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臉上的神色一呆,隨即嗬嗬一笑道:“是貧僧不識天下人了,像閣下這般的人,怎會可能被別人驅使,還請閣下恕罪。”說完便雙手合十,對著趙誌敬微微一躬身。趙誌敬哈哈一笑道:“大師不必多禮,今日我不請自來也是為了化解大師與瑛姑的一段孽緣,並且還望大師將昔日我全真教重陽祖師教於你的先天功一並帶回終南山,還望大師應允。”
一燈哈哈一笑道:“出家人,以修行為本,武功隻是細節末枝,既然閣下是全真教的弟子,貧僧自然會將先天功授予閣下,讓重陽道兄的道統後繼有人。隻是貧僧還有一問,還望閣下務必實話實說。”
“大師請說!”趙誌敬那一雙明亮的眼睛緊緊地看著蒲團上的一燈,伸手示意。一燈一臉的慈悲之色開口問道:“剛才我看閣下出手,一身的武功修為已經是江湖中少有之人,就是和昔日的重陽道兄相比,閣下也不遑多讓,為何閣下還這般重視先天功,耗費如此精力。”
“大師言重了,晚輩怎能和重陽祖師相提並論。”話語中盡是謙虛之意,但那宛若冠玉的臉上卻是一抹傲色,絲毫沒有不如王重陽之意。隨即趙誌敬接著說道:“武學之道博大精深,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全知全能。這先天功乃是難得一見的武功秘籍,其中記載的武學想來也是異常精妙,若是在下得之,自然可以觸類旁通。做為重陽祖師的後代,迎回他的道統,自然也是應該的。”
天上的太陽已經落下,一輪好似玉盤一般的明月掛在天上,潔白的月光灑下,這深山之中的古寺,好似披上一層潔白的薄紗,宛若仙境一般。古寺中的廂房內一盞盞明亮的燈火被點燃,古色古香的廂房內,趙誌敬和一燈依舊麵對麵盤坐在蒲團上。
一燈的眉宇間出現一抹解脫的神色,臉上也露出一抹微笑,好似那一直壓在他心頭上的巨石被碾碎一般,一股舒心的感覺浮上心頭。就在此時一燈一聲笑站起身來說道:“好了好了一了百了諸事湊合今日總算得遂她的心願。”沉著臉向四弟子道:“你們好好去接引劉貴妃不接引瑛姑上山不得有半句不敬的言語。”
四弟子不約而同的伏地大哭齊叫:“師父!”一燈歎道:“你們跟了我這許多年難道還不明白師父的心事麽?”趙誌敬哈哈一笑,兩眼一掃一燈師徒五人,開口說道:“幾位前輩不必如此,至於此事,我之前就已經同瑛姑有過接觸,我和她做了一個交易,其條件就是原諒大師之前所作之事。”
聽聞趙誌敬的話語,已經跪在地上的四人,疾速站起問道:“是真的嗎?你可不要開玩笑。”趙誌敬臉上帶著微笑,緩緩點頭說道:“自然是真的,至於四位前輩就聽大師的話,前去將瑛姑前輩迎來吧!今日有我在此,一定不會讓大師受到傷害。”
古寺之外,四人站立在門口,四雙眼睛遠遠地望著遠處的一片黑暗。就在這時忽聽那樵子小聲說道:“來啦!”一抬頭隻見一條黑影在石梁上如飛而至遇到缺口輕飄飄的縱躍即過似乎絲毫不費力氣。四人心中更是駭然:“她跟我師學藝之時我們早已得了我師的真傳。怎麽她的武功忽然勝過了我們?這十餘年之中她又從甚麽地方學得這身功夫?”
