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帥府招待宴會結束,有關劉興華邀各地紳商建廠的消息,很快隨著當日參與招待宴會的紳商那傳出來。不少晉商跟徽商,也紛紛托人打探相關的消息。


    對於這些精明的商人而言,他們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一門心思兩手準備。眼下清廷日薄西山,安民軍卻如日中天,跟這樣的軍閥搭上關係,或許能多一層保障。


    就在各方關注著由黑省傳出的諸多消息之時,同樣關注安民軍的沙俄跟島國。前者卻似乎鬆了一口氣,覺得劉興華把這些采購的機械,並不全部用來打造工業。


    而後者的島國,卻覺得深深的畏懼。一個會打仗的武夫不可怕,可一個擅長治理地方跟工商事務的權帥,卻是他們最為擔心的。這樣的人,將來必是他們的大敵。


    可就算知道這一點,島國方麵也清楚,想跟安民軍對上之前,必須衝破沙俄設下的攔截線。隻有戰勝了沙俄,他們才會真正得到尊重,才能真正獲取東北的利益。


    相比之下,朝廷的王公貴族,對於東三省更加複雜的局勢,隻能繼續采取作壁上觀的辦法。就算有大臣跟將領,想提兵收複東三省,卻同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在這種情況,安民軍管製下的黑省,在洋曆1903年新年日,正式在全省發行一份名為安民的報紙。上麵列舉軍政府實行的規章製度外,同樣講述一些黑省的大小事。


    更令黑省百姓欣喜的是,在這份報紙上。還能知道天下的大事。那怕是京城跟國外的事情,都能在這份報紙上。得知到一些消息,以供他們做為閑談之資。


    每份報紙的售價。隻要一角錢。對於不少平民而言,可能還是有點貴。但對於一些商賈跟家有餘錢的百姓而言,這份報紙則還是能夠消費的。


    根據劉興華的規定,黑省治下各城各鎮,都需要設製專門的報欄。每周發生的報紙,都需要張貼到這些報欄之中,以供百姓知曉軍政府宣布的法令。


    至於更偏遠一點的村莊,則由村廣播員在廣播裏挑些重要的事情讀出來。這樣一來,也讓能這些村民知道。在黑省有什麽大事發生,在國內外又是什麽事情發生。


    甚至也能從報紙上知道軍政府,最新頒布的新法令,還有就是一些跟他們息息相關的民生政策。總之,報紙的出現,讓黑省百姓也享受到一個閱知天下事的機會。


    對百姓而言,他們看到的這些好處,卻並非劉興華開辦報紙的真正用意。而得知這份報紙出現,一些有心之人便知。這是安民軍收攏民心的工具。


    報紙對於很多大清人而言,並非太過稀罕的東西。可誰都知道,報紙也是一國政府的喉舌。通過報紙安民軍可以宣傳惠民政策,自然也能鼓動民意。


    一旦當百姓。對報紙產生了信任。將來有什麽事情,劉興華便能通過報紙,掌握統治地的民意。這種結果。對於清廷而言,無疑是致命的威脅。


    可如今的安民軍。占領黑省也有近一年之久,朝廷卻根本對其無能為力。誰都清楚。要想征討這個兩宮嘴中的不臣賊子,還必須邁過堵在他們進軍路上的諸多障礙。


    也有人建議,可以讓朝廷從蒙古派兵攻打黑省。可那些蒙古王公們,根本就不會聽從朝廷的命令。對他們而言,管好自家一畝三分地才是最重要的。


    更何況,劉興華在占領黑省之後,在與蒙古接壤的地區,開設了大量的茶馬鹽市。那些蒙古王公牧場的東西,大多都有了最近的銷售之所。


    而且劉興華做生意非常公道,讓這些蒙古王公也頗有好感。甚至袁慶恩的舅舅,因為跟劉興華關係密切的原因,還得到了大量軍火的饋贈。


    隻要這些蒙古王公肯花錢,在劉興華這裏,他們都能買到蒙古急需的各種物資。類似火槍這種東西,價格比洋人還有清軍手裏買來的,都要便宜的多。


    有了這麽多好處,隻要這些王公不傻,斷然不會讓朝廷派兵進來。誰知道,朝廷會不會來個假道伐虢,派駐大軍過來之後就賴著不走呢?


