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文大人,這事我不能答應你。”平安收斂起臉上的笑容,一板一眼地說道。
“莫非已是平安先生的,通房丫鬟?”文大學士麵露驚訝,他本以為不過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小事,怎麽會不同意呢?
雖然平安站在理學一邊,四皇子未來會是心學的代言人,但立場歸立場,生意歸生意。
既然平安可以讓出八萬畝土地,拿下主客清吏司的位子,那麽比起這樁買賣,區區一個清倌人又算得了什麽。
大氣一點,就直接送了。
所以文大學士開始懷疑,這雲清姑娘已經不是完璧之身,落入平安的嘴中,看到他這般年紀,忽然想起人不可貌相這句話。
這才八歲,就能如此神勇,莫非天賦異稟?
“當然不是,雲清姑娘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平安見文大學士誤會,直接解釋道。
“那不過是一位風塵女子,平安先生何必呢。”
文大學士有些莫名其妙,文人之間愛好風雅,別說一個風塵女子了,就是自家的小妾也可以送人。
更何況犯官之女,更何況散花樓的清倌人。
如果不是你收下的人,那何必拒絕四皇子的美意呢。
“錢糧財帛,田地商鋪皆可交易,唯獨人不行,我不能用人來做交易。”
“若四皇子能贏得雲清姑娘的芳心,我出萬兩黃金,為她做嫁衣裳。”
“但買賣之事,絕不可行。”
平安再不像方才那般好說話,繼續談下去,就是眼前的成果都會灰飛煙滅。
“也罷,也罷,君子不奪人所好。”
“老夫也隻能讓四皇子失望了。”
雙方盡量略過了這段不愉快的經曆,談好了交易的細節,便各自散去,等平安的人影消失後,文大學士輕歎一聲
“理學有此傳人,心學危矣。”
當然危險歸危險,好處還是要吃的,理學強大起來,文大學士也未必不可以改換門庭,從平安的態度來說,是完全願意招降納叛的,不怕未來沒有出路。
很快,四皇子楊乾就收到了文大學士送來的緊急消息,看到紙上所說平安的態度,不由得攥緊了拳頭,把這信件遞給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小理國公——景雨行。
“殿下,不如由我出馬,贖買雲清姑娘?”景雨行看著信件,先是一喜,後是一怒,連忙拍著胸口,保證自己一定能拿下。
“身外小事,不需雨行出手。”楊乾到底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不會為自己的一點私事幹擾判斷。
更何況堂堂四皇子,若是明麵上爭不到一個女子,還用權位相逼,豈不是說明自己不行?
“至於成親王的田產,我們拿三萬畝就夠了,其他都分出去。”
這次禦史們能聯合起來,也有他的功勞,如今分潤土地,他拿下這三萬畝也是應當應份的,這下四皇子把根基做了起來,前途逐漸光明,讓景雨行也是欽佩不已。
隻是這信件上對於青州平安的評價,叫人不安。
“這青州平安如此貪心,就算考上了狀元,也不能一口氣就做這清吏司郎中,真是貪婪至極。”
“殿下,要不我們給他幫倒忙。”景雨行自從知道青州平安幫了太子,就怎麽都看他不順眼。
“不,我們要給他,還要盡可能地幫他。”楊乾否定了景雨行的提議,反而要幫助平安,拿下清吏司郎中一職。
“理學已經找到了機會,準備全力反攻心學。”
“那平安已是理學的標杆人物,送他出國,是最符合心學利益的事情,所以他不怕我們阻止。”
“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助他一臂之力,送瘟神。”
平安的出現讓這位四皇子產生極大的危機感,尤其是最近大哥的變化,更是讓他認定一切的幕後黑手便是平安。
他在玉京待得越久,操作越多,心學就越危險。
或許將來他會在柔然國一樣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柔然鞭長莫及,隔著一個雲蒙帝國,隻要雲蒙帝國一日不滅,就不用擔心他能通過柔然影響到大乾的局勢。
