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清慧心中一歎,慢慢道:“為師再給你下最後一道命令吧!這天下大勢,你不必再插手,已經沒有任何必要了。慈航靜齋也封山吧!”話畢,起身緩緩離開,“......你若是想了,就去吧!”


    聽到這句話,師妃暄心中似有一股衝動,又緩緩歸於平靜,“......徒兒不走....”


    端木菱眨了眨眼睛,傷心道:“師傅,你要走嗎?”


    師妃暄臉上微微一笑,緩緩起身,右手牽著端木菱向外走去,“不走,師傅不走,師傅......不走。”


    三天後,飛馬牧場。


    隻見蒙蹠右手輕拿色空劍,左手握帕緩緩擦拭,是那樣仔細、認真,這三天也許是蒙蹠在大唐最無憂、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或許是因為綰綰也或許是因為石青璿莫名的契合,誰都沒有在提石之軒那天所說,縱然是他本人也在沒有說過。


    “呼!”蒙蹠吐出一口濁氣,將色空劍輕輕放在桌上,眼神迷離,慢慢道:“我要走了,去很遠的地方,色空劍我帶走了。”話畢,將色空劍捆綁在自己的後背,離開房間。


    “子陵。”


    “師傅,有何事?”


    蒙蹠滿懷感概,輕輕道:“今日,為師便要將逍遙派掌門人之位傳承於你。”


    “師傅,不可啊!”聽聞此話,徐子陵連忙跪拜推辭,道:“師傅如今正是壯年,徒兒年幼難擔此大任!”


    蒙蹠搖搖頭道:“你足夠了,這掌門人我找了很久,你是我看來唯一合格的人,難道你想我逍遙派徹底失傳?”


    “徒兒不敢!”


    “那你便接著。”


    “......是!”


    蒙蹠點點頭,隨後右手從懷中掏出一本書,道:“這是我三日來將逍遙派所有武學都寫於此書,名曰《逍遙禦風》,你待拿好!作為掌門人北冥神功、長春不老功、小無相功須都要學會,縱然你心中不願,也要如此!我逍遙派最至高無上的功法——逍遙禦風,便藏在這三大內功之中,為師也是失憶之後無意中所得,如今卻又找尋不到任何苗頭,還有你又身懷長生訣,日後說不得還有一番造化!”


    “是!”


    話畢,蒙蹠又從懷中拿出一枚圓戒,道:“我逍遙派原是有掌門信物的,便是七寶指環又叫逍遙神仙環,到我這一代卻遺失,真是有愧於列祖列宗,如今我有讓魯妙子重新鑄造一個,雖然抵不上原先的那個,但是你也要拿好,掌門信物,除非死,不然絕不要拿出,給,戴在手上吧!”


    “.....是!”


    說完這話,蒙蹠不知想要說什麽來著,一時無語,看向徐子陵終道:“......好自為之吧!”話畢,徑直離去。


    “師傅!”徐子陵仿佛知道什麽了,不由脫口大喊。


    後花園。


    “老頭子,如何了?”


    魯妙子抬頭一瞥蒙蹠,笑道:“你可比我一個老不死的舒服多了,每天是群美環繞,我倒好,一天到晚看個破書沒完。”


    蒙蹠“嘿嘿”一笑,道:“怎麽這樣說?你不是還有寧道奇、宋缺和向雨田他們呢?”


    “滾!”魯妙子眼睛一瞪,“想不想要始皇陵入口了?”


    “想!”蒙蹠舔著臉一笑,道:“不知魯大師有何見解?”


    魯妙子道:“這還不錯,這始皇陵《太史公書》中載乃是丞相李斯與大將章邯合力而為,不過章邯隻是監工,這李斯才是真正的建造者,可是,這李斯一個法家之人,如何懂得修築陵寢?暗設機關?我又從其他書籍中細細研讀,發現有本野史記載,李斯得築秦陵全靠當年魯班所留書籍。”


    “魯班?”蒙蹠眉頭一緊,心中已是感覺此次始皇陵一行怕是不簡單。


    魯妙子繼續道:“不過,這不重要,現在我們要找的是秦始皇陵的入口,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寢相必要獨一無二。”話畢,伸手從桌旁取出一幅地圖,繼續道:“你看此處!從驕山到華山之間似有一條真龍,而始皇陵正好位於這龍頭眼睛之處,而且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可謂是‘依山傍水’的典範。”


    蒙蹠道:“這秦始皇可真是會選地方!”


    “不、不”魯妙子搖搖頭道:“你隻看到表麵,卻沒有看到更深的秘密!”


    蒙蹠心中一惑,道:“難道還有其他說法?”


    魯妙子一捋胡須,慢慢道:“或許在我們看來並無不好,但是在風水上.....”


    蒙蹠道:“你還懂風水?”


    “想聽不想聽了?”魯妙子眼睛一瞪。


    “當然想聽,隻是,我覺得這風水之學有些奇異,你能教過我嗎?”


    魯妙子道:“好,可以,反正現在始皇陵還無苗頭,你若是想學,我交給你,不過,你可要記住,這盜墓可是會折壽的!”


    蒙蹠笑道:“你還信這?”


    魯妙子麵色一正,道:“信!好了,且說秦始皇陵在龍法砂法上:陵後之驪山並無來龍,且驪山雖有環抱之勢,而皇陵左右卻無青龍白虎環抱之情,這是風水上的一大忌諱。在水法上:雖然在秦始皇陵的東側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但是據《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塚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而恰恰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山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此外,在陵園東側,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曰:“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然而,地理風水最講究的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工風水固然好,但是卻也隻能讓位於自然風水。所以,從地圖上看,秦始皇陵稍遠一點的渭河在地理風水水法上是一個大的反弓水,而且還略有牽牛水的形勢。也就是說,此地方圓十裏之內,真正有大地是在渭河之北,所向即是驪山,並非在渭河之南的秦陵地這方,因為渭河的玉帶水所圍的是渭河的北邊,秦始皇墓是受箭射之地,這又是秦陵犯了風水水法上的大忌。在做法上:秦陵大興土工,將穴場挖空作墓,完全破壞了穴場的天然地質結構,也就是破壞了穴中天地陰陽之氣****的自然規律,這又是風水作法上的一大忌諱。同時,最為愚蠢的是:秦始皇將掏空山體的心土用來堆成金字塔形的大土堆,至使本來就無砂水環抱的的墓穴孤兀突出,招至八風吹搖。”


    話畢,看向蒙蹠道:“懂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唐到仙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裝修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裝修道並收藏從大唐到仙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