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公孫瓚的部隊已經潰不成軍人,如今是人心惶惶,雖然已經集結,但是卻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而此時袁紹的部隊又蜂擁而至,麹義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嚴綱倉促之下,挺槍迎戰,卻已是亂了方寸,手一抖槍法散亂,被麹義找了個空子,一刀劈在了脖子上,人頭落地。
嚴綱一死,公孫瓚這邊的部隊又亂成一團,一個個爭相逃命,公孫瓚也在人群中逃命。
就在這時,袁紹的部隊中又衝出來一騎戰馬,正是袁紹手下的大將文醜,文醜一馬當先,左衝右突,幾乎無人能擋,他衝殺之際,卻一眼瞥見了不遠處正倉皇逃竄的公孫瓚,大喜過望,挺槍就追了上去。
眼看文醜以衝到近前,公孫瓚帳下的幾名將官揮動兵器,一湧而上,將文醜圍在了中間,文醜毫無懼色,從容應對,長槍揮舞之下,一槍就將一將刺落馬下,幾個回合就將圍攻他的人衝散,追上了公孫瓚。
公孫瓚隻得回身迎戰,他的武藝本不低,隻是如今倉皇逃命,哪裏還拿得出勇氣與文醜一戰,幾個回合下來就心裏發虛,槍也不好使,氣勢更是大不如前。
十幾個回合下來,就已經被逼得槍法散亂,眼看就要喪生在文醜的槍下。
正在這時,一匹戰馬突然斜刺裏裏衝了出來,馬上一員小將,二十多歲模樣,白馬銀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看這小將衝出來的氣勢,文醜心中心中一凜,不敢大意,丟下了公孫瓚,舉槍相迎。
一點寒芒先至,隨後槍出如龍,槍尖未至,寒氣襲人,文醜不敢怠慢,揮槍而出,迎上了小將的這一槍。
文醜身經百戰,不但槍法純熟,體內的真氣更是渾厚無比,他原本以為對方隻不過是小將,這一槍之勢雖猛,卻也隻不過是虛張聲勢。
卻不想刀兵相接,一股大力猛然襲來,連文醜都身形一震,這小將的氣勢竟完全不輸給他,文醜大是震驚,不得不小心應對。
兩人你來我往,走馬燈似的大戰了五十餘個回合,竟然未能分出高下。
其實戰場上的將官間決戰就是這樣,實力懸殊的,幾招甚至一招就要了對方的命,如果是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往往是分不出勝負。
因為碰到這樣的對手,兩方都打的特別小心,畢竟人都是為了立功,而不是為了送命,當對手和自己差不多的時候,誰也不會去貿然進攻,基本上都隻是一些試探性的攻擊,以防守為主。
五十多個回合過去,時間也不短了,而此時公孫瓚也已經跑遠了,文醜和趙雲自己都覺得打的沒意思,在又一個回合過後,文醜衝了過去後卻並沒有轉身再上,撥轉馬頭,大聲喝道:“你那小將,姓甚名誰,報上名來,我文醜大爺手下不死無名之鬼。”
小將橫槍立馬,大聲說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趙雲趙子龍是也!”
“趙雲趙子龍,好,我記住你了!”
不過文醜卻沒有再衝上去的意思,戰場上說“記住你了”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下次我再看到你了,我繞著走,不跟你打了還不行嗎!
