屁股也不動一下,寧虎倒是樂了:“這家夥要見我,見了我又惺惺作態,什麽玩意!”</p>
說吧,寧虎轉身就走,姚金海也不勸,隻是站在那看戲,裝逼失敗的高鴻中隻好出聲道:“林大虎,你一介海賊,披了朝鮮濟州牧的官衣,還真以為自己是官了,就算是官又怎麽樣,朝鮮都是我大清屬國,乃是我大清皇帝的臣下之臣,有什麽好桀驁的!”</p>
寧虎回頭仔細的看了高鴻中一樣,冷笑道:“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何況,你那建州主子拿本帥是一點辦法,否則你怎麽會來濟州的,想清楚了再跟本帥說話,不然,你且回去吧。”</p>
說罷,寧虎丟下一句“騙廷杖騙到老子頭上,不知道是找死嗎”,轉身就真的走出去了!</p>
高鴻中瞠目結舌之餘在下意識的促使之下,一下子從椅子站了起來:“林大虎,你敢羞辱本官,你······”</p>
還沒等高鴻中再走上兩步,兩名福王府水兵一左一右的包夾過來,將高鴻中的去路堵得嚴嚴實實的,此時就聽姚醒輕咳一聲後慢吞吞的說道:“高秋官,按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你不過是個漢奸,對你主子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我們殺了也就殺了,所以,別再激怒林帥了,都說我們是海賊了,不心狠手辣一點怎麽對得起這個名頭呢?”</p>
高鴻中醒悟過來,一屁股坐回了椅子,好半天後才回應道:“剛才卻是林帥嗎?貴號不會隨便派人應付本官吧?”</p>
姚金海大笑起來:“明告訴你,就是應付,秋官能奈我等如何?”</p>
高鴻中嚴肅的說道:“下官此來是有誠意的!”</p>
“誠意嗎?”姚金海再次大笑道。“貴方在混同江,可是派了一位滿洲鑲黃旗的牛錄章京出馬,與之相比,秋官的地位雖然高,但卻非貴國皇帝的親信,這是什麽誠意啊!”</p>
高鴻中一愣:“你們接到黑龍江的報告了?不對啊,出使混同江的應該是內弘文院大學士齊良臣才對,怎麽,怎麽會是滿洲鑲黃旗的牛錄章京呢?你們的消息會不會是錯的?”</p>
姚醒給了一個假的解釋:“消息是不錯的,至於使者的人選怎麽會變的,那是你們內部的事情,本號管不住,本號也隻看結果。”</p>
</p>
高鴻中眯起眼睛,自我推斷道:“莫不是齊良臣北上後生病了,所以才由身邊的副使出麵了?不對啊,本官沒有副使,齊良臣也沒副使,莫非是碩貝子見齊良臣病倒了,另外安排的,一定是這樣的。”</p>
推斷到這裏,高鴻中忽然清醒過來:“姚管事,不管使者是誰,都代表著本朝的誠意,請不要胡攪蠻纏了。”</p>
“秋官說本號胡攪蠻纏,那就胡攪蠻纏吧。”姚醒麵色陰冷的問道。“一件事,兩個使者,這不是有意製造嫌隙嗎?這難道就是貴國的誠意了!”</p>
高鴻中狡辯道:“不是擔心,這邊議定了,那邊遲遲收不到,豈不是耽誤事情!”</p>
姚醒搖頭道:“高秋官,你們這種小伎倆就不要施展了,本號與大虎軍乃是一體的,是誰也不能離間的,要是再耍什麽小動作,大不了一拍兩散,別忘了,是你們自己找過來的,不是本號和大虎軍上杆子求你的主子赦免的。”</p>
高鴻中眼波一閃,深吸了兩口氣,按耐住滿腔的不滿,麵無表情的說道:“那好,我想林帥說正事。”</p>
姚醒走了出去,幾分鍾,姚醒回來告知道:“林帥不想聽你胡扯,有什麽你跟我說,真要能敲定下來,林帥會見你的。”</p>
高鴻中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咬牙切齒道:“貴方曾跟朝鮮方麵表示,隻要我朝每年提供三千人口,就可以不騷擾我朝海疆,此話當真與否?”</p>
姚醒坐在椅子上,好整以暇的回應道:“當真,隻要貴方向大虎軍提供三千人口,兩邊就相安無事,否則,就別怪我方以海為疆,以舟船為馬,打貴方的草穀了。”</p>
高鴻中心中頓覺荒謬,但自己眼巴巴的跑來牛島豈不是更荒謬嗎?</p>
所以,高鴻中心中mmp了幾句後,再次開口道:“一年三千人,那也太多了,我國朝廷的意思,最多隻能給五百人!”</p>
姚金海平靜的說道:“五百人,打發叫花子呢?還是實誠點吧,據本號所知,貴國去年從大明掠了幾十萬人口,其中不是所有人都順服的,把其中不順服交給本號,不也減輕了貴國的麻煩吧!”</p>
高鴻中言道:“既然是討價還價,為什麽隻允許貴號漫天要價,不允許我朝就地還錢呢?”</p>
姚醒提醒道:“眼下是本號和大虎軍占有優勢,自然是我們說了算的!”</p>
“那貴號和大虎軍真要逼得我朝爭氣不爭財嗎?”</p>
姚醒考慮了一下,稍稍做了點讓步:“二千八百人,其中老弱不超過五百,婦女不超過八百。”</p>
高鴻中也加了一點:“八百人,其中壯丁二百,其餘為老弱婦孺。”</p>
姚醒告誡道:“高秋官,沒有必要這麽一點一點磨,有意思嗎?一口價,二千五百人,其中老男不超過三百、老婦不超過二百、幼童不超過四百、健婦五百,餘為健男;若是不同意的話,就不要再談了。”</p>
“真的一點不能談嗎?”高鴻中卻是不信。“數量不能談,男女老弱的比例不能談嗎?交接的地方不能談嗎?我看,還是有很多談的地方的!”</p>
姚醒隻是說道:“但不管後麵怎麽談,二千五百人的數字不能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