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吃了湯圓好團圓來一看,二人都不由笑了。
隻見盧鴻袖子挽得高高麵,就連臉上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抹了兩道。
鄭柔連忙過來幫盧鴻擦幹淨,輕聲埋怨,怎麽這般玩鬧。
盧鴻隻是嘻嘻笑著不理,更偷偷在鄭柔臉上也抹了一把。
這下鄭柔大是不好意思,一邊的婆子都低了頭裝作沒看見。
還是紅袖見慣了二人鬧,不以為意,連忙過來幫鄭柔擦去了。
元宵這東西,據傳說乃是春秋時出現的。
事實上當盧鴻來到唐朝來發現,現在還沒有出現。
好在糯米這東西並不缺少,各類餡食也都已經出現,做這元宵倒也不算為難。
料是齊全了,問題是盧九公子的手藝實在是沒什麽可以稱道的地方。
元宵除了有搓的以外,更常見是在大簸箕中滾出來。
這滾元宵的手法太過深奧,盧鴻也是不甚了解,隻好采取最笨也是最簡單的手搓元宵了。
就算是手搓,難度也是不小,結果盧鴻沒做兩個,先弄得一身麵。
一邊的小翠也強不哪去,伸著兩手麵就知道偷偷笑,半天也沒做出幾個來。
最後紅袖看著好玩,硬拉著鄭柔也加入進來。
開始鄭柔還皺著眉頭,不太願意。
還是盧鴻道並非玩鬧,隻為二老孝敬份心意,鄭柔才加了進來。
鄭柔一上手,盧鴻就明白了,怪道開始鄭柔不願意加入,原來自己這老婆手藝也同自己一般。
想想也是,她大家小姐出身。
哪會做這個,隻怕還比不了自己前世還弄過些東西。
隻怕鄭柔除了學那道湯以外,根本也沒進過廚房。
因此四人當中,倒屬紅袖學得最快,手藝最佳。
紅袖本是貧苦人家女兒出身,雖然到了鄭府,但當時鄭柔父親早亡,好些事依然不得不紅袖打襯,總比其他三人要強些。
因此做了幾個。
便略有些感覺,做的元宵圓乎乎地,倒是有模有樣的。
紅袖大是得意,也不顧衣服上的麵粉。
做得興致勃勃。
其他三人做了幾個,就不做了,在一邊看著紅袖舞弄得大開大合,麵粉飛騰。
好在一邊的元宵倒越來越多了。
看看差不多了,盧鴻就叫停。
一邊的水早就燒好了,四人做了一大攤,也差不多夠了。
就先下鍋。
然後又叫張媽等人,也照著自己做,要今天夜裏全府眾人。
都吃一點嚐嚐。
四人停手再互相一看。
不由都啞然失笑。
盧鴻與小翠。
衣服上臉上,都是一片片白。
鄭柔袖口也撲了不少麵粉。
至於紅袖,除了手上、衣服上,就連頭發上都蒙了一層麵,也不知她是怎麽弄上去的。
隻見紅袖臉色潮紅,笑得眼睛彎彎地,兀自不覺自己幾乎成了麵娃娃。
小翠忍了笑,上去幫她撲打。
不想紅袖剛才專心致誌地做元宵,根本也沒注意盧鴻等三人的形象。
此時見了小翠上來,轉眼一看小翠身上臉上的麵,不由哈哈大笑道:“小翠,你身上這是怎麽搞的,成了麵糊地美人了!”轉身再看,原來盧鴻和鄭柔也是好不了哪去。
隻是總不便笑話二人,強自忍住,還在那捂著嘴“嗬嗬”笑。
鄭柔見了上前輕聲埋怨道:“快別笑了!還說別人呢,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樣子!”紅袖聽了,瞪大眼睛,放手再看,這才發現自己一身都是麵。
不想她手一放下,眾人卻見她適才捂嘴時,連嘴角都沾上了麵粉,不由一起笑了起來。
待幾人清理完畢,元宵鍋已經燒得滾開,圓乎乎的元宵都浮了起來,熱騰騰白胖胖的,看著著實不錯。
