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群整整衣服,按響了顧礦長家的門鈴。
顧燃妻子齊秀秀,原在礦機關工作,因嚴重哮喘,病退在家。顧燃有一女叫顧鵑,十五歲,讀中學。開門的正是齊秀秀,見是吳部長,就請進屋來。吳一群就問李書記上山沒有?齊秀秀說沒有哇,正說著,李月英竟出現在門口,她是剛從尾砂壩下來的。
吳一群恭敬地說:“李書記一路上累了。”
李月英說:“昨天在贛州住了一宿,今早車才走了兩個多小時,不累。”
李月英就同吳一群在客廳裏坐下說話。
吳一群說:“知道您會先到這裏來,有什麽需要先辦的?李書記知道下午我們開黨委會嗎?”
李月英笑笑說:“沒什麽要先辦,你們開會我知不知道有什麽關係?”
“會是顧礦長召集的,討論楊石山平反的問題。”吳一群注視著李月英的反應。
“顧燃是怕楊石山不行了,抓緊時間給他平反。你們不是做了調查嗎?”
“是的。”
“有新的內容嗎?”
“一個字也沒有。這反怎麽平?感情不能代替政策啊。”
李月英就說:“也可以分析舊的材料嘛。”
吳一群一怔,腦子裏立即跳出個問號來,難道李書記讚成給楊石山平反?那麽剛才自己不就說漏嘴了?他這樣想著,一時竟沒有答話。
李月英接下去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你們就按這四個字辦吧。”
吳一群心裏說,叛變是事實,七個孩子保護下來了也是事實,求哪個是?吳一群知道李書記就說到這份上了,又說了些其他,就告辭要走。
李月英送吳一群到門口,問,尾砂壩要建公園嗎?吳一群說是,李月英又問有沒有反對意見呢?吳一群說有是有,就那菜地的問題。李月英說不對吧,有人寫告狀信了,不僅是菜地的問題。吳一群就愣了一下,說地區公安處是打了個招呼,黨委還未議。
送走吳一群,李月英就給顧燃掛了個電話。
李月英告訴兒子已回到家中,接著就問:“你們黨委開會能不能增加一個議題?建議討論一下建公園的問題好不好?”
顧燃問:“為什麽要現在議呢?”
“省廳接到你們礦寄來的匿名信,告你的狀。”
“建公園?”
“不錯,這信省委和地委也收到了,你能簡單談談對建公園的看法嗎?”
“行。反對者無非是在錢上做文章,對此,我可以向你匯報……”
“你不要用這個字眼,現在是媽媽問兒子,不要帶情緒。”
對方就頓了頓,電話裏傳來吱吱的吸煙聲:“錢我們有幾筆主要來源,一是勞動力可解決,搞義務勞動,這叫自己動手;二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動用礦山綠化費、環境保護費、還有一些獎金,比如節電獎,光這筆錢就可以解決公園全部照明設備,這叫出師有名;三是我們石頭多,廢鋼鐵材料多,有機械製造能力,自製娛樂設施遊刃有餘,這叫廢物利用……”
“好了好了!我是想問你,你考慮到政治因素沒有?”
“政治因素?不錯,中央三令五申要文明生產,要保護環境搞好綠化,要注意礦工的生活、健康,穩定礦山職工隊伍,我們建公園,是為幾萬職工家屬著想,是為子孫後代造福,決非什麽樓台館所,不是供少數人享受……”
“你好像不是在同母親說話,你今天怎麽了?”
“你是我們的領導,考察組的負責人嘛。”
“說話的口氣不能緩和一些嗎?你建公園還有一個目的沒有說,你是想讓楊石山出頭露麵工作,間接為他平反。”
“你是不是為這個反對我們建公園?”
“放肆!”李月英壓住火氣,“我告訴你,告狀信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可是你一點覺察也沒有,竟然不知道這事。人家責問你,雲山是一萬多職工的礦山,為什麽偏偏用一個叛徒做公園規劃小組的成員?”