趙雲手握銀槍緩緩後退,並沒有衝上去的意思,顯然他也記住了文醜。
戰場上還散落著不少公孫瓚的殘兵敗將,趙雲將他們召集在一起,帶著他們殺出了一條血路,途中不斷有人加入,不知不覺中竟然也湊成了一支近千人的隊伍。
人一多,膽氣就開始壯了,而且有了趙雲這個主心骨一時間他們到不急於撤退,趙雲覺得還應該到戰場上去再搜索一遍,說不定能救更多的人,所有人也都一致同意,他們不退反進,反而孤軍深入,向著袁紹的本部而去。
一路上果然又找到了不少被衝散的士卒,路上偶爾碰到小股袁紹的部隊,趙雲都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揮槍衝入敵人的隊伍,身後的隊伍又一番衝殺,將對手打得死的死,傷的傷,落荒而逃。
隊伍越滾越大,最後竟然有了兩千多人,而此時已經是孤軍深入了,趙雲也覺得不宜深入敵境太遠,止住了前行的軍卒,準備回撤。
卻不想竟然又碰到了一股袁紹的部隊,這支部隊看來也是在向前線挺進,不過當時正在原地休整,兩支部隊突然遭遇,一場戰鬥無可避免。
這雖然隻是一小股部隊,人數不多,又是突然遇到趙雲部隊的阻擊,倉促之下卻竟然能迅速布下陣勢,占據了有利的地形,趙雲和他的部隊發動突擊,連殺數十人,但這些人卻毫無懼色,拚死血戰,抵禦了趙雲和他的部隊的幾番衝突。
趙雲也是暗自心驚,這袁紹的部下竟然如此的訓練有素,難怪公孫瓚會一敗至斯,不過他也無意吃下這一股部隊,並沒有強攻,這裏可是在袁紹腹地,時間拖得久了,對方增援部隊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不好了,所以一邊佯攻,一邊指揮部隊後撤。
隻不過趙雲可沒有想到,這一小股部隊就正是袁紹他本人和一部份他最精銳的大戟士。
袁紹本來以為公孫瓚已經大敗,全線崩散,就算戰場上還剩下些殘兵敗將,也隻是些小魚爛蝦,不足為慮,所以身邊隻帶了數百名大戟士和幾十名弓箭手。
不過袁紹也準備到前線去看看勝利的果實,所以緩緩前行,卻沒想到竟然會碰到趙雲所率領的這樣一支這樣的隊伍。
他的這些隨從雖然個個是精兵強將,可對方不但有一員猛將,更是有著兩千多人的隊伍,顯然還不夠別人塞牙縫的,而且一交手就落了下風,和他在一起的別駕田豐已經嚇得魂不附體,把袁紹往空牆裏麵拉,讓他暫避一時。
袁紹勃然大怒,把我袁本初當成什麽人了,說道:“大丈夫寧願戰死,也不指望能躲在這個空牆裏麵活下去!”
“想當年我橫刀出洛陽的時候,對麵還隻是個黃毛小子,怎麽可以被他嚇倒!”袁紹一氣之下連頭上的頭盔都給扔到了地上。
當然了,他這並不是怒發衝冠,袁紹其實心裏也清楚,他頭上的這個頭盔現在可是一個大累贅,這頭盔可不是誰想戴就能戴的,任誰見到這麽一頂獨一無二光鮮燦爛的大頭盔,肯定能想到這頭盔之下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到時候隻怕拚了命都要把他給幹掉。
他的表現極大地鼓舞了部下,一個個奮勇無比,齊心死戰,袁紹指揮的手下就地防禦反擊,因為他知道這可是在他的地盤,隻要拖得了一時半會,肯定就會有援兵到來。
對麵的部隊也沒有發現袁紹,並沒有心思對他發動強攻,攻了幾次都被他的強弩射退了,也就沒有再發動進攻,似乎是在有序撤退。
正在這時,一彪人馬又從側麵殺到,袁紹一看,卻是麹義,見來了救兵,心中大喜,剛才可是憋了一肚子的怨氣,挺身而出,指著對麵大聲說道:“麹義將軍,把對麵的人給我全部拿下。”
麹義領命而去,帶領人馬衝向了敵陣,被趙雲給擋住了去路,兩人一見麵也沒有多少廢話,你來我往,就大戰了起來。
麹義的彎刀神出鬼沒,每一刀都是風起雲湧,有奪天地造化之威,當者立斬,隻不過在趙雲的銀槍麵前發揮不出多大的威力,一來二往就交戰了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袁紹也注意到了那白馬銀槍,威風凜凜的白馬將軍,皺起了眉頭。
“想不到公孫瓚手下竟有這樣厲害的人物,不過麹義也真是的,兩人打之前也不互通姓名,弄得自己現在還不知道這人叫什麽名字!”
他忍不住問自己身邊的手下道:“你們可有人認得對麵那名小將!”
