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的時間從無到有,初至清朝的劉興華,如今已經成為坐擁東三省的大帥。其麾下二十多萬的精銳陸軍,令他成為能與大清朝廷一比高下的軍閥人物。


    就在北洋水師歸附,各方覺得劉興華會開始南征,將清廷徹底掃進曆史塵埃中時。過完年之後的劉興華,似乎沒任何軍事動作,全身心投入三省的建設當中。


    伴隨東北軍政府旗下的商會商團,開始陸續行商天下,有關東北軍的名氣自然日盛。原本想封鎖陸路的清廷,根本就沒辦法阻攔住前往東北討生活的移民。


    早時便有闖關東的民間習俗,如今隨著東北軍收複東三省,前往東三省討生活的中原百姓就越發的多。而朝廷對於這些遷移民眾,能阻攔住的隻有極少數。


    如果負責防禦東北軍的清軍,敢於無辜槍殺或脅迫這些打算遷移東北的百姓,他們的下場都不會太好。活躍在接壤地帶的東北軍遊擊隊,便會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久而久之,被遊擊隊槍殺了幾位所謂的朝廷忠將之後,守衛關卡的清軍將領都不傻。隻要不是成群結隊前往,守衛的清軍都會睜隻眼閉隻眼。


    相比內陸的清軍,不知東北軍的強悍。這些跟東北軍經常能接觸的清軍,卻很清楚東北軍有多厲害。惹這種精銳之師,他們除非真的不想活命了。


    不少從中原逃難而來的百姓,隻要抵達東北軍的防區,就會有士兵接應他們往移民安置點。給他們安排吃飯住宿的地方。而後根據他們提供的戶籍,安排下一步轉遷。


    已經完成東三省實質占領的劉興華。非常清楚這麽大的地盤,想安排這些移民並非什麽難事。而且隨著三省收複之後。同樣有大片田地需要開墾出來。


    例如晉昌開始管轄的龍興之地,單單那塊地方,安排幾萬戶百姓一點問題都沒有。而東北軍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好住的地方,還有半年所需的糧食。


    隻要他們將田地開墾出來,種植出來的糧食,就能慢慢養活他們一家人。何況,家裏的青壯也可以選擇做其它工作。總之,在東北隻要肯做事。就不用擔心餓肚子。


    伴隨大批移民的進入,劉興華跟洋人們合作的兩條鐵路,便采取雙向開工的方式修建。那些從各國采購來的機械,開始通過旅順港陸續運送到各地。


    大批工廠的興建,讓三省的青壯都能找到工作。甚至於不少人,根本不用種地,單靠工廠發放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家人。這樣的好事,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工人。


    讓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在上海這個國際都市之中,東北軍正式成立了辦事處。這個辦事處,專門處理跟各國的關係。如果東北軍有采購合同,同樣會由辦事處聯絡各國購買。


    當然。東北軍的商鋪,也正式在上海開辦。對於這些商鋪的開辦,朝廷在上海的官府。根本就不敢動。原因很簡單,朝廷對東北軍已經無力征討。


    在東北軍開始頻繁在各大城市開建商行之時。劉興華便讓人給朝廷送出一封親筆信。意思隻有一個,隻要清廷不動他的人。那他就會待在東北老實過日子。


    如果清廷肯動他的人,那麽他的大軍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兵出山海關。這樣赤果果的威脅,讓清廷震怒之餘,卻也隻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跟東北軍合作的商號成立。


