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朝會之日,又是在官道土……爭路……,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的來。


    曹顒心中疑惑,雖不願多事,可也不好吩咐人立時調轉轎子繞路,那樣的話他也要成了旁人的談資了。


    想了想,他便對曹滿道:“去問問是前邊是哪家大人的轎子?”


    曹滿躬身應了一聲,往前邊問詢去了。


    曹顒撂下轎簾,猜測著這“爭道”,雙方身份。


    多是三品以上大員,三品以下官員上朝也不會帶這麽多隨從伴當。


    少一時,轎外傳來腳步聲”曹滿回來了”隔著轎簾道:“老爺!”,曹顒挑開簾子,沒等開口詢問”就看到曹滿身旁站著一人,燈光映照下看著有些眼熟。


    那人三十多歲,國字臉,身量略高,穿著藍布長袍。


    “李管事?”曹顒帶了疑惑,問道。


    那人上前一乒,屈膝跪下道:“正是小人李忠,見過曹大人,請曹大人安。”


    這李忠不是旁人,正是李衛身邊得用的伴當。


    李衛當年在京捐官入六部後,因身邊沒有得用之人。他族叔李運就將長隨李忠一家送給李衛使喚。


    同徐州鄉下的那些舊仆相比,李忠則是官宦家的長隨,跟隨李運多年,眼界自然不一般。


    這李忠就得了李衛重用,常帶在身邊使喚。因此,曹顒也見過此人。


    曹顒心中驚詫不已,開口叫起,隨即猶豫著問道:“前麵路口停著的,是你家大人的轎子?”


    李忠道:“正是我家大人。


    剛見了曹管事,曉得曹大人在此,我家大人已退避一旁,請曹大人起轎先行。”


    這趔不是因熟人才讓路的緣故,外地總督”不加尚書銜是正二品,曹靦這個戶部尚書卻是從一品。


    曹顒也不羅嗦”點了點頭,道:“如此,就有勞了。”


    李忠告退,複命去了。


    曹顒撂下轎簾”沒有在路口與李衛寒暄的打算。


    過了沒一會兒,轎夫重新抬起轎子”晃晃悠悠地前行。


    直到了午門外”停了轎子”曹顒才將曹滿叫到轎子裏。


    “可打聽了,與李衛爭道的是哪個?”,曹顒問道。


    看著方才的格局”李衛的轎子本在曹顒前頭,路北有個丁字路。”與李衛爭道的轎子,就是從路口過來。


    這樣說來,就不能說是李衛的過錯。


    畢竟李衛這邊在直行,那個轎子卻是從旁插過來。


    “是兩江總督範時繹的轎子。”曹滿回道:“聽李忠的話,那邊插出來的突然,黑燈下火的,差點碰到這邊的人,才引得李大人惱了,不肯退讓。”


    曹顒點點頭,打發曹滿出去。


    以李衛與範時繹兩人的身份”怎麽也不可能隻是單純的為了路口誰的轎子先過起“義氣之爭”。


    曹顒心中疑惑不解”這兩人一個是淅江總督,一個兩江總督”並不相互統屬,會有什麽矛盾?


    若是為李衛身上的“統管江南七府五州盜案”,的差事”影響到兩江地區,也不當怪罪到李衛身上。畢竟是皇上安排”李衛隻是遵旨而行曹顒看了看懷表”又等了兩刻鍾,估摸時間差不多,方下了轎子,去前麵排班。


    少一時,禮樂聲起,眾人按列入了宮門。


    今日,聖駕在太和殿禦朝。


    這個時候,不管走進京陛見的督撫大員”還是部堂,回稟的多是決策好折子,多是感恩頌德之聲”還有禮部報上的各處祥瑞。


    與春夏時不斷的“嘉禾”祥瑞不同,現下禮部尚書報出來的祥瑞五huā八門。


    甘肅現蒼鷹,黑龍江現赤雁,還有各地各色白色動物,白狼、白鹿、白狐、白燕、白鳩等,這是活物:瑞雪、瑞雨、瑞霞這是天文”海不揚波、混河載清是地理;枯木再生、牛生上齒、狗養斯盹、牛生厥石、鳥狀前赤、陸生蓮huā這是木石牲畜異象。