“真是便宜他了。”景雨行鬱悶地罵道。
“雨行,我們還太弱小了,戒急戒躁,學著他的方法,盡可能地吃下肥肉,壯大自己,才是出路。”
殘酷的宮廷鬥爭會使人格外地早熟,年紀也不比平安大上多少的楊乾,一樣能夠冷靜地看待事物,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天賦。
“是,殿下。”
兩位美少年正暢想未來,也為第一次操作贏得這般多籌碼高興的時候,一個噩耗從天而降。
一個名為荷花的婢女,負責照顧三皇子日常起居的侍女慌慌張張地跑來,由於楊乾的手下大多認識荷花,連稟報都未曾,就直接讓她跑了過來。
“四皇子,求求你救救殿下。”
荷花一見到楊乾,便磕頭在地,楊乾頓時失去了冷靜,在這殘酷的宮廷之中,唯一能給他一絲溫情的,便是那位常年病重的三哥楊寧。
“荷花快起來,三哥怎麽了?”這位冷靜的皇子語氣中竟多出了幾分慌亂。
“今天王韜公公帶人過來,殿下讓公公稍等片刻,便寫了封給我,讓我送給四皇子。”
“殿下的神情很不對勁,還對著我笑,我怕他出事了,趕緊跑來找四皇子。”
隻有四皇子才能救殿下。
抱著這個念頭,侍女荷花一路狂奔而來,滿是驚恐。
“快,讓我看看。”楊乾連忙拿起了信件,手指有些發抖地打開信件裏麵的紙條,紙條上麵寫著幾個字。
“給你添麻煩了,來世再做兄弟。”
楊乾如遭重擊,淚流滿麵。
生在這皇宮之中,一旦沒有了價值,觸怒了龍威,不過是一杯毒酒,三尺白綾。
他那三哥,向來心腸軟,見不得人間疾苦,重病在身,對一些亂黨頗多同情,兩人同在皇家私塾讀書,見了史冊上關於大乾的屠戮,楊乾看了隻不過是得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而三哥竟失聲痛哭。
“若如史書所言,大乾安能久遠?”
這次真空道、無生教叛亂,以三哥那性子,怎能不對亂黨大加同情,惹來禍事。
更何況三哥那一次拿出十萬兩來,他怎麽可能有這麽多錢。
自己當時竟然沒有想到有問題。
自古無情帝王家,三哥既然幫助了亂黨,結局早已定下,楊乾也隻能悲憤莫名:
“三哥,我救不了你呀。”
與此同時,在三皇子府上,楊寧靜靜地品著毒酒,麵色如常,就連王韜公公這位見慣生死的人物,也不由得暗暗欽佩。
“聽說這毒酒飲下,不會有半點疼痛,公公可不能騙我。”
“老奴不敢,陛下吩咐了,要讓殿下無災無痛地離開。”
“父皇還是關愛我的,隻可惜大乾這江山,殺戮過重,公公要多勸父皇,以民生為本,咳咳。”楊寧喝下了這杯毒酒,感覺整個人都輕飄飄的,身體從來沒有這般好過。
“老奴知道了,一定稟報陛下。”王韜公公和顏悅色地應諾著,像一位忠心耿耿的仆人。
“還有這事與四弟無關,他不像我這般軟弱無能。”
“老奴知道了。”
“還有那府邸的火是我自己放的,跟侍女侍從們沒有關係,公公莫要為難他們。”
“老奴知道了。”
“還有富貴大街上的肘子很好吃,公公來了,一定要嚐一嚐。”
“老奴知道了。”王韜公公低著頭,遮住眼簾,像是不想讓人看到那一抹的敬意。
“那就好,那就好。”
“再也不用天天吃藥,真好。”
三皇子像是放下了一口氣,含笑而逝。
“恭送三皇子。”王韜公公唱諾道。
不久以後,宮裏傳出三皇子染病身亡的消息,這消息微不足道,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三皇子自幼體弱多病,文不成,武不就,是個沒人搭理的人物,他的死亡本不該引起任何波浪,但沒人想到的是,太子殿下行動了。
在得知三皇子病逝,太子殿下當場嚎啕大哭,為自己兄弟的離世悲痛萬分,哭得撕心裂肺。
把長兄對於慈弟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哭暈過去了一次。
楊盤見了還下詔嘉獎,鼓勵其他兄弟們多向太子學習。
四皇子楊乾這等自幼早熟冷靜的英傑,第一次失去了鎮定,發怒欲狂,對大哥的評價隻有兩個字,畜生!