隻是盧鴻與小翠幾人手藝實在不咋地,難免有破的裂地,搞得湯水顏色渾濁。
倒是紅袖雖然搞得滿地麵粉,她後來做的這些倒都完好無損,端出去也不至於沒法看。
張媽沒口子地稱讚道:“還是少爺,不光那書畫文章是一等一的,就算做這小團子,也真真的有心思!光說看這樣子,就可人得不得了。
一會老爺夫人見了,不定怎麽喜歡呢!”眾婆子也交口稱讚,至於盧鴻做地元宵大多皮開肉綻,滿鍋湯餡一事,眾人就當是沒看見。
待幾人攜著做好的蔬食回到後堂時,隻見滿屋之時,正在說笑。
原來盧夫人怕盧鴻、鄭柔幾人弄不太好,過一會,就派人去廚房看看。
結果正看到盧鴻得弄得小花豬一般渾身麵的情形。
回來對盧夫人等一說,自然逗得盧夫人笑了起來,邊笑邊道:“唉,鴻兒自打小,就是這般淘氣的樣子。
現在都成了大人,成了家,倒還是沒變。”
一邊地盧多婆娘接口道:“那是自然的。
九公子不管怎麽才識驚人,名動天下,在夫人您麵前哪,還總是當年的小少爺一般。”
盧夫人笑著連連點頭。
待盧鴻等人進了屋,盧夫人笑著讓鄭柔快坐到自己身邊,說道:“你這孩子,早說了,那三期有個意思就行了自己去做什麽羹。
天寒地凍地,又是大半夜,出來麽辦。
快過來暖和暖和。”
鄭柔應著,又讓紅袖將做好地羹湯端過來,親手盛了奉給盧祖安及盧夫人,輕聲說道:“今日媳婦做了羹湯,手腳笨拙,也不知味道合不合二位大人地口味。”
盧祖安夫婦分別嚐過,都連連稱好。
盧夫人道:“要說還是今天這湯對口味,比咱們府上那老三樣可是強多了。”
眾人聽了,都隨著稱讚鄭柔心靈手巧,盧夫人臉上自然都笑出花來了。
盧鴻等眾人都誇完了,這才讓小翠將自己那元宵獻寶般端了上來,笑著道:“這個可是兒子發明的新吃食呢,剛才是我和柔兒幾個一起做地,真是不容易。
爹娘還請嚐嚐,給個評語吧。”
盧夫人看著眼前的碗中熱氣騰騰的元宵,大是疑惑。
隻見半碗湯中,浮著幾個圓滾滾的白團子,賣相倒是不錯。
便出言問道:“這便是你們弄了一身麵做的那玩意麽?卻不知叫什麽名字?”盧鴻一聽不由一笑道:“這東西就是元夜吃的,叫元宵;也有管它叫湯圓的。”
盧祖安聽了點頭道:“湯圓湯圓,團團圓圓。
倒是好名字。”
說罷,自己伸手以勺取了一個,就要嚐嚐。
盧鴻連忙阻止道:“爹爹小心,這東西卻要涼一些,可是很燙的。”
小翠連忙上前,將湯圓挾開,又吹得涼些,盧祖安這才慢慢放入口中。
慢慢品味後徐徐咽下,點點頭道:“嗯,不錯不錯,又香又甜又糯軟。
好吃!”盧夫人嚐過,更是讚不絕口。
待知盧鴻與鄭柔也還沒吃,忙著讓小翠也給二人盛了。
盧鴻嚐嚐,覺得味道雖然不如前世記憶中香甜,大致倒也不差。
鄭柔從未吃過,嚐了一個,也是說道味道果然不錯。
此時廚房整治的各色菜式已經都排了上來,又在外邊安排一桌,任婆子們自去喝酒湊趣,裏邊隻盧祖安一家並紅袖小翠。
盧夫人心中高興,不光破例允許盧祖安多喝兩杯,就連自己也熱了一杯酒慢慢飲了,一時臉色紅暈升騰。
見盧祖安夫妻吃了幾個元宵,盧鴻便勸道:“爹爹、娘親,這湯圓雖然味道甜美,卻不宜多食。
反正廚房都會做了,若想吃時,明日再做便是。”
正說著,隻聽外邊“啊”的一聲。
急讓小翠看時,卻是一個婆子心急,見了元宵模樣可人,又聽說味道香甜,急著夾了一個便放到嘴裏,一下子就燙得叫了起來。
旁邊一個婆子笑道:“老殺才,急著搶什麽!看把嘴都燙成豬鋼嘴了!”屋內人聽小翠說了,也笑個不住。