    南方諸省除了“嘉禾”、“芝草”這些,還有些北邊少見huā木”也都當祥瑞送到京中。


    另外還有些銅鼎、銅鍾出土,也成了祥瑞之物。


    大清十幾個行省,數個將軍轄地”竟是無一處沒祥瑞。


    這般感恩頌德的場景,在場的許多人並不再生。


    在康熙朝,康熙六十歲萬壽與登基六十年大慶時,都集中地出過祥瑞。


    曹顒記得清楚,就連雍正當年也報過祥瑞,好像是一處王莊,“地湧甘泉”。


    諸多祥瑞,就好像龍椅上那位是古往今來第一聖君似的。


    禮部尚書這一報祥瑞,就報了大半個時辰,念到最後,已經是扯著嗓子在喊。


    曹顒抬起頭”看了看龍椅上雍正。


    卻是肅著臉,不見喜怒。


    曹顒心裏暗自慶幸,幸好京官不用弄祥瑞這一套,否則還真叫人為難。


    那些祥瑞,有的或許是真的,有的卻是明著“造假”。


    不僅聽起來是笑話,等什麽時候皇上心情不好,還有後賬可算:可要是沒有祥瑞”說不定也要引得君王不滿。


    帝心難測,說的就是這個*,禮部尚書報完祥瑞,就輪到戶部,由張廷玉稟了各地錢糧賦稅之類,都是比去增加不少。


    戶部完了,又是工部,也是新修河堤多少裏,清淤多少裏,等等。


    這次大朝,總結下來,就是皇帝聖明,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富民安。


    每次朝會都比較活躍的禦史,現下也都老實了。


    再“鐵骨錚錚”,也不是官場白癡,當然不會在皇上五十萬壽節前最後一次大朝上說那些掃興之事。


    在百官的歌功頌德聲中”大朝會從卯正(早上六點),一直進行到午初(中午十一點)才散朝。


    曹顒隻覺得自己的腿都要站直了。


    上了年歲的幾位大人,已經有子弟門生近前攙扶。


    幾個時辰下來,不僅僅是站著累,太和殿開啟的次數有限,很是清冷。


    即便曹顒官服裏是小毛衣裳,折騰這一上午身上也散了熱乎氣。


    到了戶部衙門曹顒連灌了半壺熱茶,才算緩和過來。


    將落衙前,蔣堅進來,說了衙門裏的新八卦。


    八卦的內容,就是今早兩位總督大員的“爭道”。


    李衛的轎子後,趕過來的是曹顒的轎子;範時繹的轎子後也有個官轎”裏麵是太仆寺卿在後邊還有幾個騎馬的六部司官。


    因李範兩家爭執,在路口堵了足足有一刻鍾。


    李範兩人的底細,自然也被大家打聽出來。


    雖說兩人現下地位相當,可分量不相同。


    李衛皇上潛邸門人捐官出身,這幾年幸進至總督;範時繹卻是開國元輔之剁家族父兄輩出的督撫之臣,一個巴掌數不過來。


    不說旁的地方”就說江南諸省,早年範時繹之父就做過兩江總督,他的伯父則是在三番之亂時,死在閩淅總督任上。


    按理來說,這兩人分量不同,應該鬥不起來,怎麽就鬧騰起來子?


    真是說法各異”有說範時繹氣惱李衛不守規矩在六部裏散的銀子多打了他兩江總督的臉;有說李衛狂傲”在江南撈過界,引得範時繹不滿的。


    五huā八門,說什麽的都用。


    不管走到底是什麽原因這江南之地兩大總督不合,成為眾所周知之事。


    雖說這本不同曹顒相幹可南邊還有個曹顒在,曹顒不得不多思量思量。曹顒是兩江的官,卻因“緝盜”之事”要聽李衛宣召。


    範時繹要是遷怒的話,難免不待見曹顒這個下屬。


    落衙後,曹顒回家換下官服,同妻子說了兩聲,便帶了幾個長隨去了西單牌樓附近的“豐和莊”。


    曹顒與李衛約好的飯局,就在這裏。


    說是飯莊,實際上在一處四合院裏的私房菜館,口味以淮陽菜為主。


    曹顒到時,李衛已經在雅間候著。


    沒有旁人,也就少了客套與寒暄。


    因曹顒去年年底去過江寧”兩人算起來也不過大半年不見。


    同那是相比,李衛越發清減,臉上密密麻麻的麻子坑越發顯眼。


    可是因居上位久了的緣故”並不見猥瑣之態。


    氣勢更盛,透著肅殺之氣”不像是文官”更像是卸甲武將。


    “到底是什麽緣故,怎麽就同範時繹鬧騰起來?江南可是幹係到社稷民生之要地,你們兩個鬧不合,皇上說不定要惱。”曹顒也不癭話,直言道。


    李衛摸了摸大腦門,苦笑道:“哪裏是我想要鬧?實在是沒法子,是範時繹要抓我的小辮子。他彈劾我的折子,都已經遞到禦前。早在剛進京下通州碼頭時,便爭了一次道了。那次我念著他資曆深,還退讓了一步。他一個謝字兒不說,今兒又變本加厲。要是再退”我就成了笑話。”


    雖說曹顒與範時繹做過兩年同僚,可兩人官衙不在一處,見過的次數有限。


    在曹顒的印象中”範時繹有儒將之風”看上去與李衛的彪悍正相反。


    沒想到他竟然行事如此霸道。


    “到底是什麽緣故?總不會是因你羈盜差事,若是他連皇上的安排都不滿”那氣度這麽小,也做不到總督。”曹顒道。


    李衛冷笑兩聲,道:“知人知麵不知心”說不定還真是大人高看他了。他對幕僚說,他堂兄範時捷罷陝西巡撫並非是因受年羹堯牽連”而是犯了小人的緣故,那小人就是我。我出京後,先西南,而後江南,距離陝西幾千裏,哪裏就同範時捷扯上關係?不過是無稽之談……


    前幾章有將曹顒說成了二品,錯誤,已經從一品了,嘎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於康熙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重生於康熙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