楊乾不敢哭,甚至不敢大聲悲切,眼珠子拚命止住了淚水,怕被父皇誤會自己與三哥之間有密謀,資助亂黨。
而毫無瓜葛的大哥則可以佯裝大哭。
還有比這更可笑的嗎?
葬禮上哭泣的人,是在假哭。
葬禮上不敢哭的人,心中在滴血。
所以楊乾更恨了。
他本想安安靜靜地送走三哥,而太子楊元卻拿三哥的遺體作秀,為他守靈,守靈之夜痛哭流涕。
“別假惺惺了!”楊乾像是從牙縫裏麵崩出了字來,恨不得從太子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四弟,你傷心過度,大哥能理解,我們讓三弟安安靜靜地離開吧。”
“嗚呼哀哉,痛殺我也。”
“嗚呼哀哉,痛殺我也。”
太子經過多日的培訓,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演員,手中常備著一些道具,要哭就哭,要傷心就傷心。
心裏明明很想笑,大聲開心地笑出來,笑自己的競爭對手又少一個,卻還是能麵容悲戚地哭出來。
平安先生,真乃神人也。
孤就喜歡四弟那種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寢其皮,卻不得不對大哥表示尊重的態度。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哈哈哈,孤從來不知道,原來演戲給兄弟們看,會這般快活。
太子這般的表示,贏得滿朝大臣一致稱讚,兄友弟恭的評價很快就傳遍了朝野,特別是在野的理學士子紛紛拍起了馬屁,什麽當為天下楷模,兄弟典範等等。
這一出葬禮,好端端地變成了太子在文官麵前的個人秀。
有時候死人就是比活人有用。
“太子竟為三皇子如許悲慟,真乃仁主。”
“前日青州大戰,太子殿下領兵破敵,文武皆備,日後定是一代雄主。”
“可是太子親近理學,我等心學官員,又當如何?”
“人主海納百川,那甄英才不也得到太子的讚許。”
“是極,是極,我等也研究君臣綱紀,如何不能入太子門下?”
各路文官開始議論紛紛,倒不是他們真的相信太子就真的那麽兄友弟恭,如果是的話,為什麽等人死了才關心,以前三皇子經常生病的時候,可沒見過太子經常去看病。
但楊盤對他行為的嘉許則被視為一個明顯的政治信號,太子將被重用的信號,與此相反,四皇子楊乾的風評反而下降了。
“都說三皇子與四皇子情誼甚好,卻不見他有多少悲痛之情。”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四皇子處事冷靜,原來是這般冷靜,兄長離世,也是這般冷漠。”
這些流言蜚語自然不是太子故意散播的,想要巴結他的人太多了,總有些聰明會主動推進流言,打擊其他皇子。
而太子要做的事情,反而是義正言辭地反駁,說四皇子傷心過度,以至於欲哭無淚,絕不是與三皇子之間有什麽間隙。
“嗚呼哀哉!”
八皇子楊炯在一旁偷偷地觀望著,心中一陣發寒,大哥什麽時候玩出這等水平的陽謀?
於是趕緊卷起袖子,抹上兩滴事先準備的藥水,佯裝大哭了起來。
不消片刻,葬禮上的其他皇子公主們也都有樣學樣地哭出聲來。
到處都在嗚呼哀哉,沒有一個是真傷心的。
他們一邊偷偷觀察,一邊不敢落後他人,省得被人批鬥,背負不悌罵名。
三皇子生得孤寂,死得熱鬧,墳頭前無數演員悲歌。
大抵黃泉之下,他也沒想過會有這麽多的兄弟姐妹,因著大哥的演戲,一起痛痛快快地為他哭泣。
而真正讓他掛念的人,卻不敢哭出聲來,活脫脫一場人間喜劇。
“四皇子,要冷靜。”文大學士特意提點了楊乾兩句,怕他控製不住自己,在葬禮上失了體麵。
“我很冷靜,從來沒有這麽冷靜過。”楊乾聲音有些沙啞地笑了,手緊緊攥出了血來,卻沒有察覺到半點疼痛,也許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裏好受一些。
“莫非已是平安先生的,通房丫鬟?”文大學士麵露驚訝,他本以為不過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小事,怎麽會不同意呢?