兒子默然良久,忽然說:“媽媽,你應該把話說出來,不要瞞我……”
李月英一震:“什麽話?你聽見了什麽?”
“很不湊巧,我剛剛翻看楊石山的檔案,才知道你從前同他共過事。而你,一直對他的平反緘默不語!”顧燃一字一句地說。
李月英一下子全明白了,反倒坦然地說:“我現在隻想對你說,我原先也有棱角的,從蘇區時候起就開始磨礪,沒有鋒芒了……政治太複雜了,這話我隻能跟兒子你說!至於楊石山,和他是同過事,但是,他向敵人自首的情況,我一無所知,在這個問題上,愛莫能助,更沒有昧良心!我還想告訴你,我真的希望他能平反!”李月英說到此,有些動情,“我不想再說下去了,今天你回家我全部告訴你!”
“媽!說吧!你現在就跟我說!我請求你了!”顧燃意識到情況非同一般。
李月英握著電話的手微微顫抖起來,她竭力使自己的聲音保持鎮定:“楊石山是你的父親!……”話一說完,她再沒有力氣堅持下去,輕輕放下電話,如釋重負地仰倒在沙發上,愣視著天花板,久久不動,她在心裏說,沒想到這話憋了幾十年,竟這樣就說出來了,事前連個預備也沒有!應該說了,不要在兒子麵前顧麵子了,石山快死了,自己也要離休了。
顧燃正欲說什麽,母親就撂下了電話。他撳滅手中煙頭,旋即又燃上一支,在辦公室來回走著。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楊石山怎麽會是自己的父親?但母親的聲音還在耳邊縈回,這是千真萬確的。母親的話使許多疑慮迎刃而解,是的,無論何人,處於這種情況也會礙於麵子,不便將這陳年**公開,更不宜告訴兒子,母親今天一反常態能說出來,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她是想在楊石山行將就木之前,使他們父子相認。他完全能理解母親的這種心情。
桌麵上攤開的是楊石山的檔案材料,檔案是從組織部調來的,處理三坑口罷工事件的時候,曾經接觸過這本厚厚的檔案中由三坑口黨支書選出的小部分,竟忽視了調全檔閱看,這是多麽不應該的疏忽呀!今天,他在材料中驀然發現了李月英的名字,心就怦然狂跳起來,精神高度集中地讀下去,他排除了同名同姓的可能,確認母親與楊石山共同擔負安置紅軍領導幹部子女的任務,後來母親遇敵失去聯係,才由楊石山獨自完成任務。顧燃即刻想到,自己不就是那七個孩子中的一個?楊石山也就知道娘的下落了!沉甸甸的思娘情結連同隱痛就襲上了他的心頭。他正處在這無盡的思念當中,母親就來電話了。
對楊石山,顧燃有個認識過程,“文革”前,幾乎沒有與其交往過,他從心底憎惡這種出賣靈魂的人。“文革”中顧燃作為副礦長被打成走資派,在牛棚與楊石山朝夕相處,發現楊石山竟然是個心地善良很正直的人。
有次,兩個孩子在矽塵飛揚的尾砂壩上追逐玩耍,楊石山勸說不了,隻好拽著兩個孩子下了壩,晚上孩子的父親,兩個戴紅袖章的造反派找上門來,以仇恨革命下一代的罪名,用皮帶將楊石山打了一頓,楊石山竟然一聲不吭。這一切顧燃是親眼所見。睡覺的時候顧燃被楊石山輕輕的呻吟聲驚醒,也就無法入睡,就問你挨打的時候為什麽不喊痛?楊石山說,他們其實就是想打你一頓,喊痛做什麽呢?他們憎恨我這個叛徒。顧燃就奇怪地想,這種人叛變革命的時候心態會是什麽樣呢?就探問楊石山,你當叛徒是怎麽想的?難道不明白出賣靈魂的可恥嗎?楊石山反複說我不是叛徒。