盧夫人道:“鴻兒弄出來的東西,總是要有些個事兒出來。
我記得最開始弄那個酒時,連自己都醺得醉貓也似的,直睡了兩天才醒了!”鄭柔還不知道盧鴻居然還幹過這事,聽盧夫人數說起盧鴻小時候的糗事,看著盧鴻,眼中也不由流露出笑意。
一直玩鬧到半夜,盧鴻與鄭柔才拜別盧祖安夫婦。
紅袖今天玩得高興,連連說明天還要如何如何。
鄭柔便道:“紅袖,今天乃是破例,才這般放肆。
若明日時,切不可如今天般瘋鬧了。”
紅袖笑道:“知道了姑娘,我就這麽一說罷了。”
盧鴻在一邊說:“今天湯圓建功,紅袖可算是居功至偉呢。
倒要好好獎賞一番。”
紅袖聽了大是高興,居然也難得地稱讚起盧鴻道:“還是少爺你腦袋裏點子多,怪不得那麽些人佩服你。
趕明再弄點花樣出來,我都給你做了,保證讓老爺夫人天天這般高興。”
盧鴻大是愕然:“難不成紅袖你也會佩服我麽?”紅袖道:“佩服歸佩服,我就是不說。”
月光透過窗格,映射於地上,一片皎然。
盧鴻看著窗外明月,一時安靜下來。
一邊的鄭柔輕笑著道:“夫君大人還不休息,莫非還要趁著月明,吟幾首詩麽?”盧鴻轉頭看去,鄭柔今天心情也是甚好,眼光朦朧,臉上光華流轉。
不由笑道:“說到對月吟詩,倒教我想起師尊和褚大人來了。”
說罷,便將在孔府上月下吟詩,孔穎達與褚遂良分別醉倒之事,向鄭柔說了。
鄭柔聽了不由笑了,卻道盧鴻有些壞,居然算計自己的師尊。
盧鴻卻有些心不在焉,說到長安,心思忽然有些飄忽。
鄭柔在一邊靜靜看著,並未出聲。
過了一會,才慢慢靠到盧鴻懷中,輕輕抱住盧鴻。
盧鴻抱著鄭柔,聽著她平靜地心跳聲,心情也漸漸安定下來。
如此良辰如此夜。
眾籟俱寂,窗外月華如水。
跳至
隻見盧鴻袖子挽得高高麵,就連臉上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抹了兩道。
鄭柔連忙過來幫盧鴻擦幹淨,輕聲埋怨,怎麽這般玩鬧。
盧鴻隻是嘻嘻笑著不理,更偷偷在鄭柔臉上也抹了一把。
這下鄭柔大是不好意思,一邊的婆子都低了頭裝作沒看見。
還是紅袖見慣了二人鬧,不以為意,連忙過來幫鄭柔擦去了。
元宵這東西,據傳說乃是春秋時出現的。
事實上當盧鴻來到唐朝來發現,現在還沒有出現。
好在糯米這東西並不缺少,各類餡食也都已經出現,做這元宵倒也不算為難。
料是齊全了,問題是盧九公子的手藝實在是沒什麽可以稱道的地方。
元宵除了有搓的以外,更常見是在大簸箕中滾出來。
這滾元宵的手法太過深奧,盧鴻也是不甚了解,隻好采取最笨也是最簡單的手搓元宵了。
就算是手搓,難度也是不小,結果盧鴻沒做兩個,先弄得一身麵。
一邊的小翠也強不哪去,伸著兩手麵就知道偷偷笑,半天也沒做出幾個來。
最後紅袖看著好玩,硬拉著鄭柔也加入進來。
開始鄭柔還皺著眉頭,不太願意。
還是盧鴻道並非玩鬧,隻為二老孝敬份心意,鄭柔才加了進來。
鄭柔一上手,盧鴻就明白了,怪道開始鄭柔不願意加入,原來自己這老婆手藝也同自己一般。
想想也是,她大家小姐出身。
哪會做這個,隻怕還比不了自己前世還弄過些東西。
隻怕鄭柔除了學那道湯以外,根本也沒進過廚房。
因此四人當中,倒屬紅袖學得最快,手藝最佳。
紅袖本是貧苦人家女兒出身,雖然到了鄭府,但當時鄭柔父親早亡,好些事依然不得不紅袖打襯,總比其他三人要強些。
因此做了幾個。