雖然平安站在理學一邊,四皇子未來會是心學的代言人,但立場歸立場,生意歸生意。
既然平安可以讓出八萬畝土地,拿下主客清吏司的位子,那麽比起這樁買賣,區區一個清倌人又算得了什麽。
大氣一點,就直接送了。
所以文大學士開始懷疑,這雲清姑娘已經不是完璧之身,落入平安的嘴中,看到他這般年紀,忽然想起人不可貌相這句話。
這才八歲,就能如此神勇,莫非天賦異稟?
“當然不是,雲清姑娘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平安見文大學士誤會,直接解釋道。
“那不過是一位風塵女子,平安先生何必呢。”
文大學士有些莫名其妙,文人之間愛好風雅,別說一個風塵女子了,就是自家的小妾也可以送人。
更何況犯官之女,更何況散花樓的清倌人。
如果不是你收下的人,那何必拒絕四皇子的美意呢。
“錢糧財帛,田地商鋪皆可交易,唯獨人不行,我不能用人來做交易。”
“若四皇子能贏得雲清姑娘的芳心,我出萬兩黃金,為她做嫁衣裳。”
“但買賣之事,絕不可行。”
平安再不像方才那般好說話,繼續談下去,就是眼前的成果都會灰飛煙滅。
“也罷,也罷,君子不奪人所好。”
“老夫也隻能讓四皇子失望了。”
雙方盡量略過了這段不愉快的經曆,談好了交易的細節,便各自散去,等平安的人影消失後,文大學士輕歎一聲
“理學有此傳人,心學危矣。”
當然危險歸危險,好處還是要吃的,理學強大起來,文大學士也未必不可以改換門庭,從平安的態度來說,是完全願意招降納叛的,不怕未來沒有出路。
很快,四皇子楊乾就收到了文大學士送來的緊急消息,看到紙上所說平安的態度,不由得攥緊了拳頭,把這信件遞給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小理國公——景雨行。
“殿下,不如由我出馬,贖買雲清姑娘?”景雨行看著信件,先是一喜,後是一怒,連忙拍著胸口,保證自己一定能拿下。
“身外小事,不需雨行出手。”楊乾到底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不會為自己的一點私事幹擾判斷。
更何況堂堂四皇子,若是明麵上爭不到一個女子,還用權位相逼,豈不是說明自己不行?
“至於成親王的田產,我們拿三萬畝就夠了,其他都分出去。”
這次禦史們能聯合起來,也有他的功勞,如今分潤土地,他拿下這三萬畝也是應當應份的,這下四皇子把根基做了起來,前途逐漸光明,讓景雨行也是欽佩不已。
隻是這信件上對於青州平安的評價,叫人不安。
“這青州平安如此貪心,就算考上了狀元,也不能一口氣就做這清吏司郎中,真是貪婪至極。”
“殿下,要不我們給他幫倒忙。”景雨行自從知道青州平安幫了太子,就怎麽都看他不順眼。
“不,我們要給他,還要盡可能地幫他。”楊乾否定了景雨行的提議,反而要幫助平安,拿下清吏司郎中一職。
“理學已經找到了機會,準備全力反攻心學。”
“那平安已是理學的標杆人物,送他出國,是最符合心學利益的事情,所以他不怕我們阻止。”
“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助他一臂之力,送瘟神。”
平安的出現讓這位四皇子產生極大的危機感,尤其是最近大哥的變化,更是讓他認定一切的幕後黑手便是平安。
他在玉京待得越久,操作越多,心學就越危險。
或許將來他會在柔然國一樣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柔然鞭長莫及,隔著一個雲蒙帝國,隻要雲蒙帝國一日不滅,就不用擔心他能通過柔然影響到大乾的局勢。
“真是便宜他了。”景雨行鬱悶地罵道。
“雨行,我們還太弱小了,戒急戒躁,學著他的方法,盡可能地吃下肥肉,壯大自己,才是出路。”