眼見那黑影越奔越近,四人站起身來分立兩旁。轉瞬之間那黑影走完石梁,隻見她一身黑衣麵目隱約可辨正是段皇爺當年十分寵愛的劉貴妃。四人跪倒磕頭說道:“小人參見娘娘。”瑛姑“哼”了一聲橫目從四人臉上掃過說道:“甚麽娘娘不娘娘?劉貴妃早死了我是瑛姑。嗯大丞相大將軍水軍都督禦林軍總管都在這裏。我道皇爺當真是看破世情削為僧卻原來躲在這深山之中還是在做他的太平安樂皇帝。”
這番話中充滿了怨毒四人聽了心下栗然。心中一歎:“趙誌敬不是已經說了瑛姑已經原諒師傅了,為何這言語還這般怨毒,不過還好他也在寺中,應該不會讓師傅受到傷害。”
那書生道:“皇爺早不是從前的模樣了。娘娘見了他必定再也認不出來。”瑛姑冷笑道:“你們娘娘長、娘娘短的是譏刺我麽?直挺挺的跪在這裏是想拜死我麽?”漁、樵、耕、讀四人互視一眼站起身來說道:“小的向您請安。”
瑛姑把手一擺道:“皇爺是叫你們阻攔我來著又鬧這些虛文幹麽?要動手快動手啊。你們君的君臣的臣,不知害過多少百姓對,我這樣一個女子還裝甚麽假?”那書生道:“我皇愛民如子寬厚仁慈大理國臣民至今無不稱頌。我皇別說生平絕無殘害無辜,就是別人犯了重罪我皇也常常法外施恩。娘娘難道不知?”
瑛姑臉上一紅厲聲道:“你敢出言挺撞我麽?”那書生道:“微臣不敢。”瑛姑道:“你口中稱臣心中豈有君臣之份?我要見段智興去你們讓是不讓?”那“段智興”正是一燈大師俗家的姓名漁、樵、耕、讀四人心中雖知,但從來不敢出之於口耳,聽得瑛姑直斥其名都是不禁凜然。那農夫在朝時充任段皇爺的禦林軍總管,這時再也忍耐不住大聲喝道:“一日為君終身是尊你豈可出言無狀?”
瑛姑縱聲長笑更不答話,向前便闖四人各伸雙臂相攔。就在此時一道清朗的話語傳來,“四位前輩不必如此,既然瑛姑前輩來了,就將她迎進來吧!”那平緩的話語,在五人的耳邊響起,就如同此時的趙誌敬就在他們耳邊訴說一般。隻是五人雙目看去,卻不見那一道白色的身影。眾人的心中頓時一歎:“不想此人竟然有如此的修為,果然不簡單啊!”
五人心中一歎,四人將瑛姑迎在身後,一同往古寺中走去,那天上的明月,在這一刻也變得明亮了不少,預示著今夜或許是一個美好的晚上。(未完待續。)
一燈哈哈一笑道:“出家人,以修行為本,武功隻是細節末枝,既然閣下是全真教的弟子,貧僧自然會將先天功授予閣下,讓重陽道兄的道統後繼有人。隻是貧僧還有一問,還望閣下務必實話實說。”
“大師請說!”趙誌敬那一雙明亮的眼睛緊緊地看著蒲團上的一燈,伸手示意。一燈一臉的慈悲之色開口問道:“剛才我看閣下出手,一身的武功修為已經是江湖中少有之人,就是和昔日的重陽道兄相比,閣下也不遑多讓,為何閣下還這般重視先天功,耗費如此精力。”
“大師言重了,晚輩怎能和重陽祖師相提並論。”話語中盡是謙虛之意,但那宛若冠玉的臉上卻是一抹傲色,絲毫沒有不如王重陽之意。隨即趙誌敬接著說道:“武學之道博大精深,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全知全能。這先天功乃是難得一見的武功秘籍,其中記載的武學想來也是異常精妙,若是在下得之,自然可以觸類旁通。做為重陽祖師的後代,迎回他的道統,自然也是應該的。”
天上的太陽已經落下,一輪好似玉盤一般的明月掛在天上,潔白的月光灑下,這深山之中的古寺,好似披上一層潔白的薄紗,宛若仙境一般。古寺中的廂房內一盞盞明亮的燈火被點燃,古色古香的廂房內,趙誌敬和一燈依舊麵對麵盤坐在蒲團上。