便略有些感覺,做的元宵圓乎乎地,倒是有模有樣的。
紅袖大是得意,也不顧衣服上的麵粉。
做得興致勃勃。
其他三人做了幾個,就不做了,在一邊看著紅袖舞弄得大開大合,麵粉飛騰。
好在一邊的元宵倒越來越多了。
看看差不多了,盧鴻就叫停。
一邊的水早就燒好了,四人做了一大攤,也差不多夠了。
就先下鍋。
然後又叫張媽等人,也照著自己做,要今天夜裏全府眾人。
都吃一點嚐嚐。
四人停手再互相一看。
不由都啞然失笑。
盧鴻與小翠。
衣服上臉上,都是一片片白。
鄭柔袖口也撲了不少麵粉。
至於紅袖,除了手上、衣服上,就連頭發上都蒙了一層麵,也不知她是怎麽弄上去的。
隻見紅袖臉色潮紅,笑得眼睛彎彎地,兀自不覺自己幾乎成了麵娃娃。
小翠忍了笑,上去幫她撲打。
不想紅袖剛才專心致誌地做元宵,根本也沒注意盧鴻等三人的形象。
此時見了小翠上來,轉眼一看小翠身上臉上的麵,不由哈哈大笑道:“小翠,你身上這是怎麽搞的,成了麵糊地美人了!”轉身再看,原來盧鴻和鄭柔也是好不了哪去。
隻是總不便笑話二人,強自忍住,還在那捂著嘴“嗬嗬”笑。
鄭柔見了上前輕聲埋怨道:“快別笑了!還說別人呢,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樣子!”紅袖聽了,瞪大眼睛,放手再看,這才發現自己一身都是麵。
不想她手一放下,眾人卻見她適才捂嘴時,連嘴角都沾上了麵粉,不由一起笑了起來。
待幾人清理完畢,元宵鍋已經燒得滾開,圓乎乎的元宵都浮了起來,熱騰騰白胖胖的,看著著實不錯。
隻是盧鴻與小翠幾人手藝實在不咋地,難免有破的裂地,搞得湯水顏色渾濁。
倒是紅袖雖然搞得滿地麵粉,她後來做的這些倒都完好無損,端出去也不至於沒法看。
張媽沒口子地稱讚道:“還是少爺,不光那書畫文章是一等一的,就算做這小團子,也真真的有心思!光說看這樣子,就可人得不得了。
一會老爺夫人見了,不定怎麽喜歡呢!”眾婆子也交口稱讚,至於盧鴻做地元宵大多皮開肉綻,滿鍋湯餡一事,眾人就當是沒看見。
待幾人攜著做好的蔬食回到後堂時,隻見滿屋之時,正在說笑。
原來盧夫人怕盧鴻、鄭柔幾人弄不太好,過一會,就派人去廚房看看。
結果正看到盧鴻得弄得小花豬一般渾身麵的情形。
回來對盧夫人等一說,自然逗得盧夫人笑了起來,邊笑邊道:“唉,鴻兒自打小,就是這般淘氣的樣子。
現在都成了大人,成了家,倒還是沒變。”
一邊地盧多婆娘接口道:“那是自然的。
九公子不管怎麽才識驚人,名動天下,在夫人您麵前哪,還總是當年的小少爺一般。”
盧夫人笑著連連點頭。
待盧鴻等人進了屋,盧夫人笑著讓鄭柔快坐到自己身邊,說道:“你這孩子,早說了,那三期有個意思就行了自己去做什麽羹。
天寒地凍地,又是大半夜,出來麽辦。
快過來暖和暖和。”
鄭柔應著,又讓紅袖將做好地羹湯端過來,親手盛了奉給盧祖安及盧夫人,輕聲說道:“今日媳婦做了羹湯,手腳笨拙,也不知味道合不合二位大人地口味。”
盧祖安夫婦分別嚐過,都連連稱好。
盧夫人道:“要說還是今天這湯對口味,比咱們府上那老三樣可是強多了。”
眾人聽了,都隨著稱讚鄭柔心靈手巧,盧夫人臉上自然都笑出花來了。
盧鴻等眾人都誇完了,這才讓小翠將自己那元宵獻寶般端了上來,笑著道:“這個可是兒子發明的新吃食呢,剛才是我和柔兒幾個一起做地,真是不容易。
爹娘還請嚐嚐,給個評語吧。”