殘酷的宮廷鬥爭會使人格外地早熟,年紀也不比平安大上多少的楊乾,一樣能夠冷靜地看待事物,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天賦。
“是,殿下。”
兩位美少年正暢想未來,也為第一次操作贏得這般多籌碼高興的時候,一個噩耗從天而降。
一個名為荷花的婢女,負責照顧三皇子日常起居的侍女慌慌張張地跑來,由於楊乾的手下大多認識荷花,連稟報都未曾,就直接讓她跑了過來。
“四皇子,求求你救救殿下。”
荷花一見到楊乾,便磕頭在地,楊乾頓時失去了冷靜,在這殘酷的宮廷之中,唯一能給他一絲溫情的,便是那位常年病重的三哥楊寧。
“荷花快起來,三哥怎麽了?”這位冷靜的皇子語氣中竟多出了幾分慌亂。
“今天王韜公公帶人過來,殿下讓公公稍等片刻,便寫了封給我,讓我送給四皇子。”
“殿下的神情很不對勁,還對著我笑,我怕他出事了,趕緊跑來找四皇子。”
隻有四皇子才能救殿下。
抱著這個念頭,侍女荷花一路狂奔而來,滿是驚恐。
“快,讓我看看。”楊乾連忙拿起了信件,手指有些發抖地打開信件裏麵的紙條,紙條上麵寫著幾個字。
“給你添麻煩了,來世再做兄弟。”
楊乾如遭重擊,淚流滿麵。
生在這皇宮之中,一旦沒有了價值,觸怒了龍威,不過是一杯毒酒,三尺白綾。
他那三哥,向來心腸軟,見不得人間疾苦,重病在身,對一些亂黨頗多同情,兩人同在皇家私塾讀書,見了史冊上關於大乾的屠戮,楊乾看了隻不過是得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而三哥竟失聲痛哭。
“若如史書所言,大乾安能久遠?”
這次真空道、無生教叛亂,以三哥那性子,怎能不對亂黨大加同情,惹來禍事。
更何況三哥那一次拿出十萬兩來,他怎麽可能有這麽多錢。
自己當時竟然沒有想到有問題。
自古無情帝王家,三哥既然幫助了亂黨,結局早已定下,楊乾也隻能悲憤莫名:
“三哥,我救不了你呀。”
與此同時,在三皇子府上,楊寧靜靜地品著毒酒,麵色如常,就連王韜公公這位見慣生死的人物,也不由得暗暗欽佩。
“聽說這毒酒飲下,不會有半點疼痛,公公可不能騙我。”
“老奴不敢,陛下吩咐了,要讓殿下無災無痛地離開。”
“父皇還是關愛我的,隻可惜大乾這江山,殺戮過重,公公要多勸父皇,以民生為本,咳咳。”楊寧喝下了這杯毒酒,感覺整個人都輕飄飄的,身體從來沒有這般好過。
“老奴知道了,一定稟報陛下。”王韜公公和顏悅色地應諾著,像一位忠心耿耿的仆人。
“還有這事與四弟無關,他不像我這般軟弱無能。”
“老奴知道了。”
“還有那府邸的火是我自己放的,跟侍女侍從們沒有關係,公公莫要為難他們。”
“老奴知道了。”
“還有富貴大街上的肘子很好吃,公公來了,一定要嚐一嚐。”
“老奴知道了。”王韜公公低著頭,遮住眼簾,像是不想讓人看到那一抹的敬意。
“那就好,那就好。”
“再也不用天天吃藥,真好。”
三皇子像是放下了一口氣,含笑而逝。
“恭送三皇子。”王韜公公唱諾道。
不久以後,宮裏傳出三皇子染病身亡的消息,這消息微不足道,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三皇子自幼體弱多病,文不成,武不就,是個沒人搭理的人物,他的死亡本不該引起任何波浪,但沒人想到的是,太子殿下行動了。
在得知三皇子病逝,太子殿下當場嚎啕大哭,為自己兄弟的離世悲痛萬分,哭得撕心裂肺。
把長兄對於慈弟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哭暈過去了一次。
楊盤見了還下詔嘉獎,鼓勵其他兄弟們多向太子學習。
四皇子楊乾這等自幼早熟冷靜的英傑,第一次失去了鎮定,發怒欲狂,對大哥的評價隻有兩個字,畜生!