這一問還真的問著了,他手下還真的有人認識得,那人回稟道:“對麵那將名叫趙雲趙子龍,乃是常山人氏,人稱常山趙子龍,有萬夫不當之勇。”
袁紹差點沒把鼻子給氣歪了,常山人氏,這不是我的地盤嗎,我的人怎麽給跑到公孫瓚的手下去了,心中有了收服之意,仰天長歎道:“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那廂麹義和趙雲已經戰了三十多個回合,趙雲且戰且退,已經去得遠了,袁紹這邊的增援也漸漸地多了起來,顏良,高覽,淳於瓊都已經趕到,護住了袁紹。
袁紹精神大振,喝令手下一定要生擒趙雲,眾將一哄而上,追了上去。
趙雲眼見於此,無心戀戰,邊打邊退,不知不覺間,已經退過了界橋,袁紹帶領眾將緊追不舍。
袁紹追得正急,突然一聲炮響,從對麵又衝出了一隊人馬,為首三員戰將,威風凜凜。
這三人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一個黑臉,袁紹卻是認得,正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突然見到公孫瓚的增援部隊出現,袁紹也是大驚失色,急速傳令部隊停止前進,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一眾武將斷後,有序撤退。
劉備等人見袁紹部隊,秩序井然,行動有條不紊,也不敢貿然行動,各自歸隊,公孫瓚部隊在戰鬥中損失慘重,一時無力再次發動進攻,開始全線退兵。
袁紹的騎在馬上,遠遠望著公孫瓚部隊撤退的方向,問身邊的麹義:“麹義將軍,公孫瓚此次退兵,你有何看法。”
麹義但臉色卻有些奇怪,說道:“公孫瓚此次損失慘重,已經全線敗退,他的白馬義從……!”
他本來是想說白馬義從已經幾乎全軍覆沒,不過想到剛才的趙雲,這句話說不出口了。
“公孫瓚,並沒有傷到元氣,我看還會卷土重來,我們還要做好長久的準備。”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關羽和張飛都是不世的猛將,公孫瓚現在有了劉備的幫助,而且還有剛才的那名白馬將軍,我們得做好周全的準備,還需要更多的兵力!”
更多的兵力,卻要來自哪裏?
而此時袁紹的部隊又蜂擁而至,麹義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嚴綱倉促之下,挺槍迎戰,卻已是亂了方寸,手一抖槍法散亂,被麹義找了個空子,一刀劈在了脖子上,人頭落地。
嚴綱一死,公孫瓚這邊的部隊又亂成一團,一個個爭相逃命,公孫瓚也在人群中逃命。
就在這時,袁紹的部隊中又衝出來一騎戰馬,正是袁紹手下的大將文醜,文醜一馬當先,左衝右突,幾乎無人能擋,他衝殺之際,卻一眼瞥見了不遠處正倉皇逃竄的公孫瓚,大喜過望,挺槍就追了上去。
眼看文醜以衝到近前,公孫瓚帳下的幾名將官揮動兵器,一湧而上,將文醜圍在了中間,文醜毫無懼色,從容應對,長槍揮舞之下,一槍就將一將刺落馬下,幾個回合就將圍攻他的人衝散,追上了公孫瓚。
公孫瓚隻得回身迎戰,他的武藝本不低,隻是如今倉皇逃命,哪裏還拿得出勇氣與文醜一戰,幾個回合下來就心裏發虛,槍也不好使,氣勢更是大不如前。
十幾個回合下來,就已經被逼得槍法散亂,眼看就要喪生在文醜的槍下。
正在這時,一匹戰馬突然斜刺裏裏衝了出來,馬上一員小將,二十多歲模樣,白馬銀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看這小將衝出來的氣勢,文醜心中心中一凜,不敢大意,丟下了公孫瓚,舉槍相迎。
一點寒芒先至,隨後槍出如龍,槍尖未至,寒氣襲人,文醜不敢怠慢,揮槍而出,迎上了小將的這一槍。
文醜身經百戰,不但槍法純熟,體內的真氣更是渾厚無比,他原本以為對方隻不過是小將,這一槍之勢雖猛,卻也隻不過是虛張聲勢。
卻不想刀兵相接,一股大力猛然襲來,連文醜都身形一震,這小將的氣勢竟完全不輸給他,文醜大是震驚,不得不小心應對。
兩人你來我往,走馬燈似的大戰了五十餘個回合,竟然未能分出高下。
其實戰場上的將官間決戰就是這樣,實力懸殊的,幾招甚至一招就要了對方的命,如果是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往往是分不出勝負。
因為碰到這樣的對手,兩方都打的特別小心,畢竟人都是為了立功,而不是為了送命,當對手和自己差不多的時候,誰也不會去貿然進攻,基本上都隻是一些試探性的攻擊,以防守為主。
五十多個回合過去,時間也不短了,而此時公孫瓚也已經跑遠了,文醜和趙雲自己都覺得打的沒意思,在又一個回合過後,文醜衝了過去後卻並沒有轉身再上,撥轉馬頭,大聲喝道:“你那小將,姓甚名誰,報上名來,我文醜大爺手下不死無名之鬼。”
小將橫槍立馬,大聲說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趙雲趙子龍是也!”