盧夫人看著眼前的碗中熱氣騰騰的元宵,大是疑惑。
隻見半碗湯中,浮著幾個圓滾滾的白團子,賣相倒是不錯。
便出言問道:“這便是你們弄了一身麵做的那玩意麽?卻不知叫什麽名字?”盧鴻一聽不由一笑道:“這東西就是元夜吃的,叫元宵;也有管它叫湯圓的。”
盧祖安聽了點頭道:“湯圓湯圓,團團圓圓。
倒是好名字。”
說罷,自己伸手以勺取了一個,就要嚐嚐。
盧鴻連忙阻止道:“爹爹小心,這東西卻要涼一些,可是很燙的。”
小翠連忙上前,將湯圓挾開,又吹得涼些,盧祖安這才慢慢放入口中。
慢慢品味後徐徐咽下,點點頭道:“嗯,不錯不錯,又香又甜又糯軟。
好吃!”盧夫人嚐過,更是讚不絕口。
待知盧鴻與鄭柔也還沒吃,忙著讓小翠也給二人盛了。
盧鴻嚐嚐,覺得味道雖然不如前世記憶中香甜,大致倒也不差。
鄭柔從未吃過,嚐了一個,也是說道味道果然不錯。
此時廚房整治的各色菜式已經都排了上來,又在外邊安排一桌,任婆子們自去喝酒湊趣,裏邊隻盧祖安一家並紅袖小翠。
盧夫人心中高興,不光破例允許盧祖安多喝兩杯,就連自己也熱了一杯酒慢慢飲了,一時臉色紅暈升騰。
見盧祖安夫妻吃了幾個元宵,盧鴻便勸道:“爹爹、娘親,這湯圓雖然味道甜美,卻不宜多食。
反正廚房都會做了,若想吃時,明日再做便是。”
正說著,隻聽外邊“啊”的一聲。
急讓小翠看時,卻是一個婆子心急,見了元宵模樣可人,又聽說味道香甜,急著夾了一個便放到嘴裏,一下子就燙得叫了起來。
旁邊一個婆子笑道:“老殺才,急著搶什麽!看把嘴都燙成豬鋼嘴了!”屋內人聽小翠說了,也笑個不住。
盧夫人道:“鴻兒弄出來的東西,總是要有些個事兒出來。
我記得最開始弄那個酒時,連自己都醺得醉貓也似的,直睡了兩天才醒了!”鄭柔還不知道盧鴻居然還幹過這事,聽盧夫人數說起盧鴻小時候的糗事,看著盧鴻,眼中也不由流露出笑意。
一直玩鬧到半夜,盧鴻與鄭柔才拜別盧祖安夫婦。
紅袖今天玩得高興,連連說明天還要如何如何。
鄭柔便道:“紅袖,今天乃是破例,才這般放肆。
若明日時,切不可如今天般瘋鬧了。”
紅袖笑道:“知道了姑娘,我就這麽一說罷了。”
盧鴻在一邊說:“今天湯圓建功,紅袖可算是居功至偉呢。
倒要好好獎賞一番。”
紅袖聽了大是高興,居然也難得地稱讚起盧鴻道:“還是少爺你腦袋裏點子多,怪不得那麽些人佩服你。
趕明再弄點花樣出來,我都給你做了,保證讓老爺夫人天天這般高興。”
盧鴻大是愕然:“難不成紅袖你也會佩服我麽?”紅袖道:“佩服歸佩服,我就是不說。”
月光透過窗格,映射於地上,一片皎然。
盧鴻看著窗外明月,一時安靜下來。
一邊的鄭柔輕笑著道:“夫君大人還不休息,莫非還要趁著月明,吟幾首詩麽?”盧鴻轉頭看去,鄭柔今天心情也是甚好,眼光朦朧,臉上光華流轉。
不由笑道:“說到對月吟詩,倒教我想起師尊和褚大人來了。”
說罷,便將在孔府上月下吟詩,孔穎達與褚遂良分別醉倒之事,向鄭柔說了。
鄭柔聽了不由笑了,卻道盧鴻有些壞,居然算計自己的師尊。
盧鴻卻有些心不在焉,說到長安,心思忽然有些飄忽。
鄭柔在一邊靜靜看著,並未出聲。
過了一會,才慢慢靠到盧鴻懷中,輕輕抱住盧鴻。
盧鴻抱著鄭柔,聽著她平靜地心跳聲,心情也漸漸安定下來。
如此良辰如此夜。
眾籟俱寂,窗外月華如水。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