楊乾不敢哭,甚至不敢大聲悲切,眼珠子拚命止住了淚水,怕被父皇誤會自己與三哥之間有密謀,資助亂黨。
而毫無瓜葛的大哥則可以佯裝大哭。
還有比這更可笑的嗎?
葬禮上哭泣的人,是在假哭。
葬禮上不敢哭的人,心中在滴血。
所以楊乾更恨了。
他本想安安靜靜地送走三哥,而太子楊元卻拿三哥的遺體作秀,為他守靈,守靈之夜痛哭流涕。
“別假惺惺了!”楊乾像是從牙縫裏麵崩出了字來,恨不得從太子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四弟,你傷心過度,大哥能理解,我們讓三弟安安靜靜地離開吧。”
“嗚呼哀哉,痛殺我也。”
“嗚呼哀哉,痛殺我也。”
太子經過多日的培訓,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演員,手中常備著一些道具,要哭就哭,要傷心就傷心。
心裏明明很想笑,大聲開心地笑出來,笑自己的競爭對手又少一個,卻還是能麵容悲戚地哭出來。
平安先生,真乃神人也。
孤就喜歡四弟那種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啃其骨,寢其皮,卻不得不對大哥表示尊重的態度。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哈哈哈,孤從來不知道,原來演戲給兄弟們看,會這般快活。
太子這般的表示,贏得滿朝大臣一致稱讚,兄友弟恭的評價很快就傳遍了朝野,特別是在野的理學士子紛紛拍起了馬屁,什麽當為天下楷模,兄弟典範等等。
這一出葬禮,好端端地變成了太子在文官麵前的個人秀。
有時候死人就是比活人有用。
“太子竟為三皇子如許悲慟,真乃仁主。”
“前日青州大戰,太子殿下領兵破敵,文武皆備,日後定是一代雄主。”
“可是太子親近理學,我等心學官員,又當如何?”
“人主海納百川,那甄英才不也得到太子的讚許。”
“是極,是極,我等也研究君臣綱紀,如何不能入太子門下?”
各路文官開始議論紛紛,倒不是他們真的相信太子就真的那麽兄友弟恭,如果是的話,為什麽等人死了才關心,以前三皇子經常生病的時候,可沒見過太子經常去看病。
但楊盤對他行為的嘉許則被視為一個明顯的政治信號,太子將被重用的信號,與此相反,四皇子楊乾的風評反而下降了。
“都說三皇子與四皇子情誼甚好,卻不見他有多少悲痛之情。”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四皇子處事冷靜,原來是這般冷靜,兄長離世,也是這般冷漠。”
這些流言蜚語自然不是太子故意散播的,想要巴結他的人太多了,總有些聰明會主動推進流言,打擊其他皇子。
而太子要做的事情,反而是義正言辭地反駁,說四皇子傷心過度,以至於欲哭無淚,絕不是與三皇子之間有什麽間隙。
“嗚呼哀哉!”
八皇子楊炯在一旁偷偷地觀望著,心中一陣發寒,大哥什麽時候玩出這等水平的陽謀?
於是趕緊卷起袖子,抹上兩滴事先準備的藥水,佯裝大哭了起來。
不消片刻,葬禮上的其他皇子公主們也都有樣學樣地哭出聲來。
到處都在嗚呼哀哉,沒有一個是真傷心的。
他們一邊偷偷觀察,一邊不敢落後他人,省得被人批鬥,背負不悌罵名。
三皇子生得孤寂,死得熱鬧,墳頭前無數演員悲歌。
大抵黃泉之下,他也沒想過會有這麽多的兄弟姐妹,因著大哥的演戲,一起痛痛快快地為他哭泣。
而真正讓他掛念的人,卻不敢哭出聲來,活脫脫一場人間喜劇。
“四皇子,要冷靜。”文大學士特意提點了楊乾兩句,怕他控製不住自己,在葬禮上失了體麵。
“我很冷靜,從來沒有這麽冷靜過。”楊乾聲音有些沙啞地笑了,手緊緊攥出了血來,卻沒有察覺到半點疼痛,也許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裏好受一些。