“趙雲趙子龍,好,我記住你了!”
不過文醜卻沒有再衝上去的意思,戰場上說“記住你了”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下次我再看到你了,我繞著走,不跟你打了還不行嗎!
趙雲手握銀槍緩緩後退,並沒有衝上去的意思,顯然他也記住了文醜。
戰場上還散落著不少公孫瓚的殘兵敗將,趙雲將他們召集在一起,帶著他們殺出了一條血路,途中不斷有人加入,不知不覺中竟然也湊成了一支近千人的隊伍。
人一多,膽氣就開始壯了,而且有了趙雲這個主心骨一時間他們到不急於撤退,趙雲覺得還應該到戰場上去再搜索一遍,說不定能救更多的人,所有人也都一致同意,他們不退反進,反而孤軍深入,向著袁紹的本部而去。
一路上果然又找到了不少被衝散的士卒,路上偶爾碰到小股袁紹的部隊,趙雲都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揮槍衝入敵人的隊伍,身後的隊伍又一番衝殺,將對手打得死的死,傷的傷,落荒而逃。
隊伍越滾越大,最後竟然有了兩千多人,而此時已經是孤軍深入了,趙雲也覺得不宜深入敵境太遠,止住了前行的軍卒,準備回撤。
卻不想竟然又碰到了一股袁紹的部隊,這支部隊看來也是在向前線挺進,不過當時正在原地休整,兩支部隊突然遭遇,一場戰鬥無可避免。
這雖然隻是一小股部隊,人數不多,又是突然遇到趙雲部隊的阻擊,倉促之下卻竟然能迅速布下陣勢,占據了有利的地形,趙雲和他的部隊發動突擊,連殺數十人,但這些人卻毫無懼色,拚死血戰,抵禦了趙雲和他的部隊的幾番衝突。
趙雲也是暗自心驚,這袁紹的部下竟然如此的訓練有素,難怪公孫瓚會一敗至斯,不過他也無意吃下這一股部隊,並沒有強攻,這裏可是在袁紹腹地,時間拖得久了,對方增援部隊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不好了,所以一邊佯攻,一邊指揮部隊後撤。
隻不過趙雲可沒有想到,這一小股部隊就正是袁紹他本人和一部份他最精銳的大戟士。
袁紹本來以為公孫瓚已經大敗,全線崩散,就算戰場上還剩下些殘兵敗將,也隻是些小魚爛蝦,不足為慮,所以身邊隻帶了數百名大戟士和幾十名弓箭手。
不過袁紹也準備到前線去看看勝利的果實,所以緩緩前行,卻沒想到竟然會碰到趙雲所率領的這樣一支這樣的隊伍。
他的這些隨從雖然個個是精兵強將,可對方不但有一員猛將,更是有著兩千多人的隊伍,顯然還不夠別人塞牙縫的,而且一交手就落了下風,和他在一起的別駕田豐已經嚇得魂不附體,把袁紹往空牆裏麵拉,讓他暫避一時。
袁紹勃然大怒,把我袁本初當成什麽人了,說道:“大丈夫寧願戰死,也不指望能躲在這個空牆裏麵活下去!”