    大批從錦州、旅順出港的貨物,開始進入南方市場。這些跟洋人生產的貨物,大多沒什麽兩樣,價格卻便宜不少的貨物,讓不少洋商的生意也是銳減。


    可洋商們同樣清楚,目前他們的駐清領事,跟東北軍的統領關係不錯。他們損失的這點生意,跟東北軍的合作比起來,似乎沒什麽值得重視。


    那怕跟東北軍結了仇的島國,麵對東北軍在半島邊境集結重兵,同樣顯得非常憂慮。可誰都知道,劉興華是那種惹了就要報複之人,島國同樣不敢輕易搞破壞。


    整個東北,似乎迸發出驚人發展速度,每個城市都能看到,到處在修建公路橋梁。甚至於,一些河道也在疏通中,大片的荒田被開墾出來,大量的村莊也被建立起來。


    不少跟東北接壤的邊境內陸地區,已經看不到什麽百姓的身影。這些百姓,大多整村整村搬遷到東北各省中居住。讓朝廷也感歎,東北軍已經擁有民心基礎了。


    原本隻在三省發行的報紙,也開始在上海及其它沿海城市中發售。那怕時間上,比東北要晚上幾天。卻讓很多內陸百姓,通過報紙了解到東北更多的事情。


    每次東北發布招聘信息,都會引來大批工人前往東北就業。朝廷興辦的洋務公司,很多都陷入無人可用的境地。不得不多開餉,以留住這些熟練工人。


    麵對這種無聲之中,卻在悄然改變的形勢。坐鎮京城的慈禧太後,卻在準備她的七十壽辰。那怕她明白,清廷怕是堅持不了多久,卻也無力改變這種形勢。


    眼下南方一些知府總督,已經開始在開始為未來謀劃。甚至還有人,開始鼓吹謀劃東南自治。這對朝廷而言,無疑又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朝廷訓練的新軍,雖然加大了投入,從洋人那裏購買了大量武器跟裝備。可想等到這些新軍成長起來,依然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將他們派上陣跟東北軍一戰。


    既然劉興華暫時無心南下,那麽清廷也樂的裝糊塗,嚴令各省新軍加緊訓練。那位北洋新軍的領軍人物袁世凱,在慈禧的重用下,同樣做的不錯。


    對於慈禧詢問,朝廷新軍需訓練多久,才可堪與東北軍一戰。袁世凱給出的時間是三年之內,隻要新軍裝備了洋槍洋炮,並按洋人陸軍方式訓練,一定能與東北軍一戰。


    三年時間,對於朝廷而言還能等。那怕在慈禧看來,就算北洋新軍無法戰勝東北軍,至少也能阻擋東北軍南下。為此,對北洋新軍的組建,慈禧也可謂倍回關注。


    做為清廷的實際掌控者,慈禧深知劉興華不會真的這麽老實待在東北。有東北軍這個威脅在,清廷根本沒法真正的放下心來。


    為了給清廷爭取更多的時間,慈禧最終想到了美人計。據她知道的情況,目前劉興華膝下無子嗣。有個夫人,似乎也隻是個獵戶之女。


    想到這裏,慈禧將她最喜歡的女官招進宮麵授機宜。雖然沒明著說,讓其前往東北,想辦法接近劉興華。如果不能殺掉對方,也要讓對方盡可能歸順於朝廷。


    得到慈禧授意的裕德齡,明白這次她根本沒法拒絕。身為八旗女子,她的出身並不是太高貴。能得到慈禧的寵愛,更多也是她精通西洋文化。


    回到家中的裕德齡,將此事告示奉旨回國養病的裕庚。得知慈禧的指示,裕庚也很無奈的道:“德齡,此事隻怕沒轉旋之地,你若不去,太後怕是會將你另許他人。”


    出身這種官宦之家,裕德齡其實早就明白,回國她就難逃這種命運。可承受西方文化多年,裕德齡對於這種賜婚或父母之言,根本就不怎麽認可。


    其實隨著東三省正式收複,東北軍對於朝廷派來的人,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太過阻攔。隻要他們進入防區,按照東北軍的規矩來,劉興華也不理會他們。


    當裕德齡跟其二哥裕勳齡,在不少所謂大內護衛的保護下,略顯擔心的進入東三省東北軍的防區。看到他們的到來,負責邊境守護的東北軍並沒顯得太多意外。


    將他們一行人,被守衛的東北軍,帶到一個入境登記處。負責登記的辦事員,很認真的道:“請你們說出你的真實來曆,以便於我們做登記,這關係到你們在我們防區的安全。


    如果你們隱瞞真實身份,被我們調查出來的話,輕則被立刻驅逐出我們的防區,嚴重的話你們將被做為細作處理。所以,你們必須慎重交待各自來曆。


    還有,看這幾位應該是護衛,那麽你們兩個應該有的身份。不管你們是公主還是貝勒,到了這裏就必須遵守東北軍的規矩,也不許在我們防區擺你們所謂的貴族架子。


    要是在這裏,你們敢隨意欺負百姓的話,就算沒有城防軍把你們抓進來,各村民兵也會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但隻要你們遵守規矩,我們城防軍會保證你們的安全。


    對了,你們這次進我們防區,是過來看看還是做什麽呢?目前針對你們這類人,我們最長隻發放三月的臨時通行證。你們需要辦理多久的?”


    聽到這位工作人員的話,裕德齡直接道:“那就辦理三個月的吧!”


    這話一出,工作人員很直接的道:“所有人都辦理三個月的嗎?我必須事先告訴你們,這種臨時通行證,你們辦理的話,需要交給九十兩紋銀當成參觀費。”


    九十兩紋銀?三個月算下來,差不多一天一兩,這價格對普通人而言自然不低。可對這些人而言,卻也不怎麽放眼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打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打蚊子並收藏獵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