顧燃就說三坑口鬧事的那陣,你說冤枉,當時我不想聽你的,今天我也成了受冤枉的人,我怎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呢?我知道你不會揭發我,才敢同你講這種話。你能不能講講你是怎麽冤呢?楊石山就沉默了。顧燃幹脆從地鋪上坐起來,點燃了一支蠟燭。造反派怕他們乘人不備自殺,電燈是剪斷了線的。顧燃對著燭火點燃了一支香煙,自己沒有吸給了楊石山,楊石山不抽煙,卻接過來了,就吸著,嗆得連連咳嗽,仍吸著。顧燃就說,老楊師傅,我告訴你,我也是紅軍的後代,你安置的那七個孩子,有沒有一個寄托給清河鎮鄉下的一位獨身女人?楊石山就說沒有沒有你想到哪裏去了?你如果是那七個孩子中的一個,我會不知道?當年紅軍離開蘇區,這種事多了。顧燃說,你就給我講講你的那段經曆吧。楊石山又沉默了許久,說了句冤呀,許久又不開口,顧燃說,老楊師傅,反正夜長,你就慢慢說吧,楊石山歎息一聲,說,我的的確確是考慮孩子日後要同父母相聚,不能死,才供出了四十擔鎢砂,其他什麽也沒有同敵人說的,不供出鎢砂敵人怎麽會相信,怎麽會留我一條命呢?我生不如死,活在世上受罪呀。顧燃瞥見楊石山眼角映著燭光的淚點,宛如一顆珍珠,就不忍心看,一口吹滅了蠟燭。這一夜,兩人雖然再無話,卻再沒有睡意。顧燃想,時窮節乃見,楊石山是受冤枉的,而且是英雄,起碼,不是個懦夫……
開會的時間快到了,顧燃拿起楊石山的檔案,離開了辦公室,邁著堅定的步子,走向會議室,為楊石山,不,為父親平反,絕不能再拖延了!
顧燃妻子齊秀秀,原在礦機關工作,因嚴重哮喘,病退在家。顧燃有一女叫顧鵑,十五歲,讀中學。開門的正是齊秀秀,見是吳部長,就請進屋來。吳一群就問李書記上山沒有?齊秀秀說沒有哇,正說著,李月英竟出現在門口,她是剛從尾砂壩下來的。
吳一群恭敬地說:“李書記一路上累了。”
李月英說:“昨天在贛州住了一宿,今早車才走了兩個多小時,不累。”
李月英就同吳一群在客廳裏坐下說話。
吳一群說:“知道您會先到這裏來,有什麽需要先辦的?李書記知道下午我們開黨委會嗎?”
李月英笑笑說:“沒什麽要先辦,你們開會我知不知道有什麽關係?”
“會是顧礦長召集的,討論楊石山平反的問題。”吳一群注視著李月英的反應。
“顧燃是怕楊石山不行了,抓緊時間給他平反。你們不是做了調查嗎?”
“是的。”
“有新的內容嗎?”
“一個字也沒有。這反怎麽平?感情不能代替政策啊。”
李月英就說:“也可以分析舊的材料嘛。”
吳一群一怔,腦子裏立即跳出個問號來,難道李書記讚成給楊石山平反?那麽剛才自己不就說漏嘴了?他這樣想著,一時竟沒有答話。
李月英接下去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你們就按這四個字辦吧。”
吳一群心裏說,叛變是事實,七個孩子保護下來了也是事實,求哪個是?吳一群知道李書記就說到這份上了,又說了些其他,就告辭要走。
李月英送吳一群到門口,問,尾砂壩要建公園嗎?吳一群說是,李月英又問有沒有反對意見呢?吳一群說有是有,就那菜地的問題。李月英說不對吧,有人寫告狀信了,不僅是菜地的問題。吳一群就愣了一下,說地區公安處是打了個招呼,黨委還未議。
送走吳一群,李月英就給顧燃掛了個電話。
李月英告訴兒子已回到家中,接著就問:“你們黨委開會能不能增加一個議題?建議討論一下建公園的問題好不好?”