“想當年我橫刀出洛陽的時候,對麵還隻是個黃毛小子,怎麽可以被他嚇倒!”袁紹一氣之下連頭上的頭盔都給扔到了地上。
當然了,他這並不是怒發衝冠,袁紹其實心裏也清楚,他頭上的這個頭盔現在可是一個大累贅,這頭盔可不是誰想戴就能戴的,任誰見到這麽一頂獨一無二光鮮燦爛的大頭盔,肯定能想到這頭盔之下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到時候隻怕拚了命都要把他給幹掉。
他的表現極大地鼓舞了部下,一個個奮勇無比,齊心死戰,袁紹指揮的手下就地防禦反擊,因為他知道這可是在他的地盤,隻要拖得了一時半會,肯定就會有援兵到來。
對麵的部隊也沒有發現袁紹,並沒有心思對他發動強攻,攻了幾次都被他的強弩射退了,也就沒有再發動進攻,似乎是在有序撤退。
正在這時,一彪人馬又從側麵殺到,袁紹一看,卻是麹義,見來了救兵,心中大喜,剛才可是憋了一肚子的怨氣,挺身而出,指著對麵大聲說道:“麹義將軍,把對麵的人給我全部拿下。”
麹義領命而去,帶領人馬衝向了敵陣,被趙雲給擋住了去路,兩人一見麵也沒有多少廢話,你來我往,就大戰了起來。
麹義的彎刀神出鬼沒,每一刀都是風起雲湧,有奪天地造化之威,當者立斬,隻不過在趙雲的銀槍麵前發揮不出多大的威力,一來二往就交戰了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袁紹也注意到了那白馬銀槍,威風凜凜的白馬將軍,皺起了眉頭。
“想不到公孫瓚手下竟有這樣厲害的人物,不過麹義也真是的,兩人打之前也不互通姓名,弄得自己現在還不知道這人叫什麽名字!”
他忍不住問自己身邊的手下道:“你們可有人認得對麵那名小將!”
這一問還真的問著了,他手下還真的有人認識得,那人回稟道:“對麵那將名叫趙雲趙子龍,乃是常山人氏,人稱常山趙子龍,有萬夫不當之勇。”
袁紹差點沒把鼻子給氣歪了,常山人氏,這不是我的地盤嗎,我的人怎麽給跑到公孫瓚的手下去了,心中有了收服之意,仰天長歎道:“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那廂麹義和趙雲已經戰了三十多個回合,趙雲且戰且退,已經去得遠了,袁紹這邊的增援也漸漸地多了起來,顏良,高覽,淳於瓊都已經趕到,護住了袁紹。
袁紹精神大振,喝令手下一定要生擒趙雲,眾將一哄而上,追了上去。
趙雲眼見於此,無心戀戰,邊打邊退,不知不覺間,已經退過了界橋,袁紹帶領眾將緊追不舍。
袁紹追得正急,突然一聲炮響,從對麵又衝出了一隊人馬,為首三員戰將,威風凜凜。
這三人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一個黑臉,袁紹卻是認得,正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突然見到公孫瓚的增援部隊出現,袁紹也是大驚失色,急速傳令部隊停止前進,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一眾武將斷後,有序撤退。
劉備等人見袁紹部隊,秩序井然,行動有條不紊,也不敢貿然行動,各自歸隊,公孫瓚部隊在戰鬥中損失慘重,一時無力再次發動進攻,開始全線退兵。
袁紹的騎在馬上,遠遠望著公孫瓚部隊撤退的方向,問身邊的麹義:“麹義將軍,公孫瓚此次退兵,你有何看法。”
麹義但臉色卻有些奇怪,說道:“公孫瓚此次損失慘重,已經全線敗退,他的白馬義從……!”
他本來是想說白馬義從已經幾乎全軍覆沒,不過想到剛才的趙雲,這句話說不出口了。
“公孫瓚,並沒有傷到元氣,我看還會卷土重來,我們還要做好長久的準備。”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關羽和張飛都是不世的猛將,公孫瓚現在有了劉備的幫助,而且還有剛才的那名白馬將軍,我們得做好周全的準備,還需要更多的兵力!”
更多的兵力,卻要來自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