    無能為力的清廷,隻能眼睜睜看著劉興華在黑省的勢力做大。這種無能,更令不少有心人看出,如今的朝廷隻怕沒指望,苟且般延續傳承,隻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一些傳承久遠的世家,也開始盤算著,借助投資辦廠的機會,分出一部分族人前往黑省置業。那怕不少人擔心,將來沙俄跟安民軍必有一戰。


    可在這些世家看來,如果沙俄真有能力殲滅安民軍,那就不會把一省之地拱手相讓。如今還占據兩省的沙俄,想來在東北也不會存在太久。


    若是將來沙俄退出東三省,會是島國尾隨其來,還是安民軍大舉收複呢?這兩種可能,不少人更趨向於後者。一旦安民軍奪取三處統領權,清廷會有什麽下場呢?


    帶著這種觀察之力,知道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世家商賈們,也開始為明年開春的事情提前做準備。對他們而言,早去黑省也能搶占先機啊!


    根據目前劉興華治下,民政管理人才短缺的情況。這些世家之人都清楚,將來地盤擴大之後,劉興華肯定會招收管理民政事務的人才。


    相比普通百姓家出身的子弟,這些世家子弟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他們自然比其它平民子弟更具優勢。隻要表現出能力,不愁沒機會出頭。


    而這些恰恰也是劉興華,打算通過招待酒會傳達出來的意思。對他而言,想管理一個省,以目前安民軍的底蘊,尚且還能堅持住。可接下來呢?


    在劉興華看來,目前沙俄跟島國已經處於劍拔弩張的情況。想必明年大雪消融之時,兩國必定有一戰。而他要做的,就是當一個漁翁,伺機奪占其餘兩省之地。


    單論軍事實力的話,他相信安民軍有實力趕走沙俄跟島國。但要管理好地方,目前儲備的民政人才,隻怕還遠遠不夠。所以,他需要能處理政務的人才。


    新年過去不久,就屬於華夏的農曆新年。劉興華以安民軍大帥兼黑省政府主席的雙重身份,向全國以及海外華僑發表新年通電,預祝華夏民族興旺昌盛。


    這樣的通電,對於清廷的皇室而言,又是一次赤果果的打臉。畢竟,有資格發表這種通電的應該是他們。而劉興華這樣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對於朝廷心裏怎麽想,劉興華一點興趣都沒有。鑒於今年的情況,劉興華破例讓很多參軍入伍,便沒得到回家機會的人,都在大年時放了五天探親假。


    以往獲得過探親假的隊伍,則全部留守營地。至於各地的城防軍,則沒有這個福利。對他們而言,還必須戰備值班。有探親年假的,都是正規軍的官兵。


    大年三十晚,劉興華跟大帥府未回家的官兵及工作人員,一同吃了頓年夜飯。而越發嬌潤的錢杏芳,自然也享受到,能跟劉興華真正獨自過年的快樂。


    過完年之後,劉興華難得休息了三天,初四開始便乘座火車巡視各城。至於正規軍的官兵,也全部陸續歸營。不少人,甚至在探親的這幾天,便相好了對象。


    一些有資格成親的官兵,也開始打出了結婚申請。對於這些申請,劉興華還是交與各師的主管處理。而他唯一批複的,則是一師師長葛依乎的結婚申請。


    對於這位從獵戶村跟著,最終走到一師位置上的葛依乎,劉興華也清楚,他跟青梅竹馬的二丫,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為此,連莫拉乎都發來電報,說二丫的父母都去找他了。


    當年跟著錢杏芳的小丫頭,如今也是通信團的少校營長。雖然跟葛依乎的少將,多少差距有點大。可劉興華知道,這對青梅竹馬的年青人,感情還是很好。


    甚至根據錢杏芳的‘告密’,這對同樣血氣方剛的年青男女,私下早就有了夫妻之實。所以說,結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從上到小,這些批複了結婚申請的官兵,對於婚禮都避而不談。隻是大多,都前往新組建的民政部門,領取了一個代表他們是夫妻的文書。


    當然,在這裏叫文書,在劉興華看來那就是結婚證。而他身為安民軍的軍長,跟錢杏芳同樣領了這麽一張文書。有了這張文書,兩人才算合法的夫婦。


    甚至對一些軍官而言,憑借這份文書,他們能領到部隊給他們分放的結婚房。雖然不在軍營之內,卻居住軍營不遠。隔三差五,他們還能回家過點老婆熱坑頭的生活。


    至於不大操大辦的原因,還是劉興華沒舉辦過大婚。而很多安民軍的老人都知道,劉興華已經表示,何時收回東三省,何時便大婚,到時來個雙喜臨門。


    連劉興華跟錢杏芳都沒大操大辦過,其它安民軍的官兵,又怎麽好大操大辦呢?何況,批準結婚申請,給予他們操辦婚事的時間也隻有一周。想操辦,時間上也來不及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打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打蚊子並收藏獵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