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金將墶烏律被擒,夏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是讓他全活明白了。


    金兵功夏伐宋,其實並不得人心。連年爭戰,各方百姓疾苦萬分。終令宋夏這昔日的敵人走到一起。連嶽飛張憲這般英雄,也聽了瀝重的。算了,降了吧。


    此次,墶烏岐墶烏律一死一降,老帥墶懶勢力受到重創。日後主戰派金兀術得以政變成功,獨掌兵權,成為嶽飛主要敵人。這當然是後話了。


    墶烏律這麽一降,令瀝重得知了金軍大致布署。她途中更得確切情報,知嶽飛著張憲伏擊得手,知自己數層圍堵,殲滅了繞宋境的金兵。瀝重阻金兵,嚴密封鎖消息,通過墶烏律探金人調動布防三個目標均已達到。現在她幾處伏兵全聚攏而來。兵合一處,將打一家,以增勝算。


    這樣,瀝重大喜,遂向萱穀金兵武庫發起總攻。她仗著人多勢重,又打萱穀守敵一個出其不意,故大獲全勝,繳獲弓箭無數。


    瀝重押兵械,繞開金人接應,及時趕往夏金兩軍陣前。此時於廬顯然已經失守。但西夏軍收縮兵力,在瀝重強援之下,與金兵打成膠著。金兵遠攻,意在速勝。但數月之中,再無進取。瀝重有了大量弓箭,有恃無恐,遂取固守之勢。就是要耗盡金人的銳氣。由於金兵戰線長,後勤補給愈加困難。瀝重幾次派小股部隊去打金人的運糧隊。十中有六七得手。這就令金兵陷於極尷尬的境地。攻,攻不成;退,退不甘心。


    一來二去,天氣漸漸轉熱,飲水不便。金軍中患病者激增,再無鬥誌,隻得退兵。本來按瀝重之意,夏兵應該追殺。此時夏朝副帥為曾經的宋朝降將任得敬。任得敬在此次夏金之戰中似乎是指揮有度攻防得體。原因是戰局最困難之時,崇宗老皇帝把瀝重調往南線。但瀝重竟一度交還指揮權,自己去了南宋。這期間,任得敬抓緊時間在崇宗麵前賣好,給崇宗錯覺是真正指揮戰局的還是他任得敬。


    當然,更重要的是任把自己的姐姐獻給了夏崇宗。任得敬的姐姐可不是一般女流。自有七分姿色不說,宮中白天黑夜,事事把老皇帝迷得團團轉。於是任得敬也隨之得寵。


    在夏兵取勝金人撤兵之時,任得敬進言,窮寇勿追。不如與金修好,趁金弱也可得利。果然金國把全部占領的土地全數歸還不算,還加上河套以東三百裏地。聲言從此與夏不再戰。此役史稱慶安大捷。這還不算,金國還把不是它的地方如修水,大散關等大宋的幾塊要地,也‘給’了西夏,以求種下宋夏不合的苗子。


    本來任得敬抗金,屢戰屢敗。被他報成屢敗屢戰。本來是瀝重南線馳援,以萱穀弓箭穩住了夏金戰事,被任得敬冒領了功勞。瀝重是肚子裏頭跑得下馬的人,見父皇專寵任妃,遂不與他計較。瀝重可是大錯特錯了。


    有的時候,不爭是爭。有的時候,爭是不爭。有的時候,該爭是一定要爭的。當然,時機的把握就是藝術了。


    任得敬由崇宗任命全權談判官,與金人議和。金國此時連遭雪旱兩災,國力不逮。談判曆來是軍力經濟力的延伸。金人籌碼不多,隻能幹認吃虧。但不知是他們狡猾,還是任得敬弄奸,金人要求免瀝重元帥職,以此大夏可換得諸多土地。


    金人當時主要生計是遊牧。因此對於國土,並不像宋夏那樣在乎。而西夏已經有過半人口農耕。耕地稅畝於朝廷就至關重要。雙方想法不同,金人就鑽了這個大空子。


    金人此計甚毒。數年後,他們如法炮製,也去了大宋帥嶽飛的帥印。當然這是後話。


    夏崇宗著了金人的套,瀝重可就要再次失勢。打勝仗而丟兵權,真正匪夷所思,實乃是自毀長城。不過話說回來,自古有作為的君王,都深諳平衡二字之真諦。夏崇宗自然也是搞此等帝王之術的高手。就算瀝重是他嫡出的愛女,瀝乾順也怕她功高震主。


    另有一層,他並非沒有兒子。曹賢妃之子瀝仁孝近來長大了。雖然曹氏一脈十分低調,但暗底下可沒閑著。曹氏得高人指點,漸漸令崇宗感到要是瀝仁孝接掌大統,他可有一樣根本的好處,那就是大夏還姓瀝。而瀝重接班,那個王三橫怎麽也是潛在的麻煩。


    再有一層,是瀝重自己的問題。老皇帝曾多次給她指婚,均遭拒絕。因為瀝重心裏再不可能有其他人。這可讓老皇上極沒麵子。他認定瀝重心底存了怨恨。這樣子,江山怎麽可能交付與她?


    但得勝將軍釋兵權,瀝乾順沒有說法,誰人能服?弄不好,得把自己的船給搞翻了也不一定。這可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瀝泉神槍中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梁並收藏瀝泉神槍中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