一燈的眉宇間出現一抹解脫的神色,臉上也露出一抹微笑,好似那一直壓在他心頭上的巨石被碾碎一般,一股舒心的感覺浮上心頭。就在此時一燈一聲笑站起身來說道:“好了好了一了百了諸事湊合今日總算得遂她的心願。”沉著臉向四弟子道:“你們好好去接引劉貴妃不接引瑛姑上山不得有半句不敬的言語。”
四弟子不約而同的伏地大哭齊叫:“師父!”一燈歎道:“你們跟了我這許多年難道還不明白師父的心事麽?”趙誌敬哈哈一笑,兩眼一掃一燈師徒五人,開口說道:“幾位前輩不必如此,至於此事,我之前就已經同瑛姑有過接觸,我和她做了一個交易,其條件就是原諒大師之前所作之事。”
聽聞趙誌敬的話語,已經跪在地上的四人,疾速站起問道:“是真的嗎?你可不要開玩笑。”趙誌敬臉上帶著微笑,緩緩點頭說道:“自然是真的,至於四位前輩就聽大師的話,前去將瑛姑前輩迎來吧!今日有我在此,一定不會讓大師受到傷害。”
古寺之外,四人站立在門口,四雙眼睛遠遠地望著遠處的一片黑暗。就在這時忽聽那樵子小聲說道:“來啦!”一抬頭隻見一條黑影在石梁上如飛而至遇到缺口輕飄飄的縱躍即過似乎絲毫不費力氣。四人心中更是駭然:“她跟我師學藝之時我們早已得了我師的真傳。怎麽她的武功忽然勝過了我們?這十餘年之中她又從甚麽地方學得這身功夫?”
眼見那黑影越奔越近,四人站起身來分立兩旁。轉瞬之間那黑影走完石梁,隻見她一身黑衣麵目隱約可辨正是段皇爺當年十分寵愛的劉貴妃。四人跪倒磕頭說道:“小人參見娘娘。”瑛姑“哼”了一聲橫目從四人臉上掃過說道:“甚麽娘娘不娘娘?劉貴妃早死了我是瑛姑。嗯大丞相大將軍水軍都督禦林軍總管都在這裏。我道皇爺當真是看破世情削為僧卻原來躲在這深山之中還是在做他的太平安樂皇帝。”
這番話中充滿了怨毒四人聽了心下栗然。心中一歎:“趙誌敬不是已經說了瑛姑已經原諒師傅了,為何這言語還這般怨毒,不過還好他也在寺中,應該不會讓師傅受到傷害。”
那書生道:“皇爺早不是從前的模樣了。娘娘見了他必定再也認不出來。”瑛姑冷笑道:“你們娘娘長、娘娘短的是譏刺我麽?直挺挺的跪在這裏是想拜死我麽?”漁、樵、耕、讀四人互視一眼站起身來說道:“小的向您請安。”
瑛姑把手一擺道:“皇爺是叫你們阻攔我來著又鬧這些虛文幹麽?要動手快動手啊。你們君的君臣的臣,不知害過多少百姓對,我這樣一個女子還裝甚麽假?”那書生道:“我皇愛民如子寬厚仁慈大理國臣民至今無不稱頌。我皇別說生平絕無殘害無辜,就是別人犯了重罪我皇也常常法外施恩。娘娘難道不知?”
瑛姑臉上一紅厲聲道:“你敢出言挺撞我麽?”那書生道:“微臣不敢。”瑛姑道:“你口中稱臣心中豈有君臣之份?我要見段智興去你們讓是不讓?”那“段智興”正是一燈大師俗家的姓名漁、樵、耕、讀四人心中雖知,但從來不敢出之於口耳,聽得瑛姑直斥其名都是不禁凜然。那農夫在朝時充任段皇爺的禦林軍總管,這時再也忍耐不住大聲喝道:“一日為君終身是尊你豈可出言無狀?”
瑛姑縱聲長笑更不答話,向前便闖四人各伸雙臂相攔。就在此時一道清朗的話語傳來,“四位前輩不必如此,既然瑛姑前輩來了,就將她迎進來吧!”那平緩的話語,在五人的耳邊響起,就如同此時的趙誌敬就在他們耳邊訴說一般。隻是五人雙目看去,卻不見那一道白色的身影。眾人的心中頓時一歎:“不想此人竟然有如此的修為,果然不簡單啊!”
五人心中一歎,四人將瑛姑迎在身後,一同往古寺中走去,那天上的明月,在這一刻也變得明亮了不少,預示著今夜或許是一個美好的晚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