顧燃問:“為什麽要現在議呢?”
“省廳接到你們礦寄來的匿名信,告你的狀。”
“建公園?”
“不錯,這信省委和地委也收到了,你能簡單談談對建公園的看法嗎?”
“行。反對者無非是在錢上做文章,對此,我可以向你匯報……”
“你不要用這個字眼,現在是媽媽問兒子,不要帶情緒。”
對方就頓了頓,電話裏傳來吱吱的吸煙聲:“錢我們有幾筆主要來源,一是勞動力可解決,搞義務勞動,這叫自己動手;二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動用礦山綠化費、環境保護費、還有一些獎金,比如節電獎,光這筆錢就可以解決公園全部照明設備,這叫出師有名;三是我們石頭多,廢鋼鐵材料多,有機械製造能力,自製娛樂設施遊刃有餘,這叫廢物利用……”
“好了好了!我是想問你,你考慮到政治因素沒有?”
“政治因素?不錯,中央三令五申要文明生產,要保護環境搞好綠化,要注意礦工的生活、健康,穩定礦山職工隊伍,我們建公園,是為幾萬職工家屬著想,是為子孫後代造福,決非什麽樓台館所,不是供少數人享受……”
“你好像不是在同母親說話,你今天怎麽了?”
“你是我們的領導,考察組的負責人嘛。”
“說話的口氣不能緩和一些嗎?你建公園還有一個目的沒有說,你是想讓楊石山出頭露麵工作,間接為他平反。”
“你是不是為這個反對我們建公園?”
“放肆!”李月英壓住火氣,“我告訴你,告狀信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可是你一點覺察也沒有,竟然不知道這事。人家責問你,雲山是一萬多職工的礦山,為什麽偏偏用一個叛徒做公園規劃小組的成員?”
兒子默然良久,忽然說:“媽媽,你應該把話說出來,不要瞞我……”
李月英一震:“什麽話?你聽見了什麽?”
“很不湊巧,我剛剛翻看楊石山的檔案,才知道你從前同他共過事。而你,一直對他的平反緘默不語!”顧燃一字一句地說。
李月英一下子全明白了,反倒坦然地說:“我現在隻想對你說,我原先也有棱角的,從蘇區時候起就開始磨礪,沒有鋒芒了……政治太複雜了,這話我隻能跟兒子你說!至於楊石山,和他是同過事,但是,他向敵人自首的情況,我一無所知,在這個問題上,愛莫能助,更沒有昧良心!我還想告訴你,我真的希望他能平反!”李月英說到此,有些動情,“我不想再說下去了,今天你回家我全部告訴你!”
“媽!說吧!你現在就跟我說!我請求你了!”顧燃意識到情況非同一般。
李月英握著電話的手微微顫抖起來,她竭力使自己的聲音保持鎮定:“楊石山是你的父親!……”話一說完,她再沒有力氣堅持下去,輕輕放下電話,如釋重負地仰倒在沙發上,愣視著天花板,久久不動,她在心裏說,沒想到這話憋了幾十年,竟這樣就說出來了,事前連個預備也沒有!應該說了,不要在兒子麵前顧麵子了,石山快死了,自己也要離休了。
顧燃正欲說什麽,母親就撂下了電話。他撳滅手中煙頭,旋即又燃上一支,在辦公室來回走著。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楊石山怎麽會是自己的父親?但母親的聲音還在耳邊縈回,這是千真萬確的。母親的話使許多疑慮迎刃而解,是的,無論何人,處於這種情況也會礙於麵子,不便將這陳年**公開,更不宜告訴兒子,母親今天一反常態能說出來,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她是想在楊石山行將就木之前,使他們父子相認。他完全能理解母親的這種心情。
桌麵上攤開的是楊石山的檔案材料,檔案是從組織部調來的,處理三坑口罷工事件的時候,曾經接觸過這本厚厚的檔案中由三坑口黨支書選出的小部分,竟忽視了調全檔閱看,這是多麽不應該的疏忽呀!今天,他在材料中驀然發現了李月英的名字,心就怦然狂跳起來,精神高度集中地讀下去,他排除了同名同姓的可能,確認母親與楊石山共同擔負安置紅軍領導幹部子女的任務,後來母親遇敵失去聯係,才由楊石山獨自完成任務。顧燃即刻想到,自己不就是那七個孩子中的一個?楊石山也就知道娘的下落了!沉甸甸的思娘情結連同隱痛就襲上了他的心頭。他正處在這無盡的思念當中,母親就來電話了。
對楊石山,顧燃有個認識過程,“文革”前,幾乎沒有與其交往過,他從心底憎惡這種出賣靈魂的人。“文革”中顧燃作為副礦長被打成走資派,在牛棚與楊石山朝夕相處,發現楊石山竟然是個心地善良很正直的人。
有次,兩個孩子在矽塵飛揚的尾砂壩上追逐玩耍,楊石山勸說不了,隻好拽著兩個孩子下了壩,晚上孩子的父親,兩個戴紅袖章的造反派找上門來,以仇恨革命下一代的罪名,用皮帶將楊石山打了一頓,楊石山竟然一聲不吭。這一切顧燃是親眼所見。睡覺的時候顧燃被楊石山輕輕的呻吟聲驚醒,也就無法入睡,就問你挨打的時候為什麽不喊痛?楊石山說,他們其實就是想打你一頓,喊痛做什麽呢?他們憎恨我這個叛徒。顧燃就奇怪地想,這種人叛變革命的時候心態會是什麽樣呢?就探問楊石山,你當叛徒是怎麽想的?難道不明白出賣靈魂的可恥嗎?楊石山反複說我不是叛徒。顧燃就說三坑口鬧事的那陣,你說冤枉,當時我不想聽你的,今天我也成了受冤枉的人,我怎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呢?我知道你不會揭發我,才敢同你講這種話。你能不能講講你是怎麽冤呢?楊石山就沉默了。顧燃幹脆從地鋪上坐起來,點燃了一支蠟燭。造反派怕他們乘人不備自殺,電燈是剪斷了線的。顧燃對著燭火點燃了一支香煙,自己沒有吸給了楊石山,楊石山不抽煙,卻接過來了,就吸著,嗆得連連咳嗽,仍吸著。顧燃就說,老楊師傅,我告訴你,我也是紅軍的後代,你安置的那七個孩子,有沒有一個寄托給清河鎮鄉下的一位獨身女人?楊石山就說沒有沒有你想到哪裏去了?你如果是那七個孩子中的一個,我會不知道?當年紅軍離開蘇區,這種事多了。顧燃說,你就給我講講你的那段經曆吧。楊石山又沉默了許久,說了句冤呀,許久又不開口,顧燃說,老楊師傅,反正夜長,你就慢慢說吧,楊石山歎息一聲,說,我的的確確是考慮孩子日後要同父母相聚,不能死,才供出了四十擔鎢砂,其他什麽也沒有同敵人說的,不供出鎢砂敵人怎麽會相信,怎麽會留我一條命呢?我生不如死,活在世上受罪呀。顧燃瞥見楊石山眼角映著燭光的淚點,宛如一顆珍珠,就不忍心看,一口吹滅了蠟燭。這一夜,兩人雖然再無話,卻再沒有睡意。顧燃想,時窮節乃見,楊石山是受冤枉的,而且是英雄,起碼,不是個懦夫……
開會的時間快到了,顧燃拿起楊石山的檔案,離開了辦公室,邁著堅定的步子,走向會議室,為楊石山,不,為父親平反,絕不能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